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悼老戏骨刘子枫
凌鼎年
一整天都忙于校对书稿,一头扎进去,其他就顾不上了。到5点左右把校好的书稿快递走后,浑身一轻松,开始看微信。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老戏骨刘子枫过世的消息,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

刘子枫是著名的电影、电视、话剧表演艺术家,有“痴戏醉墨”之称,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曾获得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他今年83岁,在居家隔离一个多月,上海即将解封的前夕,他走了,去了天国,可惜可叹,不知他的大去,与新冠,与疫情是否有关系?
说起来“人生七十古来稀”,83岁也算高寿了,但在我记忆中,他青筋硬骨,十分健谈,身板子挺硬朗的。当然,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年岁不饶人啊。
说起刘子枫老师,很多曾经看过他电影的观众会最先想起《黑炮事件》,他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这部电影是根据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改编的,从丢失、寻找一枚黑炮棋子开始,演绎出一部荒诞而可笑的故事,是一部超越时代的电影,当年轰动一时,极为卖座的。因了这部电影,他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刘子枫在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中饰演某矿山的工程师赵书信,这个人物被他演活了,他的演技可圈可点,让人叹服。他与李雪健、唐国强、陈道明、王志文等著名电影演员都是那个时代不少人的偶像,粉丝无数。实话实说,刘子枫当年不属“奶油小生”,与后来的青春偶像演员、娘炮演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完全是靠实力,靠演技赢得观众喜欢的。
我不在电影圈,本来与刘子枫没有任何交集。因为娄东雅集,刘子枫是应邀而来的嘉宾,就有了一面之缘。
太仓是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以来娄东雅集就颇有盛名,只是后来式微了。2002年时,太仓几个有志于文化的朋友希冀恢复娄东雅集这个传统,就尝试发起了纯民间的娄东雅集活动。策划、操办这个活动的有我同学殷继山,还有常一起聚的徐明、陆筱漪、徐光红、王福、马永先、张晓冬、胡跃新、陆丽梅等。场地放在南园,时间定在9月中秋前后,费用我们自筹,徐光红出了大头。

为了把这活动搞得像像样样,有点文化内涵,有点档次。王福提出邀请几位上海文化界、影视界的大咖。刘子枫就是那次来到太仓的。记得那次雅集请来了著名古琴家龚一,著名电影演员赵静夫妇、著名昆剧演员张静娴夫妇、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黄达亮等上海好几位著名的文化人。刘子枫一点架子也没有,穿着黄色的T恤,米色的外套,戴着黑色的棒球帽,精神、干练。

我与他聊得很投缘,很愉快。他与我们一起在南园的綉雪堂右侧的假山前合影留念,还与我单独合影。记得雅集时,他还上台朗诵表演,赢得掌声阵阵。
时隔七年,2009年9月他再次与赵静夫妇来到太仓。一回生两回熟,这次再聚首,彼此就像老朋友似地无拘无束。一起吃螃蟹,赏明月,其乐融融。
我陪着他在南园转了转,讲述了南园的历史,讲述了南园与明代大学生首辅王锡爵、清代国朝画苑领袖王时敏的关系,他听得津津有味。走累了,就搬了把椅子,让他坐着,和他在南园的九曲桥畔,以荷叶为背景,再次拍了合影。这次他穿白色T恤,戴白色棒球帽,依然神采奕奕,一幅眼镜,透出儒雅。
这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但从媒体知道,他80岁后,走路要拄拐仗,可他还是放不下他心爱的艺术,2018年的时候,还接演了话剧《生命如歌》。

刘子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是科班出身,1965年,26岁的他第一次“触电”,在电影《小足球队》首次亮相。后来,陆续在电影《天狗》《乐魂》《错位》《两个少女》《二十年后再相会》《流亡大学》《启明星》,电视剧《茶圣陆羽》《凤凰琴》《楚汉传奇》《解放上海》《纽约人在北京》《情暖万家》等影视作品中出演角色,他的这些角色,至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刘子枫虽然走了,但他饰演的角色将长流人间。这对演员来说,就是就大的成功,最佳的褒奖。我与许许多多的观众一样,怀念他!
2022年5月7日于太仓先飞斋

凌鼎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中央新影集团中国微电影微小说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特聘副总编、天津《微型小说月报》杂志名誉主编、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香港“世界中学生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总顾问、终审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评委会副主任、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文小说终评委、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终评委、美国小小说总会小小说函授学院首任院长、苏州市政府特聘校外专家、中国微型小说校园行讲师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