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第一情(上)
我与母亲
我与母亲的情缘只维系了17年。母亲在三十多年前病故于癌症。17岁花朵一样的年龄,痛失母爱,家中的姐姐、妹妹、弟弟和父亲,我们多年相依为命。如今我们姊妹四个都已人到中年,成家过日子,父亲健在。
在与家人和亲属聊家常时,常听说,萌娃时的我,总是粘着妈妈,缠绵在妈妈的怀抱里。如果妈妈想做家务,让邻居或者家人抱一抱我时,我便哇哇大哭个不停,都说我是个“闹人精”。

等我再大一些,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背着书包,屋里屋外的喊妈妈,直到见到妈妈,才安心坐在妈妈身边写作业。再等到上初中时,每天写完各科作业,便是习惯性的坐在妈妈身边,看着妈妈慈祥美丽的面容,那时候的我,总是很自信的觉得,母亲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子。
母亲与人为善,勤劳质朴,心灵手巧,敬老济贫。俏丽温婉的女子,窈窕的身材,利落大方的短发,笑靥如花的面容透着智慧精明干练,是故乡那片土地上小有名气的裁缝。尽管那时我还小,但是我清晰记得,在那个物质和经济都很匮乏的年代,母亲能坚持几十年义务为当地父老乡亲裁剪缝制衣服,坐在缝纫机旁缝缝补补,忙碌到深夜,眼睛布满了血丝是经常的事。母亲为人处事的大格局,在故乡的邻里乡亲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耳濡目染,在母亲耐心细致的引导下,我从开始盯扣子,芊裤脚,熨衣服,干各种家务活,一点一滴做起,日久天长,在母亲言传身教中逐一领会,不断实践,终成熟手。
天有不测风云。在母亲48岁那年,身体不舒服一个时期,到医院检查出癌症过后的五个月,便撒手人寰。母亲的离世,使我们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没有妈妈的孩子,心海沧桑!艰辛生活的磨砺,并没有压垮一颗不服输的心!我和姐姐过早的承担起家庭重担,洗衣,做饭,操持各种家务,既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面食,又能烹饪出各种美味的菜肴,还会织各种毛衣,毛裤等等。我们姊妹四个和爸爸共同为家庭支撑起一片蓝蓝的天!

在失去母亲的岁岁年年中,在生活最为艰难时,才深刻感受到,当时天天缠绵在妈妈身边,吃她做的饭,穿她缝制的衣服,天天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莫大的幸福!可是那时候年纪小,还不懂母爱的真正涵义。直到我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在人生的路途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经历了很多世事沉浮,才深深懂得,母亲不仅仅养育了我们,母爱更是一所爱的学校,用她博大无私胸襟,点点滴滴的融入孩子的成长思维里。她的爱,是高山流水,滋润着广博的大地。
现如今,在我每年故地重游时,妈妈生前的许多好朋友都在讲述妈妈生前那些闪亮的故事。在津津乐道讲述怀念母亲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拥抱着我亲情诉说:丽子姑娘的相貌,身材,尤其是与人为善的品性,都是你妈妈的复制品。
在我为人妻为人母,尤其是生育女儿时,在产床前痛苦的亲身经历时,在月子里难熬的日日夜夜时,在照顾襁褓中女儿无助时,我是多么的想念妈妈!并且深深感到,母亲当年生育我们姊妹四个时,含辛茹苦过日子,拉扯我们长大,种种的艰辛。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让我深刻体会!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在母亲离世的三十多载的沧桑岁月里,我走遍千山万水,却走不出乡愁,更走不出对母亲切切的思念。我曾无数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奔赴安放母亲灵魂的青山绿水间,长跪不起。添上一把故乡的泥土,寄托哀思,如泣如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母亲节是五月的某一天,可是母爱却是浸润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我站在母亲的墓碑前,在时光的两边,一边是慈爱的面容,一边是思亲的游子。一边是苍老的身影,一边是风尘仆仆的归人。一边是怜爱和唠叨,一边是洒泪感怀苦乐参半的人生。而今,我走过母亲走过的路,尝过她尝过的苦,岁月一点点拼接出记忆的光影和画面,于是我终于看见母性光辉背影纤纤细细的起起伏伏,我与母亲的光阴寸寸老去。时光的剪影留下一个凝固不变的爱的塑像。她暖暖的爱意,无时不刻都在我的周身流淌。与我的成长融为一体,我至亲至爱的亲人,我的母亲,一直都在,一直都在……
——丽子创作于2022年五月初

个人简介:
徐丽,笔名,北方二丫,北方的云。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朗读者》读书会创办人,《心象学》学科领域好声音诵读第一人。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总通讯员。现任《北恒之声》文化平台主编、《若曦文萃》栏目主编。《幽兰飘香》等多家有声艺术平台在线作家、诗人、主播。2020年获得《幽兰飘香》有声艺术平台特殊贡献奖。同年获得《北大荒读书耕会》文学创作优秀奖。2021年,两部徐丽文集《生命中那些流淌的故事》《林海雪原往事》(106篇文章,记录林海雪原往事的作品文集)捐赠给海林图书馆。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省级、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主编:林海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