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涧西/东方红之声之七
一一陈昌华朗诵诗选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范庆兰
音乐设计 范庆兰 制作 一方文化
正应了那句老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几何时,车水马龙的
涧西,开始变得
门前冷落车马稀
风靡全城的上海市场
广州市场,也跌下了
洛阳商界的头两把交椅
那鳞比栉次的国营大厂
一个个从巅峰
滑入了谷底
曾几何时,浩浩荡荡的
人流车潮,都奔看涧西
能在那些大厂当一个工人
是多少年轻人
朝思暮盼的梦想
和多少家庭
梦寐以求的希冀

曾几何时,一辆辆永久飞鸽
迎着东方红的旭日
披着七里河的晨曦
驶进一家又一家大厂
驶过共和国长子那一长溜
出类拔萃的兄弟
驶过洛阳老工业基地那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曾几何时,随着那些
大厂的步履维艰,涧西
逐渐被拉开了距离
昔日的红火
成为了一地鸡毛
曾经的风光
化作了几声叹息

从来跟在身后亦步亦趋的
西工,早凭借新崛起的
商圈,夺走了涧西老商圈
越来越旺的人气
就连一向落在后面的
老城瀍河,也后来居上
开始跟涧西分庭抗礼
时至今日,随着
南扩北上的步伐日益加快
整个城市的中心
还在华丽转身全面转移
失魂的涧西向何处走
落魄的涧西向何处去

前一个五十年已经过去
后一个五十年正在继续
这个以重工业著称的城市
又怎么可能把涧西抛弃
三足鼎立的兴市战略
科技、工业、旅游
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
让那些一度停转的
发动机又加满了油
重新开足了全部马刀
没有人怀疑,根本
用不了五十年,我们
就会看到又一个脱胎换骨
像出水芙蓉一样的新涧西
一个重新归队,依然
雄风不减当年的涧西
一个焕发青春,必然
老树又开新花的涧西
2016年9月29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范庆兰:河南省群星朗诵艺术团团员,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指导教师,洛阳市老干部朗诵协会副秘书长。曾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荣获河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节目展演三等奖、第36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优秀节目展演一等奖、洛阳市第二届经典诵读“家书抵万金”成人组一等奖、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诗词艺术节十佳诵读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