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劳动者 致敬平凡人
——写在“五一” 国际劳动节之际
作者/成振林
推荐/成喜良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五一”代表劳动,指向奋斗。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向每一位为新时代不懈打拼的中华儿女道一声“辛苦了!节日快乐”!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劳动工人经过艰苦的大罢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当我们今天享受五一假期时,别忘记那些为我们争取权利的先辈们。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会举行活动以示庆祝。
“五一”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五一”劳动节,通过纪念“五一”启发劳动人民觉悟、激发劳动热情、弘扬劳动精神。
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五一”运动史》作为发刊词,希望中国工人把“五一”节看成觉醒的日子。1922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劳动大会,这是中国工人阶级隆重庆祝“五一”节的开始。1927年 5月1日,中共五大为纪念“五一”发表了《告中国民众书》。
1939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提出“中国工人阶级是最觉悟的并且是抗战中重要力量之一”。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 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5月1日在《晋察冀日报》见报。新中国成立初期,“五一”纪念侧重强化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激励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1950年4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纪念五一节宣传内容与方法的指示》,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使劳动成为光荣,全国劳动人民由奴隶的地位进入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1952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全国政协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呼吁“全国人民一致努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1961年面对我国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党中央纪念“五一”具有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特殊意义。5月1日, 毛泽东在同上海各大工厂的290多名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欢度“五一”劳动节。
改革开放以来,“五一”纪念赋予“工人阶级”新内涵,激发劳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动力与激情。
1984年“五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前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要搞四个现代化,要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必须把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1993年“五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 “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 工人阶级则是其中最有觉悟、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富于奉献精神的一部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五一”前夕与劳动群众一起出席活动,同代表谈心,给劳模回信,为劳动者鼓劲。
每年“五一”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想起“劳动”这个人们既熟记于心又感受不同,既创造着人类又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展示着多彩世界的平凡又伟大的字眼。每年这个时候,我的视野中就会浮现出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躬身劳作、辛勤耕耘、任劳任怨、默默前行、专注自信、永不停歇的身影。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闪耀的名字,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他们很平凡,如水滴,似尘埃,只是谁人的丈夫妻子、父母儿女;他们也很伟大,如高山,似阳光,却是无数乘客的安全守护和出行保障。他们执着、无私、奉献;他们平凡、乐观、坚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劳动,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纤绳;劳动,是帮助时代进步的阶梯。人类珍惜你,世界才能春华秋实;人类尊重你,世界才能殷实厚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神圣”,这些响亮而悠远的口号,不仅在我的脑海里回旋,而且在每个人的心田间回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依靠劳动去创造,依靠劳动去争取,依靠劳动去摘下累累的硕果。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一幢幢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一座偌大的粮仓。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
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
心在高处,梦在远方。在新征程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要增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主题,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工匠人才为榜样,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学先进、赶先进,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激励自己,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以勤劳创造的双手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2022年4月28日于宝鸡
作者简介

成振林,扶风南阳人,出身革命家庭,乐学躬事,品性纯良,志趣雅致,默然敦厚。自持谦敬,洞理宏忠,退而自奋。以笔作壶浆,芳正歌国诚,铸梦奉献而不辍
20年军旅生涯,20年地方工作。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合肥炮兵学院团职党委秘书,大型国企党办主任。爱好文字工作,时有文稿见诸国家和省市报刊并获奖。
在党庆百年华诞之际,获光荣在党50年之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