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馀云。”杨花是唐诗宋词中的常见意象,其色白,其身轻,淘气如顽童。文友李白粉老师笔下的杨絮又是如何呢?不妨一“读”为快!

晚上跳舞时,灯光的照耀下,杨絮沸沸扬扬,如冬天的鹅毛大雪。恍惚间,如回到了寒冬腊月,但明明穿着夏衣,跳出了一身汗。
睡觉时没有关卫生间门,一夜大风,第二天,卫生间里杨絮聚成了一团一团,如孩子们玩的白色橡皮泥。
阳光灿烂,骑车走在街上,杨絮扑面而来,蹭你的脸,迷你的眼,热情而豪爽,如不拘小节的老朋友。更有甚者,调皮地钻进你的鼻孔里,让你痒的不行,仰脸,打一个大大的喷嚏,然后莫名其妙地说:“谁想我了?”
这个季节,只要杨树多的地方,就会经历一场浩浩荡荡的“杨絮雨”,这场雨,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杨絮在空中飘飘荡荡,肆无忌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村子里种的最多的是槐树和桐树,由于村子里缺水,很少见到杨树。记得一个小伙伴家种了一株杨树,我们稀罕极了。总喜欢围着那棵又直又漂亮的杨树转圈,落下一片叶子,要拿来做书签。杨絮飘飞时,我们简直发了疯,几个人追一朵杨絮,一直追一直追,如玩一场很有趣的游戏。那时总幻想:“什么时候杨树多了,杨絮飘成雪该有多美。”
读高中时,校园里有很多高大的杨树,杨絮飞舞时,我们都在教室里读书,好像也没有小时候愿望实现时的欣喜与美好。那个吃过午饭的空隙,一高高瘦瘦的男生,蹲在地上,拿个打火机点燃聚成一条线的杨絮,火过之后,杨絮迅速消失,只留下一溜细细的小黑籽。那个男生很专注,似乎在做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我跟在他后面看,他回过头,冲我笑笑,然后把手中的打火机递给我:“来,试一下。”我笨拙地拿着打火机开始点燃杨絮,听着火过时轻微的啪啪声,无比解压。那个男生高考落榜后没有再复读,而是选择回家结婚生子。听说,他曾去石头场干很繁重的体力活,为了生活,吃了很多苦。
读大学时,偶遇一小片杨树林,每到杨絮飘飞的季节,总喜欢一个人跑到那片杨树林里,静静地坐一会,沐浴一场杨絮雨,让洁白的杨絮缓缓地亲吻自己。或者一个人在树林里跑来跑去,追逐着杨絮,也让杨絮随自己飞舞。

那次带父母出去玩,偶遇一个杨树很多的村子,地上飘落的杨絮厚的如下了一场雪。村庄很静,杨絮很白,母亲说:“哎呀,这要是雪该有多好,可以缓解一下旱情。”那个季节,多日没下雨了,地里的庄稼苗极度干渴。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极大,生活一地鸡毛。心情不好时,极度讨厌漫天杨絮的惊扰和挑逗,恨不得让这些杨树立刻从世界上消失。心情好时,会觉得这些杨絮无端可爱,她们沸沸扬扬的姿态,让你体验到青春的激情,享受到冬日大雪般的浪漫。
此刻,杨絮漫天飞舞,沸沸扬扬,轰轰烈烈!

作者简介:李白粉,白杨镇石垛街人,小学教师,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善于写作,有多部作品在《洛阳日报》及网络媒体刊登发表。

主播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