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组尘封了42年的老照片
文/龙茂泉
5月12日,武汉俞善平战友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组4张黑白老照片,看到这些已经褪色的照片,我认真翻阅了在部队时的日记,才让我回忆起这是42年前的1980年8月1日我们受部队派遣赴武汉出差在东湖的合影,这是老战友送给我的迟来的惊喜。
在当时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有机会照上一组黑白相片也是一种奢侈,但对于出生大城市武汉的城市兵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这个大山里出来的农村兵也算是搭上了俞善平老战友的洪福。
我还在微信里埋怨老战友怎么隔了四十多年才发给我,早发来这组合影照还可以编入我所编著的《终生难忘战友情》画册里面去。因为我们九连战友从2017年10月在湖北咸宁举行首次战友联谊会后,已分别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湖北宜昌、河南开封连续举办了第二、三次联谊会,我和俞善平战友都是三次联谊会的参与者,应该说,我们在分别37年后第一次在咸宁重逢,当时那种久别重逢的战友情溢于言表。俞战友解释说,他在整理原来所收藏的老照片时才发现这些合影照的,他似乎记不清楚了我们同时从部队到武汉出差的事了,所以及时将照片发给我。“好记性赶不上烂笔头”,我从到部队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我日记本里记录着这次被派往武汉公干的情况。
昨日中午我在朋友圈里晒了这组老照片,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点赞与评论,一位叫“青桔桔儿”的美女说“太珍贵了!比捡到金子更甚欢喜。”;一位叫“向老大”的网友赋诗感怀:“时光已逝不重来,岁月难留别悠哉,四十二年须臾过,情景画面难释怀。”这些网友们的众多评论正代表着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看着这些已在发黄的黑白老照片,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当年血气方刚的军旅生涯,我是1976年2月从鄂西山区应征入伍的,在原坦克十一师装甲步兵团九连当了一年的新兵,下半年就被派往团卫生队学习了三个月卫生员,第二年我就到了连部在老卫生员手中接过卫生员的接力棒,这时从武汉下乡到襄阳,又从襄阳应征入伍的俞善平分到我们连队,从此我们开始结识,虽然我在连部他在战斗班,平时接触较少,但他从到部队就是连队文艺骨干,不仅小伙子帅气,军事技能样样优秀,很快当了班长,第三年下半年就提升为九连二排长。自然而然地我们之间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更深的了解。
俞善平与作者1980.08.01.:合影于武汉东湖
80年初,我从连部下到七班当班长,并代理半年三排排长职责(此前79年7月因提干遭遇在军用农场意外失火的变故),这样我有幸与俞善平战友同时被派往他的老家出差,才有了这次难得的东湖合影。在我们当兵的那个年月,一个战士每天只有八毛七分钱的伙食费标准,照相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有时为了给家里父母寄上一张照片还要在节假日请假去几公里外的镇上照相馆,还得从牙缝里省下照相的费用开支。所以,在武汉岀差与二排长俞善平在东湖的合影才显得尤为珍贵。
后来,我于80年12月15日离开部队,退伍回到老家农村,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我与俞排长就断了联系。
2017年10月,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九连由郭彦来战友牵头组建了九连战友交流微信群,由热心战友周义春、黄仁悌、钱立刚等人精心策划组织于10月13--15日在湖北咸宁举办了九连首届战友联谊会。分别数十年的九连120余名新老战友相聚美丽的桂花之乡共话几十年离别的思念和深深地战友情谊。
战友,让思念生出美丽;相聚,让心灵有了皈依!如果把战友久别重逢的愉悦解读为春的和煦,那思念战友的情感积淀就不是一个孕育可以归纳!军营里共同经历的韵味,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诵读。大病初愈的我带着瘦弱的身躯虽初次参会,由于精神不济,很少与老战友们单独留影。直到相聚宜昌、开封后,才弥补与众多感情深、关系好的战友相互合影留念的遗憾。与俞善平战友亦是这样,可我对他的才能及人品更是佩服,每次聚会他不仅用灿烂的笑容与每个战友和蔼可亲,更是用他擅长的歌唱给大家带来欢乐,以主人公的姿态与战友们攀酒,把聚会的氛围涂染得韵律十足。
一个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对方认识你多年后,仍喜欢和你在一起。也不是你瞬间吸引了对方的目光;而是对方熟悉你以后,依然欣赏你。更不是初次见面后,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历尽沧桑后,由衷倾诉说:认识你真好!虽然彼此不能经常见面,可是对方的善言善行,却一直在心间。俞善平老战友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互相不惊不扰,微信问候却一直陪同。最深沉的战友情总是无声和平淡。可我们心里,始终保留着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战友是什么?没有当过兵的人根本搞不懂!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曾经相遇在同一个地点、在同一个军营、在同一个战壕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生死与共的兄弟。战友就是回忆无穷的一种牵挂、一种记忆、一种情缘、一种回味的感叹。
其实,战友就是战友,一旦成了战友,就是永远的战友。可是,在部队时有的天天见面,并没人相互称呼战友,虽然在部队有的也不曾相识,但是退伍、转业以后,我们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友。战友,是个抽象的名词,是精神上的血亲,融入了生命的名字,要比每个人的名字更重要,更温馨、更具魅力。
2019.10.19.俞善平与作者合影于宜昌
我与善平战友在部队只有短短的四年相处,我比他早当一年兵,但他晚我好多年才转业回武汉。我退伍一别就是37年后才重逢,虽然巴东、武汉相距仅几百公里,年轻时都在为生活与理想打拼,彼此根本没有精力去打听战友的信息,正因为是战友,无论分别多久,相距多远,距离永远阻隔不断战友情谊。
距离,让思念生出美丽;懂得,让心灵有了皈依。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战友之间,有你暖暖的住在心底。有缘在军营相识真好,多年以后,相互一回头,你我都还在情感的两头守候。我就喜欢这么一种战友情: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浓烈,不是那么甘甜,也不是那么时时刻刻,甚至有时候会用一年、十年、半个世纪去给它计时,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长。若悲伤有人分担,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若孤单有人陪伴,又何时何处不是心暖、心安。人生若有一群铁杆战友,无话不谈,不离不弃,可谓幸运……
战友间最美的懂得,就是,你来,正好我在。共度一段指尖葱茏的时光。美好的战友相聚如途中的一抹光,照亮一个人的生活,这份懂得,甚至能点燃了一个人的生命。灯火阑珊处,总有一些执念,诉说着一往情深,战友的深情,今天战友的一往,或许就是多年以后的那一抹相思,那也是生命中,最惊艳的一笔。时光是最好的记录者,收藏着战友聚会时的花瓣和暗香,芬芳着如烟的过往。战友的笑容,如春风十里,妥贴在那些唇红齿白的光阴里,那些用柔情似水中的诗句,婉约了经年的一首歌。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中便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仿佛昨日还是积雪层层的酷冬,今天已是烈日炙烤的炎夏。时光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勤值历。让我们彼此珍惜几十年的战友情缘,把珍贵老照片收藏在电脑里,把深厚的情谊珍藏在心底,把美好的过去当作回忆,好好保重身体,期待来日再相聚……

作者简介:龍茂泉,男,土家族,50年代末出生,中共党员,法院退休干部,湖北省恩施州作协会员,《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法院志书编纂人、政府新闻奖、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章获得者。退休后专司《峡江布衣》公众号,以老拙之笔抒写夕阳心语,感悟生活之美好!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