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心脑电磁场与地球电磁场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科学证明
张. 道. 子
〔中国 山西 临汾 041000〕
一 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电磁场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地磁场理论概念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提出一种论点,认为地球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这一理论确立了地磁场与地球的关系,指出地磁场的起因不应该在地球之外,而应在地球内部。
后来,观察证实,地磁场是指地球内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现象。那么,地球上的电场又是从那里来的呢?因为,科学测试表明,地球表面附近空间有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电场,从地面开始,每升高10m,电势约增高1000v。
这就是地球电场,又称地电场。理论认为,地球电场是由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所組成的。前者主要是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各种电流体系,在地球内部所产生的感应电场;后者是地壳中的某些物理、化学作用引起的电场。
现在已经探明,地球一共有四层组成,即内地核,外地核,地幔,地壳,这都是由科学家们通过地震波探测而知的,我们确信这个探测结果。内地核是固体,固体的内地核的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为铁镍核。其密度非常大,远远超过金刚石的密度。所以,这铁镍核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磁铁石,这正是地球引力的来源。
如果没有这块巨大的磁铁石内地核,根本就不会有地球引力。由此可以推知,一切星球的内地核都是巨大的磁铁石。因为,如果没有这块巨大的磁铁石内核,就不可能将星云物质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形成星球。地球的外地核是液态,这液态是什么,人类不得而知,但极有可能是石油,因为,石油是能量,是运动的,是能够燃烧的,是能够变成光电的东西。由此,就将地核形成了电磁场。内地核是磁铁石引力,外地核是石油电场斥力,内地核磁铁石是静止引力,外地核石油是运动斥力,内地核磁铁石引力是向心力,外地核石油电场斥力是离心力,由这两种力的互补共同作用就形成了地球最原初的自转力。
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有加速度力。下面我们就来看地幔与地壳的结构。地幔主要由镁方矿石组成,它的的密度与石陨石相当。石陨石是陨落的星球内核,也具有磁场吸引力。这说明地幔又是一个巨大的磁引力场。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而氧是可燃物,是变成煤炭,石油,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根据光电效应原理,说明地壳是一个巨大的电场。因为,磁场不能燃烧,而只有电场才能燃烧变成光电。由地幔磁场的引力和地壳电场的斥力的互补共同作用构成了地球自转的第二动力源。
由内核与外核所组成的第一自转力,加上由地幔与地壳所组成的第二自转力,从而保证了地球稳定的自转。由此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场,这是地球能够使人类能够生存的主要原因。如果地球本身不是电磁场,人类根本就无法生存。
二 心脏磁场与大脑电场是一个完整的心脑电磁场 对于人体电磁场的形成原因,目前,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认为,人体电磁场是由人体生物电流产生的。这种观点的的错误有二:一是,物理学本身将电与磁混为一谈,认为,电可以生磁,磁可以生电。其实,电不能生磁,磁也不能生电。
只有电波推动、切割磁场线,才能生出电来。二是,还没有认识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电磁场。特别是还没有认识到心脏是磁场源,大脑是电场源。其它部分的电磁场只是心脑电磁场的传输与扩展而已。
第二种是认为,人体电磁场是人体生物的感应场。当然,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但这还没有认识到心脑电磁场在人体电磁场的主导地位。第三种是认为,人体电磁场是外源性电磁场产生的剩余电磁场。由于职业或环境原因,某些电磁物质通过呼吸、食道进入体内,从而产生了剩余电磁场。这种观点更不沾边,就还沒有认识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电磁场,认为人体电磁场是外源性电磁场产生的剩余电磁场。其肤浅性自不待言。
我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电磁场。其中,心脏是人体磁场,而大脑是人体电场。其依据是:1 1963年首次测得人体心脏磁场,其強度为-1010特拉斯;2 据检测,心脏产生的电场比大脑产生的电场強100倍,而磁场比大脑強5000倍。3 大脑比心脏产生的场能弱得多,这完全符合物理学关于磁场作用是強作用,而电场作用是弱作用的规律。4 心赃在人体中心位置,直接对应地心磁玚。5 由心脏流出来的血液,供应全身每个器官,足见它是人体磁场源。由上可见,心脏是人体磁场,这是确定无疑的。
至于大脑是人体电场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体电场最強的器官,除过心脏,就是大脑,没有再比心脏与大脑强的器官。大脑比心脏产生的场能弱得多,这完全符合物理学关于电场作用是弱作用的规律。大脑在人体顶部位置,直接对应太阳电场。
大脑与心脏血液对流是促成人体全身对流的人体最主要的器官。脑波能量与电波能量一样,都属于波能量。由上可见,大脑是人体电场源,心脏与大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电磁场。
三 地球电磁场与心脑电磁场的互补证明了天人合一的科学性 中国的传统哲学讲天人合一,天,是指宇宙自然,亦即太阳与地球。或者说,人是由太阳与地球生肓而成的。所以,太阳与地球的规律,必然也反映在人的身上。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这就是说,天人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生长关系。
《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认为,人与天地“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就是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构建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体系。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人关系上。认为,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被西方唯物、唯心的机械论哲学视为玄学。其实,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全世界最正确、最伟大的哲学思想。季羡林老先生说:“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地球电磁场与人体心脑电磁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证明了天人合一的科学性、正确性。
人体电磁场包括两层:第一层是人体经络电磁场。这是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感知、接受地球电磁场的人体第一道电磁场。在这一道人体电磁场中,地球电磁场的任何变化都会在人体经络中留下痕迹。所以,中医的老大夫把脉十分重要,他能准确地判断地球电磁场对病人病情的影响到了什么程度。这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重要区别。西医不把脉,因为,西医不懂阴阳,不知道人体有经络。所以,西医看病从来不分四季辩证,四时流转。不知道白天能吃的药,晚上不能吃;上午能吃的药,下午不能吃。除过与地球电磁场直接接触的经络电磁场,人体还有自身的,更为重要的电磁场,这就是心脑电磁场。这是人体电磁场的核心部位。
如果说,没有了地球电磁场,就沒有了地球,那么,道理相同,没有了心脏磁场与大脑电场,也就没有了人本身。所以,认识地球电磁场与心脑电磁场的统一性,不仅可以认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在医学和人类学上,可以有一个突破性进展作者简介:张.道.子,出版有《互补论》、《绝对相对力学》、《绝对相对哲学》、《绝对相对经济学》、《常道》等多部专著。
这些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三十个省級图书馆和近百所大学图书馆及香港、澳门、台湾大学图书馆收藏。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格物》杂志、《中国改革报》、《中国人才报》、《人才研究》、《经济问题》、《道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报告。2018年出席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手机:14703479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