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役军人居家随笔
◎平常心
以前经常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来安慰自己要珍惜当下,可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也成为暴风雨的中心。今年不顺,祸不单行!春节前,去杭州和家人团聚,因疫情被封控在杭州家20多天。春节后,回西宁上班,被要求居家隔离了7天。
4月13日,我所居住的西宁市城西区部队馨宁小区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例,我又被封控隔离了14天。4月30日解封,再居家隔离7天即可上班。刚好到了五一节,在居家渡过了一个漫长的5天。正准备上班呢,没有想到5月6日城西区又有新情况。接到通知,全员核酸检测并实行静态管理,3天不准出大门。3天还没有熬完,又接到通知:西宁市开始全域实行静态管理,解除时间另行通知。
“五一”劳动节过后,鬼魅的疫情又一次扑来,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刚刚因疫情平息而度过一个祥和节日的民众,再次陡然紧张了起来。
今天,西宁市又新增15例阳性,全省达到158例。
每天无聊的时候,我时不时通过微信视频看看远在杭州的小孙子。2022年2月22日(正月22日、星期二)是我的生日,孙子为了与爷爷一起过生日,迫不急待地在杭州提前出生了。千年难遇吉祥日子和出乎意外的巧合,让我特别激动。一天同遇9个2,是五千多年来最有“爱”的幸福喜庆日子,好事成双,我高兴得热泪盈眶。可是因为疫情,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杭州抱抱我那可爱的小孙子。
噩梦般的四月,中国同时出现了三支排队的奇观:北京人在大型商超排队囤货,千万名观众排着队跟刘畊宏跳《本草纲目》,还有四千多家企业“排队”下跌,上证指数历史性跌破3000点。有人调侃说,正所谓应跌尽跌,坚持账户动态清零,与3000点长期共存。
以前经常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来安慰自己要珍惜当下,可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也成为暴风雨的中心。4月13日,早上醒来就见业主群里,有人说小区门口被封了。原以为西宁城东区的疫情离我们很远,却突然来到了家门口。4月12日刚刚做过第一轮全员核酸,半夜警车就堵住了小区门口。有人就发来照片告诉我,我居住的19号楼房被封控了。根本没想到,我们楼里有阳性!
天上掉锤子,猝不及防,这锤子就砸到了自己的房顶上,砸得我心惊肉跳,一刹那间,全懵了,不知所措。从此以后,每天有两个“全副武装”的“大白”上门做核酸。对于处在重灾区的我们,采用的是鼻咽双采。以前我们熟悉的是咽拭子采集,如今加了鼻拭子,的确有些不适。虽然没有群里其他人说的被捅出鼻血的感觉,不过那传导到天灵盖的滋味真是无法形容。
在这期间,我担心的是刚刚入睡又被敲门声惊醒,更担心的是来电话“下楼、乘车”。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使我欣慰的是政府配发的蔬菜隔三差五就送到门口,有新鲜的蒜苔、茄子、菜瓜、西红柿、葱、姜、蒜,还有一袋子肉。大家在微信群里,纷纷感谢政府,感谢参加抗疫的工作人员。
小区群里征集志愿者,我在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能胜任工作之后,正准备报名时,发现我们单元的志愿者已经满员了。馨宁小区里居住的退役军人多、党员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在暂时缺乏防护物资的条件下,做志愿者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我由衷地给他们点赞。
馨宁小区有19栋楼,1000多住户。这么大的小区,突发状况层出不穷。有孩子突然被狗咬了的,有老人高血压加重需要就医的,有家里突然漏水的,有家里突然停电的……在平时,这些都是小事儿,而如今整个小区成了管控区,被封控在家的人们束手无策。好在,有无私奉献的退役军人志愿者,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平日素不相识的邻居们,如今都团结起来一条心,遵守着“不见面、不接触”的原则互通有无,有医生在帮人诊治,也有人送出别人急需的药。此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如今我们就是一家人,不说相亲相爱,但却患难与共。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忠诚担当、克难攻坚,默默无闻可敬可爱的青藏兵站部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们》,发表在“青藏线”公众号和其他新闻媒体上。他们认真地做着一件件“小事”,成为奋战一线的“战疫先锋”、服务业主的“贴心管家”,受得了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和业主们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不知不觉中,孤苦伶仃的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已经30多天了。因为在部队养成的习惯,每日按时起床,叠被铺床,打扫卫生。待在家里的这么多天,主要就两件事,居家办公、核酸采样。作为青海省物业管理协会党支部书记的我,每天还要整理各会员单位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非常感人典型先进事迹,还要在微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转发物业企业先进做法及特殊典型代表,写汇报、写总结,为抗击疫情做着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截止今天我自己采写文章10余篇,转发文章150多篇。
闲暇时,也看看电视,追追剧情;看看手机,玩玩抖音。因为五一之后的这波疫情,在我们小区尚未发现阳性病例,所以还可以在院子里“闲庭信步”、赏花弄草。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到山野去看看“山花烂漫”。
说实在的,这么多天的居家生活,我也焦虑过、急躁过,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可能是“懒”造成的。于是就想看看书,让自己心静下来,可是效果不佳——心绪更乱了。
居家隔离期间,最让我感动是我的好邻居。我的邻居是一对从部队退休下的老职工,以前在部队22医院当过炊事班长,给给首长做过饭,烹调技术可是非常好。当他们得知我是“单身汉”,又不太会做饭之后,就隔三差五地给我送馒头、饺子、包子,挂在我家门把上。这次静态管理比上次的封控自由多了。他们还叫我到他们家吃饭,陪我喝酒聊天。他们都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却为操心饮食,让我非常感动。正如古人所言: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疫情结束之后,我一定会加倍工作,报答党和政府,报答这对心地善良的东北老夫妻!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联防联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期。青海千余家物业企业5万多全体物业人逆风而行,仍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在家里隔离一个多月了,什么时间解封,作为一名军人,我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各项防疫措施,持续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科学佩戴口罩、测温验码等防控要求,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到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做到足不出户。我真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投入到工作中去,早日到山野去看看“山花烂漫”。早日去杭州抱抱我那可爱漂亮的小孙子。
真可谓;
疫情封控在家
心情糟透如麻
居家如旧办公
偶弄文章书法
烹调烧饭炒菜
手感面条可口
两菜一汤方可
消毒两杯小酒
只盼疫情早去
还我家国太平
作者简介:1968年生,1986年11月入伍,河南南阳人。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近年来,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约50万字。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报告文学集》。10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被全国数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撰稿人。现为现任青海省物业管理协会党支部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