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的味道
文/徐建华(天津)
在文化人的笔墨中,经常爱写一句话:妈妈的味道。
然而,丈母娘的味道这句话,我深藏很久,体会最深。就是不敢大胆地写出来,害怕有人挑刺,说三道四(善意的)。今天,老婆(六十而过,叫着亲切)忙里找事,说是去蒸馍,我劝她,疫情当前,歇一歇比什么都好,可她很固执,坚持自已的想法。我也毫无办法,只得随她辛苦去。
不过,我对她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蒸馍时别忘了蒸碗辣子。她一听,发着“微”火说“看把你嘴谗的”。
说起了蒸辣子,让我嘴角都流下了口水,又让我勾起对过去的回忆。这是个美好的回忆,回忆中,我想起了丈母娘。
丈母娘是个乡下女人,一辈子勤劳善良,含辛茹苦抚养着三个儿女。在那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年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就在那个时期,我和她的女儿(现在的老婆)处对象,由于咱追着人家,就难免在周未追到她家。当时,她妈妈是个不爱言传(言语)的人,每当我的前脚踏进门槛,她妈不声不响地出了家门。不一会,她回来了,用胸前的裙袂子裹着几个鸡蛋,一把挂面,在伙房里忙活起来。
一会儿,她妈喊叫着我们去吃饭,坐在院里枣树下的小桌旁,她妈,不对,应该称丈母娘了,给我端上来一碗荷包蛋煮挂面,上面飘着厚厚一层油花,丈母娘亲自给我调上醋和辣子,说了声“趁热吃”。我望着碗里的一丝丝挂面,数了数,好像有五六个鸡蛋。香喷喷的!
我吃着丈母娘的荷包蛋挂面,她的弟妹傻傻地瞅着我,投来仇视的目光,眼泪差点掉下来。在回城的路上,我对她说“你妈做的鸡蛋挂面真香”,她苦笑一声对我说:家里好几天都断了油面,那是妈妈从邻家借的。
说着无心,听者留意了。后来,当我又一次次去追到她家的时候,我就对丈母娘说“婶(对丈母娘最初的称呼),我不饿,你别做饭了”。就在这一次,丈母娘发火了,狠狠地骂过儿女“人家娃,几十里路,追到咱家,不吃饭咋行”。骂归骂,说归说,我还是追着她。
又有那么一天,我真的追来了,脚刚跨进门,就闻到一股馍香的味道。当时,小麦刚刚收过,各家各户都有白面吃。娃们闹着要吃白面馍,妈妈就给他们蒸着。这里有个风俗,由于当时物资匮乏,农村人吃肉吃菜少的可怜,就喜欢蒸辣子面吃。
蒸辣子面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取少量干辣子面,加入少许面粉和蒜辦,香菜之类的,放在蒸馍里一同蒸,等馍蒸熟后就着蒸好的辣子吃,真香!
丈母娘蒸着馍,娃们围着锅台转,急着等吃。不一会,馍蒸熟了,辣子也蒸好了,丈母娘特意招呼我“委屈娃了,先垫个嘴,等会我给你煮鸡蛋”。说实在的,这一次,我虽没有吃到鸡蛋挂面,但我也没有受到委屈,我一下吃了两个软蒸馍,吃光了碗里的蒸辣子,真的很香,很香!
后来,我和她结婚了,丈母娘随着我们也住进了城里,渐渐地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改过口,将丈母娘喊着妈妈。
我是她的女婿,也是她的儿子。我似丈母娘如亲妈妈对待,丈母娘对我如亲儿子,甚至比亲儿子还亲。当我下班回家,喊她一声妈的时候,她总是乐哈哈地笑着,并迅速走进伙房,给我做香喷喷的油泼面,大肉包子,饺子。时不时又来上一碗鸡蛋挂面,上面的油花飘的更厚了,鸡蛋更多了,有时还拌上她烂的猪肉臊子。隔三差四的又要蒸馍吃,丈母娘永远没有忘记我喜欢吃的蒸辣子。在她的碗里,油多了,又添上了新的调料,味儿更浓了,吃在嘴里,味道更香了。
一碗鸡蛋挂面,一碗蒸辣子,浓浓的香味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这是对丈母娘的记忆,这是丈母娘的味道,这也是妈妈的味道!

作家诗人简介:
徐建华,笔名,圣华,工程师,本人系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讲师,全国各平台发表作品百余篇,本人写作的作品获2021年春晚诗歌大奖赛特等奖,现任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紫罗兰文学社国学为督,获得2121年作者文学建党百年诗歌大赛一等奖,2021年中国文艺术家鲁迅杯大赛三等奖,中国爱情诗刋在线诗人,幽雅阁文学特约诗人,紫罗兰文学社诗人,华豫文学社诗人,诗心斋文学社诗人,齐鲁风诗社诗人,作家文学诗人。宁古塔作家签约诗人。黑龙江省宁安市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