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66)
诗║李耀文
第三章~第四十五节
诸子百家人才倍出
百家争鸣各显其能
杂家~吕不韦


奇才吕不韦,河南濮阳生。
战国政治家,史上载其名。
本是富商贾,弃商而从政。
秦相十三载,开疆拓土功。
为秦统华夏,基础先奠定;
异人秦公子,做质于赵廷。
奇货乃可居,韦以钱女赠。
博得异人欢,又卖文后情。
异人立太子,仕途已铺平。
孝文王死后,大位异人承。
不韦封国相,文信侯号称。
蓝田十二县,不韦之禄奉;
庄襄王驾殁,赵政掌朝廷。❶
尊韦为仲父,摄政代祖龙。❷
始皇亲政后,不韦被免停。
受嫪毐牵连,罪过推不清。
全家流放蜀,饮鸩自杀终。
吕氏春秋著,史称杂家名。
注:❶❷庄襄王~即异人;赵政、祖龙~即赢政的别称。
吕不韦(?一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期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国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还乡,全家流放蜀国,途中饮鸩酒自尽。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