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绝症患者请命 为中医国手讴歌,刘书环《鹤草堂赋》赏析
作者:梁千科
2021年11月17日,《今日头条》刊载了国内著名辞赋家刘书环的倾心之作《鹤草堂赋》,作品一经面世,旋即被众多读者所传诵。它之所以被广大读者所追捧,不仅因为它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性、高超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急人民所急,解大众所需。为百姓排忧解惑,解决实际困难。
一、《鹤草堂赋》的写作背景
《鹤草堂赋》的作者刘书环,原本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后来因为在新疆军区某部参军入伍成长为一名职业军官在西域安家,所以在他的很多辞赋里,均把燕赵大地视作自己的故乡。
参军入伍之前,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维新是石家庄一所医院的著名中医,1983年病故。父亲在世时,对儿子刘书环要求严格。他在就读中小学阶段,父亲要求儿子除了完成正常学业,另外还要经常阅读背诵《医宗金鉴》、《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频湖脉决》等中医药典籍。稍有贪玩误事,或被严加训勉,或遭受皮肉之苦。他对父亲夙怀敬畏之心,故他在某辞赋注释中有“父亲像学者、像领袖,博览群书,医术精到,经常无意中流露出悬壶济世的儒气和胸怀万卷的霸气”等赞语。
刘书环从石家庄市到新疆军区入伍后,原计划继承父亲衣钵,做一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刚开始他似乎如愿以偿,被分配到部队医院从事医务工作。他对医务工作精益求精,对同事团结友爱。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受到多方赞誉,很快即被培养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随后,部队领导通知他弃医从政,改做政治宣传工作。虽然他的内心为放弃中医祖业有些纠结,但他牢记党员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为天职,故愉快地服从命令,改行从事了政工宣传工作。再后,他被提拔为某部政委、党委书记,成为一名卓越的指挥员。但是,其内心深处仍然对中医药事业心存敬畏,情有独钟。
2018年9月初,当他获悉自金、元朝代始,刘元素创建“火毒论”,至今已达11代中医药传承,将鹤草堂打造为我国中医药业一张靓丽的风景线,其功至伟、业绩昭彰。仰视刘氏祖业,勾起了他内心对中医中药事业的不解之缘。他在感叹‘高山遇流水,惺惺惜惺惺’的同时,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披衣而起,挥动如椽之笔,一挥而就,创作了这篇《鹤草堂赋》。
二.《鹤草堂赋》的主要内容
(1)古代:约1300年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元末著名中医刘元素,自25岁至60岁,研读《黄帝内经.素问》,经年不辍。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创立了我国著名的“火毒论”中医学说。并在火毒论学说的基础上,研制出著名独门绝技中药“军工散”。
公元1399年,镇守北平的大明燕王朱棣发动了夺取皇位的“奉天靖难之战”,战斗激烈,双方伤亡惨重。朱棣身中毒箭,危在旦夕,幸服中药“军功散”而愈。同时,刘氏家族的军功散还抢救了朱棣麾下大量的受伤将士。随后,朱棣率部大获全胜。因刘氏家族所建奇功,战后朱棣将自己的佩剑赐予刘元素、并颁发其它诸多重奖。刘元素名声显赫、声震天下。
嗣后,刘氏家族累世以中医药传家,担任宫廷御医。刘元素的九世孙、明代御医刘纯创立《鹤草堂》。经过60余年的潜心研究,独创了“刘氏养10条”,刘纯身体力行,自我验证,并卓有成效。刘纯自寿高达126岁,比《黄帝内经》对当时人类研究出的理论寿命120岁,还延长了6年,被明清两朝太医院尊为“太医保护神”。
(2)近代至现代:出身医学世家鹤草堂的刘继祖,祖籍开封陈留镇。他幼年立志,延裔继胄,继承祖业。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80年代初,刘继祖夫妇带领全家援疆来到新疆,开始为新疆人民行医治病。他曾受邀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级中医继承人导师。他擅长治疗肿瘤、疫疠、热毒、食积。并首创“蠲毒消瘤”系列方剂。他在中医药的研究治疗道路上行走了60多年,造福了无数黎民百姓。
刘继祖退休后,其儿子刘松林继掌鹤草堂帅印。受父亲刘继祖熏陶,刘松林酷爱中医,经常随父习医采药,不避艰险,足迹遍及名山大川。上世纪80年代,刘松林大学毕业后,返回新疆从事临床和中医科研。他不仅把父辈和老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透彻领悟、发扬光大,并不断有所创新。在深入调研和提出人体健康生命能量说。以此为基础,刘松林创立了生命能量平衡的系统理论,并著书《妙养精神》。他长期从事鹤草堂中医药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主编出版了《玉函宝鉴》,该书洞达仲景神旨,揭示藏经秘法,解读《伤寒论》千古疑案,探索宇宙生命奥妙。
他还与父亲刘继祖一道研发了“鹤天蠲毒散”抗癌系列制剂,临床验之疗效神奇,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发明专利证书。其系列制剂治愈了许多危症及疑难病患者,全国许多知名医院经常请他会诊,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被患者称为苍生大医。
根据《鹤草堂药膳》记载,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坎坷,疾病缠身,经常借酒消愁。歌王在一次求医中结识了刘松林,刘制药酒予之,歌王连饮数日病愈。为此,刘松林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玄机,于是他潜心研究出“草本曲药酒及其酿造方法”。纯生态草本曲药酒醇厚绵甜、醇厚悠长,堪称酒中圣品。以生物能量通畅气血、谐和脏腑、妙养精神。这项成果亦取得国家专利发明证书,并获国家科技创新奖。
刘松林现任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新疆鹤草堂生命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他的主要著作有:《鹤草堂肿瘤医案选》《鹤草堂药膳》、《杂症备要》等。
三.《鹤草堂赋》的创作意义
鹤草堂作为一个中药坊,它的分量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实际功能。它是一个象征,象征意义之大。他像一面旗帜,旗帜的引领作用之深,确不是几句话所能说的清楚的。
在我国人类探求生命健康和寿命延长的漫漫长河中,中医中药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世”之解有不同看法,有一种说法为古之中医强调经验积累和传承,如果一名医生没有三代行医经验的传承,人们是不找他看病的,所以中医世家一直是让百姓感觉亲切又敬重的一种家族存在。
长期以来,在我国士大夫层面曾有“不做良相,就做良医”古训箴言,这里良医就是指优秀的中医,我国近代名人鲁迅、郭沫若等,最初所修专业即医学专业,可见中医药专业人士在近代社会前的崇高地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似乎渐渐淡出了现代社会的繁华。
鹤草堂的创始人刘纯,上溯到他八代之前的世祖著名中医刘元素,下沿到三代后裔世孙著名中医刘松林。从金、元两朝至明清时期,从明清时期至中华民国,从中华民国至新中国建立至今,前后跨度近1000年,经历了整整十多代的辈份。期间,曾多次遭遇兵患、天灾等磨难。但他们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绵绵不断地把鹤草堂老字号的中医药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家族传代,本身是一个不断分裂、异化、自立的生命过程,让后代接受一个需要终生投入的强硬指令,十分违背生命的自在状态。让几百年后的后裔不仅自身体验,就来沿袭几百年前某位祖先的生命状态,也难免有许多憋气的地方。不难想象,鹤草堂中药坊对于许多刘氏后代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宗教式的朝拜对象,只能诚惶诚恐的维护传承,而不能背弃改辙。
我可以肯定,此间埋藏着许多难以言状的心理压抑和过往灾难,这个在鹤草堂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钦佩和赞扬。鹤草堂像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再大的灾难也能承受的住。它用不仅仅是承受,而是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姓刘的和不是姓刘的,看的他们一次次低下头来又仰起头来,它已经成为现代中医药科学文化良知的见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很高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四.《鹤草堂赋》的写作特点
(1)开头精妙,引人入胜。该赋首句标目,开宗明义,写到(笔者译):鹤,具有衔草结环,长寿吉祥、知恩图报的神性,故刘氏祖先将自家创建的中药坊命名为鹤草堂。紧接着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先祖刘元素,数十年孜孜不倦研读《黄帝内经-素问》,创立了著名的“火毒论”中医学说,研制出独门秘籍中药“军功散”,帮助朱棣打赢了关键之战,因受到皇家嘉奖而名满天下等典型事迹,紧扣主题,娓娓道来,逐步把读者带入到了鹤草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事迹之中。
(2)素材新颖,内容充实。这篇辞赋,表现的是鹤草堂感人的故事,读来让人感叹欣慰。一千年,一辈子,一群人,一件事。只做一件事,一事撼古今。刘氏家族,为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经过十几辈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同心协力,克难争先、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
伟大出于平凡,高尚源于普通。什么叫不平凡和不简单?把一件事做到了一千遍一万遍,这就是不平凡和不简单!鹤草堂的刘氏家族身上所闪烁着的道德光芒,通明透亮,光耀华夏。可谓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超凡脱俗。使人心悦诚服,激发读者焕发出惊人的力量。
(3)结构严谨,意蕴醇厚。这篇辞赋的构思别致,意蕴醇厚,题目“鹤草堂赋”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新奇而温馨的气息。而后作者巧妙地将三皇五帝、金元太祖、星辰序列、黄帝内经、中医国粹、扁鹊华佗、醍醐灌顶、八字神煞、古代命理、天山昆仑、三指切脉、四诊之法、君臣佐使、标本兼治、阴阳五行、全面原则、辨证施治、吐纳潜儒、食药同源、西部歌王等,这些广袤无垠的祖国空间、恒久弥新的历史沿革、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撼天动地的鹤草堂精神,有机地植入辞赋中,结合自己的体会,较为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全文含蓄隽永,十分耐读。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心灵亦受到强烈的触动。
(4)行文出彩,展现才情。这篇辞赋堪称奇文,可以说如果没有作者对古汉语古文学的爱好、钻研和积累,练就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哪来的这篇一挥而就的《鹤草堂赋》。全文文脉清晰,语言流畅,富有气势,文采飞扬,非一般人所为。例如:“惟其弥奋,探微挽疴疠;般匠施巧,纵横削痼殇。三指切脉,断症之源;四诊之法,疗病之疡。剖析本义,祛顽疾之细辩;融会贯之,佐肌体之安康。”又如:“疑难淫邪,妙养精神之枕边备要;化痈消瘤,《玉函宝鉴》之案头降瑞。任督除瘟,存君臣佐使之金匮;威凌鬼界,握标本兼治之锦囊……”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炫彩。声韵节律符合行文规矩,平仄押韵恰到好处。
读罢全文,不免感到《鹤草堂赋》作者对这种辞赋文体和素材的文章的热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之中,水乳交融,才情横溢,引人入胜。该作者的创作精神、创作态度和深厚造诣等,很值得我们学习。
附:《鹤草堂赋》原文
作者:刘书环
鹤衔草,鼎弼匡,灌醍醐,显魁罡。绝臻奇异,吁乎昭昭,悬壶天山,铸乎煌煌。金元太祖,完素创立“火毒论”;迨至明代,刘纯鼓振“鹤草堂”。济群破迷,刘继祖秘制“蠲毒散”;延裔续胄,刘松林传韵已绕梁。培君分宵达曙,鹤源气聚风藏。惟其弥奋,探微挽疴疠;般匠施巧,纵横削痼殇。三指切脉,断症之源;四诊之法,疗病之疡。剖析本义,祛顽疾之细辨;融会贯之,佑肌体之安康。功侔相业,事事辑简舍繁;势展鹏程,处处稽诣浩仓。
观夫纷纷世尘,冥冥洪荒。返璞先觉,俯尽鉴之经纬;沉钩得旨,仰蔽视之灵香。耽嗜典籍,崇尚伏羲、神农、黄帝慧然省悟;若啖蔗饴,苦研扁鹊、仲景、华佗茹露饮霜。木火土金水,演绎阴阳分合;东南西北中,五行胜复为当。汤、丸、膏、丹,性味归位;望、闻、问、切,雷霆含穰。酸、苦、甘、辛、咸,泫泫津津,摄之谢;肝、心、脾、肺、肾,琼琼懿懿,通之能量。
至若幼蒙存奇,骈肩敢竭鄙诚;颖禀而敏,烂胸辩证思想。宇宙结体,黎庶从远古而来;星辰焕列,盈亏在朝晖昊苍。道法自然,基因曜曜成伍;醇醪以滋,浸润孜孜满腔。四季五谷,粟粒物累真性;六欲七情,贪痴荼损胃肠。肖形以丰,农圃萧萧沐炼;慈怀悲悯,铺屉臻臻俱彰。疑难淫邪,《妙养精神》之枕边备要;化痈消瘤,《玉函宝鉴》之案头瑞降。任督除瘟,存君臣佐使之金匮;威凌鬼界,握标本兼治之锦囊。
尔及时序演进,苑囿粲粲;年轮迭更,恭勤扬扬。步履翼翼,首席研究员踏遍危耸;究陈乾乾,技术总监理博施无双。起死回生,抑患灶恶障之潇潇;波阔卓荦,垒延寿善念之泱泱。玫瑰、大芸,采岚峰簇黛之寒暑;昆菊、雪莲,集瑶草琪花于曲酿。和内圣品,夯基固本,吐纳潜濡,漫衍腑脏。觞之浅饮,倾倒台湾三毛;予之微醺,惊煞西部歌王。
甚哉!吐纳潜濡,襟怀昌昌。惠册廙敛,深省纂述;矢志不渝,感召嘉祥。专利叠叠,犹结绳而记之劲拔;鸿篇罗罗,堪撮土为陶之谷冈。哲思语录,扶摇可接;即兴诗词,壁影萤光。司职奉祠,乃品烹厨佳肴;艺湛其隆,陋室恩宠偕忘。草本养生,惠澤四海平民;藥食同源,恩披九洲苍生。赞词似珠,媒妁誉言之遐迩;褒语纷纭,骚客呼仙之咸仰。窥豹全斑,铁骨峥嵘;铭其懋绩,超凡慨慷。焉不叹斯之人奇,犹难穷造化之妙哉也!乙未年夏月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