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90)许多习诗者往往"死"在自己挖得深坑里。换句话说,你纵然有若干个“好念想"或灵感,并不就等于一定能成为一首优秀的现代诗。殊不知,从“好念想"或灵感到“好诗",中间起码要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呢!

童年学诗札记(91)一位呆板的老诗人w先生每次见面总是反复告诫我,写诗务必讲究押韵,不押韵的分行文字根本就不能称为诗!好几次我想和w先生谈节奏,谈落日,谈流云,谈山泉,谈雁鸣,谈村姑,甚至谈谈他最擅长的太极八卦,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不是别的原因,只是我忽然感觉多余。因为,轻声地默念一首好诗足可以说明一切问题。
童年学诗札记(92)某位学者曾将写诗的要素一厢情愿地归纳为三点,即具体、清晰、新颖。这种三脚猫论调未免太天真了些。试问,倘若写诗真的如此简单的话,我整天还困惑什么呢?!事实上,许多时候,你越想说清楚什么,你可能真的说不清楚,更何况是针对现代诗!拜托了,学者大人,请省着点用墨水,好吗?!

童年学诗札记(93)大抵真正好口语诗都具有全息性特征,其传递的并非单纯的不可言说的诗意或收放自如的"道",更深层的奥义指向体验、暗示、潜意识以及无限的可能性。不矫饰,不单薄,不直接,我渴望看到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的口语诗。
童年学诗札记(94)堪称经典的诗的`语言,句句炼净、饱满、素朴、生动。
童年学诗札记(95)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说:“作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看这个世界,并以此为乐。”诗人比单纯的作家又多了一种义务,即,诗人要帮助人点亮心灯。

童年学诗札记(96)诗是人类的精神烛光,她以多维复合的表达方式,抵达人性和人生的圣泉,是诗人对社会生活及灵魂的艺术地观照,最终实现对生命终极价值的独特体验和神性追寻。
童年学诗札记(97)关于现代汉诗的陌生化概念,简要地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维方式上,自辟蹊径,卓然特立;二是在语言修辞上,避熟求新,"尽得风流";三是在艺术模式上,不拘常法,多维可塑;四是在诗意塑造(结构)上,以"味"取胜,自成风骨;五是在整体效果上,一见倾心,余蕴袅袅。

童年学诗札记(98)诗人凭借先验的艺术直觉进入最佳创作心境,并最终依靠特立独行“立足”。
童年学诗札记(99)只知道绞尽脑汁地玩弄所谓的“现代诗技巧”,对于诗人而言,说轻一些,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说重一些,是对文学文艺不敬重、不虔诚、不负责,那是要挨缪斯板子的。

童年学诗札记(100)光死盯着诗的细节不放,或者光想着要“接地气”、要“生活化”,出来的东西也许会迎合相当的准读者(指:现代诗的外行)。我想强调的是,可能问题恰恰就出来这里呢!极富感染力的诗的细节,对于现代诗是要害、更是关键;反过来看,也极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毒瘤。许多诗人其实并不是死在啰嗦上,而是惨死在太实的细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