余新志,著名学者、书画大家,1941年农历9月15日生于四川乐山,现居北京。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中国沫若书画院终身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艺术总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原书画院高级艺术顾问,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教授,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历史博物馆艺术委会员委员,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术教授,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谊会副主席等职。 20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声振画坛。响誉海内外,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授予他三等功勋章;2010年世界华人、华侨、华商总会评为“世界华人精英优秀人物”并授予他“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和勋章;2007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授予他“成吉思汗”勋章;2011年5月,被国家授予他“共和国杰出书画家”勋章。被誉为“中国当代画竹第一人”,一位能书、能画、能诗、能文的一代杰出书画大家。2012年历时5年创作的百米长卷巨作《百竹雄魂图》——“万竿竹魂铸春秋”创下了世界纪录,被世界纪录协会永载史册,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竹画史料,艺术成果,宝贵财富。
润格:
书法:20000元/平方尺
花鸟、墨竹:50000元/平方尺
熊猫:100000元/平方尺
山水:150000/平方尺
个人简介及作品特点
余新志山水画师从李可染、关山月,董寿平,黄纯尧先生训教,刻苦研习中国画技法,“折衷南北,融汇古今”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写实性,以山水画和墨竹见长。他擅长山水、熊猫,墨竹,素有“板桥之后墨竹人”之称。他的作品,诗书画结合,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一直是海内外的收藏热点。。余新志生于四川,求学于北京,岭南两地,南人北相。南北兼综的素质在他的绘画艺术中灿然可睹:气象博大而笔式精妙,丘壑高大绵长而点景生动怡人,能将燕赵慷慨悲歌之气与吴越小桥流水人家冶为一炉,亦能将黔蜀山野气象同市井都市红尘勾兑一壶。笔墨中正苍厚,却不乏风流蕴藉,格局大开大阖,过渡却微妙精细。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香港、西欧等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出版有《余新志画集》、《余新志竹画欣赏》等多部专著,其传记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大典》、《世界书画名家大辞典》等数百部辞书。1993年被授予“世界艺术名人”的称号。

余新志
余新志先生他自幼酷爱绘画,从事中国画学习创作50余年。擅长山水,写意花鸟,尤精于画竹。其画风,自成一格,既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更有朴质生活的情感。形与神的意趣,墨与色的交融,更是典雅清新。
荣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在中国美术馆我国香港、西欧、新加坡、泰国等国内外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并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其代表作品《浩气长存》获世界华艺术家成就特别奖;八十年代《雄鹰》获国际荣誉金奖。《堂堂正气》获2000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书画精品大展特别奖。出版有《余新志画集》、《余新志竹画欣赏》、《余新志写意花鸟》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行。

1990年北京市政府天安门管理局特邀请全国著名画家李可染、关山月、尹瘦石、吴青霞、余新志等十八位画家登天安门城楼并设国宴招待。
余先生不但在绘画上取得成就,还在中国画理论上独到的见解,他还在中国画谇上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画的“根”是笔墨,“魂”是神韵。他撰写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如《中国画的十大特点》、《怎样画竹》等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许多学术报刊刊登。他创作的不少佳作巨幅,被陈列在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以及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等。中央广播电台早在80年代就专辑报道过他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时代画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数百家报刊先后刊登作品和文章,专版介绍过他的艺术生涯。其传记已载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人物辞海》等百余部辞书。

余新志作品集
1989年余新志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以墨竹为主题的个人艺术作品展,被当时在京的众多媒体报刊誉为“板桥之后墨竹人”。他画的竹展现的是另一种时代精神;即有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具有自身的朴拙质感,挺拔粗壮的川南之竹与遒劲飘逸的北国秀竹,刚柔相衬,和美统一,风流儒雅而不失庄重淳厚、给人以全新的视觉美感。难怪,1987年,他创作的墨竹四条收音机《风晴雨露》,一经面世便引起关注,四川美术出版社还特地为印制“年画条幅”,以满足慕竹者与书画爱好者的竞相珍藏,创下了当年年画发行的可喜佳绩,1993年中国邮票总公司专门致函邀请余新志赴京创作,其间创作完成了以竹为题的邮品设计,其作品《春风满林》被印制成邮折封在全世界发行,发行量高达上百万套从而使他的墨竹艺术享誉海内外。

2012年世界纪录协会为余新志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
“墨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由于仅仅是运用笔墨线条来表现其神韵,故尤见其艰深畏难,令许多画者都望而却步,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得要领;要想超越古人而独创一派,更是难上之难。余新志先生自幼生活在竹林环抱的秀丽山川----嘉州乐山,与竹相濡以沫,似乎竹之精灵已融入其身,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独具魅力的墨竹艺术:其质感、神韵与真淳的精神气质。
余新志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依然保持布衣本色,朴拙低调,为了一本文本典籍花上千万的钱也再所不惜,而平日里却总是一身布衣;一辆旧自行车伴他出行。他惟一的奢就是居所四周遍种修竹,庭前置一亲手镌刻的匾额“石竹斋”,以言情志。“去尽繁华见真淳”,可以代表余新志的精神品质与艺术境界。正由于此,他的墨竹艺术才受到同行及收藏家们的青睐,正因为他去尽浮华,以真淳示人,并且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为艺术负责,为历史负责,为自己负责。所以他的墨竹艺术,才给人以“笔笔见精神”的独特魅力。
余新志先生,除了他的墨竹画著称于世以外,他的画路十分宽广,花鸟、山水、人物都很精到、大气。他的花鸟画除了吸收古人的传统笔墨神韵外,更是从现实生活中写生、提炼创作而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他的巨幅画作《莺歌燕舞》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初,画面上数十只鸟雀腾飞,数十种花竟相斗艳,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大有乾坤万里春之势。他倾情创作的极富生活情趣和时代特点的新作《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被珍藏在毛主席诗词名家书画精品大画册里。还有不少新作如《征服》、《竹鸟谈诗》、《鸽魂》、《清风雅韵》、《十里春风》都给人以全新的美感。

余新志《森风雀舞》陈列天安门城楼
陈列于北京天安门城楼的《森风雀舞》,可以说是余新志先生又一大胆创新杰作。他把墨竹、孔雀、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构图严谨、笔墨雄浑、气韵夺人。画之近景,刻意写就雄劲挺昂的墨竹,中景以苍柔简洁的笔墨,勾勒出突兀的奇石与奔腾的激流。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笔墨大气、情态生动的孔雀与背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他的山水画更是气势磅礴,波澜壮观。他在海南游览观光写生,收集了大量素材之后,创作了一丈五尺长、宽六尺的巨幅山水《弄潮》,陈列于海南文昌市政府大楼。这是他的又一杰作。他把广阔无垠汹涌澎湃的海水,拍打巨石岸礁,表现得淋漓尽致。远景天空海欧翱翔,近景椰林海风巨浪,画面的壮观景象,让观者心潮起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余新志先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他为了创作一幅家乡的水画?乐山巨型睡佛,带着画板跋山涉水,走遍了大佛山和乌龙山的景点写生,还到岷江对岸,对“睡佛”作了大量写生,倾情创作了一丈五尺长、宽六尺多巨作睡佛,用完美的中国画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世界认识了解、感受乐山巨型睡佛壮美与独特的神韵。这是他山水画的又一巨作。
看了余新志先生的山水、花鸟、人物,无不感到是一种全新的美的享受。他的画无论是小品尺幅,还是巨幅大作;无论是彩色的,还是纯墨味的,都生动传神,独具魅力。他的画,好就好在有笔墨功底,有创新,有个性,诗情画意;书法功底也很深厚,韵味无穷。我们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画卷。
名人合影及获奖荣誉












作品赏析山水系列










作品赏析墨竹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