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阳关
阳关自古名天下,池水汤汤。天马飞狂,索靖英名传四方。 而今紫燕春风度,柔柳轻扬。墨韵绵长,如画田园分外香。

醉花阴•阳关
昔日名关龙勒处,唐汉连丝路。往事越千年,城破沙流,不见牛羊牧。 今朝赴会听新曲,陌上青青树。又道鲤鱼肥,芳草萋萋,庭院飞花雨。


阳关的记忆
◎树子
四月的阳关,
桃花卸去了往日的艳装,
梨花飞白了瓦蓝的天空。
而我们——
一群两鬓秋霜而又怀揣梦想的人,
乘着岁月的长风,
再一次走进了阡陌的熟稔和乡音的温馨。
这一刻,我们期盼了很久,
也思念了很久。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子,
不是来吟唱
一首只有暮春才能听懂的挽歌。

而是
嗅着野花缕缕的芬芳,
听着葡萄拔节的声音,
吼着汉唐遗留的古调,
扣开了儿时记忆的大门。
那时,
我们把童年写进了给牛羊割草的清香里,
我们把稚嫩写进了牵马播种的无奈里,
我们把勇敢写进了渥洼池游泳时激起的浪花里,
我们把对知识的渴求写进了简陋的教室里。
然而,我们也不乏年少的冲动,
有人把调皮写进了桌面上一道道“三八线”的搞笑里,
有人把青涩的暗恋写进了纸条或无言的含羞,
也有人把好奇写进了给女生送花糖的故事……
后来啊,
生活如同常人难以琢磨的魔术师,
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变幻着角色。
可是,就在今日,
不管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种田人,
不管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不管是为了生存依然在忙碌奔泊的人,
不管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士,
不管是身在讲坛的教书先生,
不管是宦海沉浮的人,
还是搏击商海的富豪。
在杨花飞舞的时节,
我们带着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清纯、山一样的坚定、花一样的浪漫……

相聚在岁月残留的墩墩山上,
徜徉在三水沟的沙堤柳荫,
重温索靖挥毫的潇洒,
聆听弥陀寺的风铃诉说玄藏东归的传奇,
我们也仿佛看到汉武帝的天马从云中掠过
然而,不仅仅是长长的回忆,
此时的我们,
把苍天当作了帐幕,
把大地当作了凉席,
对着清爽的风互相把盏,
再一次喝出了唐风,
喝出了宋词,
喝出了陶渊明的那一份“悠然”,
也喝出了当代人的豪迈与自信!
我们不擅抚琴,
却喊出了《阳关三叠》的远思与悠扬。
我们不是诗人,
却把平平仄仄写进了万亩葡萄的甘甜,
我们不是电波,
却把阳关的雄浑与美丽传播得很远很远……

而现在,
我们已走完了人生旅程的一半或许还要长一点,
但我们依然如负重的扁担,
一头挑着孝道,
一头挑着孩子。
我们义无反顾,
尽管前行的路上还有难已预测的风雨,
但我们知道更多的是晴朗。
让我们在这欢聚的日子里,
忘记往日的阴霾,

多一些海的宽广,
多一些天的深邃,
多一些阳光的温暖,
把回忆当成闪光的珍珠,
把歌声当成开心的果实,
把祝福变成前行的马力。
走吧,
前方的路很近,也很远。
只要信念不变,
我们便会走出泥泞,走向坦途;
走出名利,走向平淡;
走向希望,走向更加完美的人生!

作者简介:刘志英,网名,树子,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敦煌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题记】“春吟旧曲添杯酒,我为阳关写首诗”2022年4月30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由敦煌市阳关镇、敦煌市文联主办,阳关博物馆、敦煌诗词楹联学会(拾风诗社)、敦煌拾风诗社承办,敦煌拾风传媒公司协办的“助力乡村振兴,谱写阳关新韵”采风活动于敦煌巿阳关镇举行。敦煌市文联、敦煌诗词楹联学会、拾风诗社会员和阳关镇人民政府机关干部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采风活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 早上九点在阳关大道入口处,与阳关镇机关干部联动开展了参与5A级大阳关景区创建环境整治提升、“我为乡村振兴加把劲”活动;举行了朗诵阳关诗词通关仪式、启动了“魅力青春活力跑,乡村振兴加速度”起跑仪式。接下来在阳关镇龙勒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参观了阳关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在西北最大的冷水鱼繁殖基地金博鱼养殖场,参观了金鳟鱼、虹鳟鱼、娃娃鱼繁、养殖过程,在天马的摇篮渥洼池又一次聆听了流传千古的天马故事,同时,在这里聆听了由阳关镇干部讲述的“6.13南湖事件”七烈士感人故事;在瀚海明珠--寿昌海水系,领略了塞外江南的美景;在历史古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昌城遗址和阳关遗址,体验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参观采风过程中,阳关镇党委书记吴慧霞女士全程陪同并介绍阳关镇葡萄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参观结束后,市文联专职副主席赵明先生在阳关镇机关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座谈交流会,敦煌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陈竹松介绍采风活动情况,同时为2021年新加入中华诗词学会的12名会员颁发了证书。座谈会结束后,刘正昆、雷雅寒、吴生文、杨平、丁永明、等书法家向阳关镇现场书写赠送了书法作品,文联各协会会员在阳关镇机关会议室开展才艺展示活动。
下午6点左右,在阳关景区参观后,采风活动在愉快、祥和、欢乐的气氛中拉下了帷幕。(诗词学会)
摄影:陈永卫、张森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