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散文随笔)
作者:上海沁香一瓣
有人赞美江河大海,有人赞美高山森林,有人赞美生态园艺,有人赞美获得奧运金牌的体育健儿……而我,喜欢赞美在各个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奋斗者。
奋斗者,就是具有奋斗奉献的有意愿、有能力、有业绩、有贡献的人;归根到底,奋斗者就是有自己理想和目标的,并努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是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能够持续艰苦奋斗精神的人。
熟识奋斗两字,还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记得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奋斗”的含义。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就要摒弃“天上掉下馅饼的幻想,从小要学会艰苦奋斗。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年轻时在《奋斗自勉》一文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告诉我们奋斗是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客观规律。奋斗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在奋斗者的路上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奋斗者,就是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而前行的努力者。在文艺领域,凡出类拔萃的,大多是增强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前行者。
瞧!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做到走进文学门,就做文学人,立下雄心壮志,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艰苦创作,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奋斗,使我国古代的司马迁从屈辱痛苦和打算自杀中逐渐奋起,前后历时18年终于写成了526500字的史料丰富翔实的伟大著作《史记》; 奋斗,使我国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贫困中崛起。他在创作《儒林外史》时,常因家中无米下锅而挨饿。有时甚至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还向妻子要笔下床,走到桌前奋笔疾书。
奋斗,使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意志坚强,演艺精湛。他在演《花蝴蝶》折断左臂,演《狮子楼》又跌折右腿,后来又接错断骨。他在一连串挫折面前,毫不气馁,为了艺术,他毅然把接错的腿骨打断,重新接上。这种不怕挫折,通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终于铸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
瞧!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具有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爱迪生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就发明电灯的钨丝就前后花了20年时间。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又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在世界上,每一位科学家的光芒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有喜悦,有痛苦,有艰辛,也有幸福和感动!科学家们辛勤的努力、不屈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永远是激励年轻人成长的动力,他们都是照亮人类文明夜空、指引人类前行的科学巨星。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陈景润、袁隆平等,就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刻苦钻研、忘我奋斗、报国为民的真实精神写照。
奋斗和理想是一对姐妹,没有梦想的奋斗就不会有理想,不去奋斗的理想就是空想,最后是一无所获。奋斗和自强不息,也是一根藤上的瓜。在奋斗者的词典里,只有舒展的笑容,没有愁眉苦脸和垂头丧气的字眼。那怕有一天,当狂风暴风雨吞没了和淹没了人生行走的路程,奋斗者就会继续沿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永远向前。
凡奋斗者,就要用肩膀担起责任,用汗水孕育果实,在阳光下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只看到月光下的一抹影子而不知所措。奋斗,就像雷锋同志所说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事事处处想到为人民服务,虽然类型不同,奉献有大小,但其实质也是一种奋斗;奋斗,就要像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那样,在河南兰考县任书记时的470天里,每天在乡村和农民在一起,为改变兰考落后的面貌,为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不息奋斗。他忍住肝病带来的痛苦,从未休息过一天。他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奋斗,要向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那样,牢记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了堵住大庆油田一口井的井喷,纵身跳入滚烫的泥浆……就像他说的那样:“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奋斗,使中医研究专家屠呦呦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总结出经验,成功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治疗疟疾的难题,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奋斗,就要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2020年底,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深处成功坐底。从我国的“蛟龙”号到“奋斗者”号,从海洋探测装备一张白纸到跻身载人深潜发达国家,短短十数年间,中国深海科技用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点燃了中国人走进五洋的“深海梦想”!
奋斗。就要敢于上天览星月、搞科学研究。从1999年11月2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8岁的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21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中国航天员成功入驻太空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春名航天员在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和有关实验,飞行时间为183天,相当于环绕地球2928圈。三位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以中国奋斗者的姿态,先后进行了二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可行性。利用任务间隙,航天员王亚平还通过 “天宫课堂”进行了二次太空授课,别具特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突破了相关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任务。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分离踏上回家之路。返回舱于4月16日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长的新纪录。惊艳了世界,这就是奋斗者的重大贡献和成果!
奋斗,在2020年到2022年的抗击新冠病毒中,从武汉到深圳;从吉林到上海等地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的第一线,用“逆行”的勇气,以忘我的付出和自觉的行动,以“关键时候站的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担当,展示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的奋斗精神。
2022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上海打响。奋斗者们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责任。医务工作者和各条战线的志愿者们率先行动起来了,一夜之间分布全市各个区域。解放军医疗队、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北京、天津、云南、海南、江西、陕西、广东、重庆、辽宁、甘肃、贵州、福建、广西派出医疗队,带着抗疫物资;还有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市的援助物资也汇集上海。五万医务人员坚守在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第一线。人们敬仰地唤他们为“大白”。
在基层街道、小区、里弄;在村口,各个卡点;在单位、学校,在公安于警和志愿者的参与下,不畏艰险,抗疫守沪。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几天几夜也写不完和讲不尽。有的志愿者带病战疫挺身而出、奋力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他们带头喊出了:“我们都是人间百姓,我们都懂人间亲情;我们是父母亲的儿女,我们是儿女们的父母。口罩遮住了我们疲惫的脸,防护服挡不住春寒袭来的风。疫情漫延,大敌当前,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赶走病毒,迎接上海云开日出真正的春天!”
是他们,经常用手敲着一扇扇熟悉的楼门,轻唤一声大伯〔先生〕,或者娓娓道一声阿姨,做核酸、做检测;每天,他们迈开相同的步伐,重复行走的楼梯,给居民送去雷锋般的笑脸、春天般的温暖;除了这,他们还要为宅家居民送蔬菜包、购药物、送团购的菜、鱼、肉、牛奶、米面;为老年居民代买煤气,代付电费。若问他们为何这样拼命干?答案清晰明了: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他们是传递正能量的抗疫逆行者,他们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者。感谢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一首首奋斗者的逆行诗行。
是的,凡奋斗者,没有职务之分,只有努力之争。每一个平凡者都可以担当奋斗者。只要心中装着“奋斗”两字,无私无畏,甘于奉献,就能能出成果。奋斗者。只要手中始终高擎一把火炬,即使是在乌天黑地的夜间,也会勇气十足地把前行的路得通明。生活告诉我们:奋斗,就是要给灰暗的天空绘上一条彩虹,就是要用智慧和理想在天空中架起一条彩桥。这就是奋斗者的精神,这就是奋斗是一种信念。
让我们一起记住那些奋斗者的身影,既要记住那些有影响力的闪光人物,又要记住许许多多的无名者,记住他们的不朽名字。我赞美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奋斗者!因为奋斗者,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