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口之父
——深圳影像志/蛇口之父之三
作者 陈昌华 朗诵 单重建
音乐设计 铁马豪歌 制作 一方文化
一提起蛇口
一提起深圳
就会想起杀出
那条血路来的尖兵
一谈论改革
一谈论开放
就会想起先行先试的
又一位老人

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
那是东方欲晓的黎明
这位刚刚出山的老人
在中南海临危受命
他要啃下一块
从没啃过的硬骨头
他要打赢一场
从没打过的经济战争

蛇口有幸,开山炮声
炸醒了沉寂的岁月
深圳有幸,改革试验
打开了封闭的国门
平安有幸,金融大鳄
在这个摇篮应运而生
招行有幸,因您而变
在这块沃土落地生根

更有百年招商那艘航母
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舰群
更有工业区那棵大树
生长为一片茂密的森林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一句风靡大江南北的口号
刺激了多少国人的神经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捍卫你表达的权利
一次力挽狂澜的表态
让一场争论风平浪静

投票直选干部,摘掉了
官员终身制的乌纱
地方喉舌的公开批评
竟对一把手指名道姓
一段段佳话,彰显出
蛇口之父多么宽广的胸怀
一滴滴水珠,映照出
改革试管多么透明的环境

即使用今天的标准衡量
它们的意义也远远
超出了事件本身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审视
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行
也很难一锤定音
许多至今都没解决的难题
30多年前就被
这位老人搞定摆平
在那谈虎色变的年代
有太多的禁区和禁令
如今司空见惯的一切
当初都是严禁通行
一路走来,这位老人
曾被泼过多少脏水
可以想象,这位老人
曾经付出多大牺牲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我不趟雷阵谁趟雷阵
老人几乎凭借一己之力
扛起了那个年代
赋予的重任
好在,倒洗澡水
没把婴儿一起倒掉
幸亏,关键时刻
总有中南海最后的支撑
老人带领着蛇口
在从未停止的争议声中
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民心自有公论
历史也已定论
在深圳排头兵的行列里
他理应排在第一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苍穹中
他无疑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眼看着深圳驶入快车道
眼看着蛇口长大成人
老人笑了,笑得
那么开心,那么欣慰
老人累了,一辈子
为国为民操不完的心
老人走了,永远闭上了
那双充满智慧和深情的眼睛

公元2016年1月31日凌晨
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时间定格在了99年的永恒
但每个蛇口人每个深圳人
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总觉得他还在注视着
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
确确实实,他早已成为
这座城市的标志和化身
是的,这位老人从未离队
他还走在我们这支队伍的最前面
还在和他的蛇口他的深圳
他的祖国一起
风雨同舟,一路前行
2016年6月16日

【作者简介】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主播简介】单重建, 威海人 硕士 。78-89年央企文工团主持人(话剧、相声、配音演员)。87年获湖南省广播电视大赛优秀奖 ,88年湖南省首届企业大型文艺汇演特邀节目主持人 ,1997年获深圳市演讲大赛冠军(一等奖),2019年获全悦全国朗诵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全工委“青艺杯”首届线上朗诵比赛第1名(一等奖 ),全工委播音与主持专业语言教师资格 ,中华文化促进会播主委青少年播音主持测评师 深圳阅读会主席,炎黄文学社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