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江南竹笛《梦里水乡》
苗乡奇石书法与儒林古八景
赵仲芳
城步地处湘桂边界,天蓝地绿,钟灵毓秀,木秀水灵,民族历史文化深厚,斑斓多姿,风物迷人。近些年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先后打造了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等一批自然公园;城乡建设也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建设在原来白云洞的基础上,增添了白云湖、南桥公园,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也许受到某些发达国家和城市在繁华中心地段、重点建设工程处都建有各种特色与影响力公园的影响,2017年12月31日,继城步县城之北大竹坪高速公路出口顺利建成通车后,城步在儒林大道杨家将村地段兴建了“印象城步”奇石石刻主题公园。

该公园以城步古八景历史文化为主线、城步特产黄腊石奇石石刻等为亮点,在高速公路出口大道两侧建有风格别致的亭阁、园林、城步古八景巨石群石刻等。石刻书法由苗乡著名书法家段德凤先生书写。此书法铁划银钩、矫若惊龙。她的建成,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与荣昌桥石狮一样流传千古。吸引着县内外不少游人墨客前往游览参观,深受大家的好评与喜爱。
特别是节庆日、双休日,人们络绎不绝地举家前往此主题公园拍照、休闲、小憩等。该公园和奇石石刻为美化城步、宣传城步、挖掘城步历史文化,古为今用,推介、引领城步旅游、招商、社会经济发展等兴林引凤,直到了一定的作用,达到了建设者们的预期目的与效果。
城步儒林古八景,景越千年,人非物非。但八景琳琅,声名远播,深受人们喜爱,文人雅士作诗咏词颂韵者甚多。笔者在此简单推介,与君分享。

一、黔峰合秀。地处县城儒林镇黔峰村内,城镇居民每日抬头可望黔峰。被推为儒林古八景之首,有“一城美景尽出黔峰”之说。巍峨黔峰顶,金顶如塔,“上有龙须岩、双峰对峙”,县城三十六峰龙脉由此发端而来。有诗《黔峰合秀》云:“巍巍黔峰金顶珋,双峰龙须古村秀。一城美景添风骨,山水儒林韵悠悠。”

二、白云樵隐。县城东郊白云洞处。秋冬时节,洞口处常有“仙气”升腾,千变万化,经久不散,状如樵夫炊烟。传说西汉时曾有俩狐狸精在洞内炼丹,炼丹白气成仙气而出;狐狸精常常化作美女与洞外樵夫嬉戏。著名的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最初的剧本素材即源于此。清道光九年(1829)贡生陈之敬诗云:“石洞云涤扫翠空,相传樵隐渺茫中。巢由不碍陶唐世,想见清高万古同。” 清乾隆七年(1742)在白云洞左侧建有白云书院。

三、东井龙蟠。县一中附近大龙井。传说与东海龙宫相连,井中藏有一飞龙,时常外冒白烟,龙吟虎啸,令人毛骨悚然,心里发怵,生怕蛟龙出井。明天顺四年(1460),东溪(今重庆)人沈广(提刑按察司副使)统兵入城步桃林寨镇压苗民起义,留石刻《游龙井》云:“灵湫滉漾古仙井,神物蜿蜒讶此藏。地脉涌泉开水府,山峰叠翠绕云廊。飞藤碧汉轰头角,变化甘霖雨八方。珍重邦人严祀事,千秋万载祝丰禳。”

四、南湖月照。县城南狮子山脚下,南邻白蓼洲村五星村。月下的南湖,如梦如幻如仙境,举杯忘归。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衡阳县训导向继申诗云:“碧潭影入一湖秋,泛泛银盘共水流。沙白蓼洲寒素晕,草萋兰渚冷烟浮。山从摩诘图中见,人在轩辕镜里游。赢得洞庭清夜景,举杯吟玩韵悠悠。”

五、普寺晚钟。县城南侧,巫水北岸,三中校内。宋代建有普和寺,1889年改建为“孔圣庙”(文庙)。明隆庆二年(1568),浙江嵊县胡采任城步知县时作诗《普寺晚钟》云:“寒沙寺偏古,城隅日易曛。疏钟林树隔,归鸟夕阳分。石壁收残照,山腰过断云。禅机知解定,对月更堪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六、蒋村春渡。县城南郊,利济门老城门南蒋家团处。清贡生陈之敬《蒋村春渡》诗云:“桃花浪暖人争渡,解缆撑篙惊白鸥。趁此东风忙打桨,回头彼岸又唤舟。”

七、巫水涵清。巫水古称雄(熊)溪,绕穿城南而过,似玉带缠腰,水明透底。原城步知县胡采《巫水涵清》:“一派从山下,孤光岂待秋?月悬先到底,风起亦安流。” 春明忙农事,一派田野竞渡风光。

八、仙掌云迴。地处县城八角亭北。县城北扩,今儒林大道从中穿过。昔日奇石嶙峋,溶洞遍布,多处水潭,白水腾雾,白雾袅袅,白云缭绕,疑似人间仙境;现白水洞东、儒林大道西石灰岩峰群中一石岩上仍留有“仙掌”印记,大道东农田边仍留有一古水井旧迹。(2022.5.4)

文中配图“奇石书法”:段德凤书
作者简介:赵仲芳(1943- ),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县市作协会员、城步县戏曲家协会理事、城步县夕阳红艺术团团长。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