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缘
文/怡悦
如若在亿万千人当中,能够与一人相知相惜,那得有多大的缘分啊!
据有关资料显示:地球上有70多亿人, 你大约会遇到2920万人。相识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五 相知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三 。
你也许不会相信,在相隔200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位善良、聪慧的姐姐,与我跨越空间的距离,两颗心儿紧紧的相连在一起。

说起,与王瑞林姐姐的缘份,还得感谢韩城诗人张志民老师,去年3月份,张老师把我邀请进他的巜陕西民间诗歌》群,进群后,每天都会看到,一位叫王瑞林的老师在群内互动、点赞、点评。
我不禁,犹然心生对她的敬畏。有一天,我写了一首《献给张冬云导师的歌》发在群内,问哪位喜欢朗诵的老师可否朗诵一下?她回复道:“郭老师,我可以试一下”。

第二天,她把录制好的朗诵视频发到群内。带着内蒙古囗音的普通话,深情的把这首抒情诗歌,表达的淋漓尽致。
感动之余,我冒味加了她的微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互动聊天,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情。
去年,中秋节,我从渭南回到故乡韩城,赶上张志民老师8月16日为儿子准备举办喜事,婚礼前两天,我正在午休,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是张志民老师的电话:“郭老师,你还在韩城吗?我说,“我还在那,”他说:“,你家离韩城火车近,我正在火车站内等候王瑞林老师,你方便的话过来一下,你们女士见面也方便呀!”,“哪个王瑞林?”他说“内蒙的诗友王瑞林老师呀!”啊!

我急忙赶到火车站,这时,张志民老师正站在临时搭建的防疫通道口,焦急的张望着……
车站内,刚下火车的旅客,急匆匆的,拉着形形色色的行李箱,拥挤的队列,噪杂的声音夹着铁路警察的大声呼喊:“各位旅客,请大家戴好口罩,出示您的健康码、行程码,外省的旅客,请到右手的方向,有个专门做核酸检测的地方,大家遵守纪律,安全、顺利出站。”
在涌动的人流中,我在寻觅着心目中那位远方可亲的姐姐。

这时,从核酸检测处缓缓走出来一位身穿着黑色长裙,黑色的外搭,黑色的半高跟皮鞋,一张胶原蛋白满满的笑脸,乌黑微卷的头发披在肩头,左手拉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右手挎着一个小巧玲珑,浅蓝色的包包,走路温文尔雅,如一株绽妍的黑玫瑰,婷婷袅袅。凭一个女人的直觉,我认定她一定是王瑞林老师!
我大声呼喊:“王瑞林老师您好”她朝着我声音的方向奔过来,我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在一旁的张志民老师急忙迎上前去,接下她的行李箱,放置到一辆白色轿车的后备箱内。
小轿车,载着我们前往张老师家(西庄镇杨村),途中,司机播放着欢快的音乐,驱散着王瑞林老师旅途的疲惫,她隔窗尽情地欣赏着一路的风景。我轻轻的握住她的手,她侧过头,微笑着,凑到我耳边轻声细语道:“我这次来韩城,提前没给任何人打招呼,怕影响大家的工作生活,如果,诗友们知道我大老远从内蒙古来韩城,还得操心我的安全。”

原来,她是在群内面看到,其它老师发的志民老师儿子婚礼的邀请函,经过再三考虑,借这次参加婚姻的机会,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见敬仰已久的各位诗友。听完她的叙述,我感动的泪水涟涟。
我们虽然萍水相逢,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于是有了永恒。”是的,遇见,是一个温暖的词语。生命中一切美好的遇见,足以让整颗心、整个生命充满了温度、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

回到张老师旳家,已到下午3点多,张老师的夫人白延琴热情地招待我们的到来,桌子上,摆放着几盘新鲜的水果,帮忙的亲友们上前亲热的打着招呼,王瑞林老师听不懂韩城方言,瞪大眼睛,笑而不答,我只好操着“醋溜”的普通话给她当“翻译”,这才保证了交流的顺畅。
不知不觉中,天气已麻麻黑,王瑞林老师被按排到张老师大姐家歇息,我便返回城内。
晚上,看到作家王安德老师发的信息:“郭老师好,明天可否陪我去张志民老师家,接见一下王瑞林老师”我说:“可以的,咱们明天九点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随王安德老师再次来到张老师的家,又当了一回“翻译”。很容幸,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群内未曾谋面的好几位老师(秦战萍、冯建武等),他们提前来帮忙。

饭后,我们进行了文学方面的交流,王安德老师把自己刚出版的两本书《槐抱椿》、巜乡事悠悠》,赠予远方的客人王瑞林老师。
本来说好,8月16日参加完张老师儿子的婚礼后再回渭南,可儿子单位临时有事,小孙儿还不满1岁,我只得,依依不舍的告别王瑞林老师返回渭南。也非常遗憾,她来韩城一趟,是多么的不容易,却没能好好陪她玩玩。临走那天,我和几位诗友,与她拍了一张非常珍贵的纪念照。
我回到渭南后,通过诗友们发的视频,看到张老师儿子的婚礼办的非常喜庆完满。
在张老师孩子婚礼后的第二天,冯建武、徐社荣、秦战萍、秦学钦等几位诗友,冒雨陪同王瑞林老师游玩了韩城市周边的一些名胜古迹。
回到内蒙古后,她以真诚、感恩的心,写下十一篇感人肺腑的美文《韩城心灵之旅》。

期待姐姐有机会,带着家人能再次来韩城观光旅游,司马故里永远是您的第二个故乡。
王瑞林姐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也许,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传递善良、传递爱心,她是一位智慧、豁达的好姐姐。感动之余,我把叔叔雪原老师的诗集《献给你》和一袋蕴含着沉甸甸友谊的大红袍花椒,寄往美丽的内蒙古……
分别半年多时间,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我们从没剪断过联系,每当我有感而发,写好一首诗歌,第一时间会发给她校正错别字,斟酌诗歌的语句是否完美。
每隔几天,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会打开视频说说心里话。我告诉她说:“以后,私下咱们以姐妹相称,不用称老师”,可她最简单、最朴实的一句话是:“郭老师,您真好!”
我有个梦想册子,内面有许多未实现的梦想,最近,我又写下一个梦想:“等疫情消散,我一定前往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携手王瑞林姐姐,骑上马儿,奔驰在绿茵茵草地上,悠悠的白云,湛蓝如洗的天空,还有那成群的牛羊,喝上一杯纯香的马奶酒,聆听悠扬的马头琴声……
在未来的岁月内,愿我们能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不负年华,不负自己!
2O22年4月25日晚写于渭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