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泰 伯
圣人的困惑与历史的启示
现在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作为“三圣之治”之一的夏禹时代又是如何呢?为什么禹的帝位没有传于贤而最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倒退到了世袭制,使尧帝开创的禅让制仅成功禅让了两代帝王就夭折了,成了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的过眼烟云,将人类“公天下”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禹本来将帝位禅让给了益,但是,由于益相禹的时间较短,大概是功业不足吧,天下的诸侯不服,反去拥戴相禹时间较长的禹的儿子启,益没有办法就禅位给了启,于是,启便取益而代之。假如历史真是这样,那么禹的禅位就不免有“阴谋”之嫌——莫非是禹有意让启继位才将帝位禅让给德业不能服众诸侯的益,好让启自取之?由是,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代台湾的政治。国民党政府偏安台湾之后,蒋介石努力栽培其子蒋经国,委任其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等要职。临终名义上将“总统”交给了严家淦,但仅仅三年,由于严家淦难以服众,最终被蒋经国取而代之,这与禹的禅位何其相似?

这样说来,是禹之德果真不及尧与舜么?孔子对此坚决否认,于是,就有下一章文字:
【原文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间”,本是空隙之意,这里当“缺陷”讲。“无间”就是挑不出缺陷的意思。“菲”是薄的意思,是说禹的个人生活很节俭、清苦;“致”是努力的意思,“致孝乎鬼神”可以理解成“对神灵非常崇敬”,这一点讨论起来很复杂,我们姑且不深究,知道在上古,崇敬神灵,是孝的一种表现就是了。因为神、鬼其实都是人死之后的灵魂。不过是有地位的人死后的灵魂叫“神”,普通人死后却为“鬼”罢了。“黻冕”读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戴的帽子叫冕。“卑宫室”是说他住的宫室简陋低矮,据说是茅草房;“沟洫”指沟渠,即水利。这一章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对于禹,我是实在挑不出他有什么道德缺陷的。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对鬼神非常崇敬;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只有在祭祀时才尽量穿得华美庄重一些;自己住的宫室低矮简陋,毕生致力于修渠治水。对于禹,我确实是无法挑剔啊。”

既然禹的道德无可挑剔,那为什么禅让制,这么美好的、令儒家十分向往的政治制度会葬送在他的手中呢?我们没有找到孔子所给出答案——大概是这种历史的无奈使我们这位万世师表的文化圣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吧?孔子找不到答案!倒是后来的孟子对此作出了解释。他在《孟子•万章上》中说: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意思是说,禹将益推荐给了天,但是由于益资历浅,对百姓的恩泽少,诸侯不拥戴,百姓不歌颂;启有贤德,能够继承“禹之道”,所以上天就让启取益而代之了!尧的儿子、舜的儿子的道德都不怎么样,不然,尧也会把天下交给儿子,顺也会的,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并不是人能左右的!
孟老夫子的这一段解释除了赤裸裸为禹开拓而外,无任何可取之处,读来叫人哑然失笑!正是这迂老夫子的“天命观”使后世诸儒忽视了孔子当年的“历史困惑”,将“公天下”的政治理想置之高阁,心甘情愿效力于专制政权,使儒学这个本来充满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光辉哲学,在此后的二千余年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沦为专制政权的“帮凶”,而且是越走越远,尘埃愈来愈厚,直至内在的光辉被完全蒙蔽,导致了延续近乎一个世纪的“打到孔家店”的厄运——这不能不说是儒学发展史上最大的悲哀!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思考:在尧和舜的诸多儿子中,真的就没有一个贤于舜或禹吗?假使有,那他们为何得不到推举和禅让取得统御天下的权力?难道说仅仅就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儿子吗?禅位于子就是世袭,禅位于他人就得民主,也就是说,要实现民主就得牺牲最高统治者儿子的政治权利,站在人权的角度讲,这公平吗?为什么禹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启,就开启中国漫漫数千年的世袭专制政体,而蒋介石将政权交给了儿子蒋经国,台湾的政治却并没有实现“蒋家王朝”的世袭,反倒实现了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由此可见,民主、专制,不在于政权传递给谁,而在于选择继承者的标准和选择的途径和形式!也就是说,真正的民主是要在以“天下为公”的政权理念下建立起使天下人都有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权利,通过公平竞争取得相应权力的民主科学的政治体制,否则,再好的政治愿望,最终都会落入个人或者集团独裁而走向专制——这便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自述】史永峰:笔名冷梦良,职业警察民警。眼晴不大,却还好眯起来看世间万象;一介武夫,读过几本古今圣贤,就附庸风雅,陶醉于红尘风声雨声,发书生之感慨,在报刊和新媒体上偶有片言只语,也获得过一些奖项,出版有专著《论语通俗解读》和一个杂文散文集小册子《阿Q重返人间》,参与过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图书编写,担任过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特约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学术部部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平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夫子之训。

………………………………………………
【公告】《论语通俗解读》订购可加微信syf3698仙翁。平装本:68元/本,精装本89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