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平顶山讯:(记者刘景标) 五一劳动节过后,平顶山市花月季花还在怒放中盛开,人们来不及到湿地公园参观游玩。5月6日下午,鹰城大地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全市进入静态管理下的城市静默状态。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停止办公,下沉社区就地转为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平顶山市卫东区军促会的会员们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的领导下主动请战,同样下沉社区,不分白天和黑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穿上迷彩服,戴上红袖章,拿起小喇叭,扛起军促会的会旗,投身到抗疫一线中,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抗疫勇士和鹰城卫士。
危急关头,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用一个个凝心聚力的自我力量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一、叫得响:站好东苑社区疫情防控岗
卫东区军促会办公所在地是东安路办事处,在疫情发生后,军促会会长陈利伟立即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范伟锋请战,要求给予分配急难险重的防控任务,在得到有关领导批准后,就把东安路办事处所在地的建东小区——卫东区最大的居民区东苑社区交给卫东区军促会管理,要求他们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实施全方位的交通出行人员管控。
接到命令后,军促会会长陈利伟在工作群里发出应征队员号令,一下午时间由20多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应召而起,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值班四个小时,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轮流值守,军促会队员的迷彩装成为建东小区一道流动的防控巡逻风景线,为社区居民严格遵循落实“足不出区人不聚集”的防疫政策保驾护航。
几天的工作下来,由于管控严密,成效显著,口碑叫响全市,同时也受到市军分区领导王冀司令员和市军促会领导陈晓明会长的亲切关注和慰问。 卫东区区委书记张伟在陪同市级领导视察卫东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时自豪地说,我们区有退役军人志愿者团队,这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中保证能完成任务。
二、 冲得上:临危受命成立应急救援突击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复杂严峻,我市阳性病例不断上升,新华区处于疫情蔓延甚至破防的攻坚阶段,其他主城区密接和次密接人数不断上涨,卫东区转运密接和次密接者到指定隔离点任务量相应增大。由于医护人员人手有限,如何接收并转运这14天的隔离人员又成为一个难题。
这份任务还交给经受过考验的区退役军人组织,卫东区防疫指挥部领导又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范伟锋。范伟锋马上和正在防控一线值班忙碌的军促会会长陈利伟取得了联系,商定立即决定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突击队,全天候吃住在区委党校设立的隔离点,24小时随时待命,接收和转运这些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到指定区域进行封闭隔离。
关键时期怎么办?若接受命令?会长陈利伟就要亲自带队冲上!而家中还有个快要临产的妻子需要有人照管。如果不接受命令,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期望就会在这次疫情大考面前有所缺失,卫东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线就会在这次疫情蔓延中因出现缺口而泛滥。
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大考面前一定要冲得上!疫情不等人,我先上大家跟我来!军旅生涯锤炼下的退伍老兵陈利伟在战前动员会上发出号令,秘书长赵山峰,理事陈长英、王京杰,会员毛云雷、张更臣、陈二峰、仝武阳等随即响应,八人小组应急救援突击队员迅速集结完毕,并于5月10日晚上9点前奔赴到指定地点紧急待命。当晚他们就投入战斗,转运本区密接和次密接人员接受隔离后,忙了一夜也未合上眼。也不知是因为接受新任务的艰辛忘了疲倦,还是完成任务后的兴奋而毫无睡意,陈利伟在早上发朋友圈说,卫东区军促会应急救援队从昨晚临危受命到今晨不辱使命,迷彩兵变身美大白!这群逆行者这次接受任务没白来!一天内点赞和问候挤满了他的朋友圈。
竖一杆鲜艳的会旗,成就一个有为的组织。选一名优秀的班长,带动一个实干的团队。卫东区军促会是一个团结的队伍,一股向上的力量。他们在这次疫情考验面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前方有会长陈利伟带领冲上防控一线,后方有常务副会长谭和瑞、副会长宋小臣等一批优秀会员搞好支援。而且还有市军促会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送去关怀和温暖,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无往而不胜。
“疫情不退我不退,日夜奋战不怕累。卫东区军促会全体会员凝聚抗疫的力量,彰显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成效,将再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副满意的答卷。”卫东区军促会会长陈利伟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