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草滩”纪事
早间醒来,浏览收藏夹。翻到作家赵韬的《消失的安乐》一文,因情生爱,又重温了一遍。该篇为赵韬三年前发在《岐山作家》“根在岐山”征文,序号为131的一篇散文佳作,标注为《岐山作家总第1186期》。
接着浏览网页搜索赵韬条目,果然有惊世动态:“陕西作家赵韬昨发声明退出省作家协会”后附赵韬本人声明,赵韬本人微博“翱翔蓝天雄鹰头像”加“赵韬宝鸡”后写道:敬告各位好友及我的读者:自即日起,中国公民赵韬因故退出陕西省作家协会。落款:赵韬,
2022年1月10日于宝鸡。后附新闻平台标注:“曾出版多部长篇小说的陕西实力派作家赵韬,昨日晚八点三十分左右发表声明,宣布即日起退出陕西省作家协会。赵韬自16岁开始文学创作。上世纪80年起,先后发表纪实文学《一个工人的葬礼》、《痛苦的光辉》、《农民不会忘记》,短篇小说《梦魇》,长诗《О型血的马》;出版有文学作品集《О型血的马》。70万字的大型当代商战小说《白岸》出版后,被读者誉为‘当代企业生存商战的教科书’,‘民间视野下新时期创业史’,省内外多家报纸、广播连续连播,一度同路遥《平凡的世界》并誉。2007年荣获宝鸡市委市政府三年文学创作规划一等奖”。2020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荒岛》。

《宝鸡新闻网》曾于2020年8月《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专题报道:“近日,宝鸡作家赵韬创作的长篇小说《荒岛》,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继小说《白岸》引发广泛关注之后,时隔十五年的又一力作”。《延河》原主编、福建仰恩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家徐岳说:“赵韬是一个天生的现代派作家。他从关中西府水草滩的《梦魇》中醒来,骑上《О型血的马》,上了《白岸》,最终发现了《荒岛》”。

赵韬曾自负地说过:“我的作品目前还不被一些人认可,但我敢肯定地说,一百年甚至一百年以后才能体现她的价值”!
赵韬乃岐山安乐胡新人,胡新和笔者祖居的眉县上庙仅一渠之隔。此渠就是非常有名的孔公渠,当地人称之为界渠,是标记眉县与岐山区域分界的一条普通乡村灌溉渠。渠首位于褒斜故道北首的秦岭斜峪关口的石头河,往北经岐眉两县的常家庄、新军营、胡家营、陈发寨、槐树湾、杨千户寨、马鞍山,至第五村北汇入渭河,全长24华里,灌溉粮田万余亩。小时候,村里的七年制学校就在界渠东侧,而界渠以西就是胡新大队。胡新大队属于岐山安乐公社,临近的适龄儿童,也都跨过界渠来我们村学校和我们一起读书。界渠两边世代嫁娶走动频繁,大家就都有了一些异县异域的发小和亲朋好友。一如我依然记忆犹新的胡新同学李福全、王秋善、李青彦、杨腊香、邵彩凤等等。尤其曾多年同桌的的李青彦,个子年龄都大我不少,我靠墙,她在外,出出进进对我照顾有加,据说后来嫁到了槐树湾;李福全、邵彩凤成人后我们也互有交集;那时名气很响的吴长科,是胡新书记之子,后来学有所成,作到了西安医科大学纪委书记,前些年我们也有过私人联系;还有李青彦的哥哥李海娃,喜欢打架,经常和同学因故斗殴,打得头破血流等等。赵韬的家也在界渠西沿,却属相对偏北的陈发寨自然村,和我的大伯家为邻。赵韬还和后来当兵退伍后作了老师的我的二堂哥耀来为同岁的发小,一起在就近的安乐镇小学同班上的小学。

赵韬是一位非常聪明勤奋的作家。上世纪8、90年代,赵韬在位于北山深处的麟游制药厂负责宣传教育,担任宣教部长兼厂报主编。
当时的药厂聘任了有名的岐山制药厂的技术厂长廖志军担任厂长,很快就使得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焕发了生机,名副其实地支撑起了全县财税的半壁江山。当时岐山麟游的年轻人里,谁能有幸成为麟游制药厂的一名工人,那可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荣耀。
老三届的廖志军思路敏捷,胆识过人。他从赤脚医生干起,白手起家,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创办起了安乐制药厂(岐山制药厂前身)。在此期间,他以技术先行,亲力亲为钻研秦岭本土药材与医药学理论,利用自己多年从医的丰厚阅历,潜心研制开发出了“抗病毒注射液”、“消疣灵”针剂、“止咳桃花散”、“抗老健身口服液”等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疗效卓越的中药制剂,一时间声名鹊起,被《国家药典》收录。廖志军在医药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突出业绩,先后得到了习.勋、李瑞环等领导同志的关注、肯定、接见和亲切鼓励。

廖志军是一位颇具情怀的企业家。自到任麟游制药厂,他便着眼于优越的本土文化元素,结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提出了文化兴企的全新经营理念。隋唐两代,隋炀帝、李世民均在此建有避暑行宫,谓之“九成宫”。名扬天下的廉鉴名篇兼书法首贴《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碑》,就坐落在药厂对面一箭之地的九成宫遗址之上。这些元素兼顾了健康、廉政与书法诸多文化内涵。在廖志军的倡导下,由赵韬主导创办了《麟游药厂报》。赵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把这份小报办得文采飞扬,声情并茂,受到了药厂职工们的特别青睐。与此同时,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赵韬充分研判药企发展理念与经营布局,融入了产品宣介、健康养生以及人文引导教培等思路,使得小报纸蕴含大情怀,很多老员工至今记忆犹新。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我因为一些个人关系,也与麟游制药厂有了一些人员来往,时常远道而来,又匆匆而去。尽管和赵韬没有过正面接触,但也不时擦肩而过,他的一些状况自然也时有风闻。
此后,麟游药厂历经坎坷,浮沉飘摇,又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胜景不再。
记得10年前的2012年,我回宝鸡探望妻兄廖志军(我称其大哥)。当时的他已退休赋闲,但精神尚佳。大哥特意安排侄子大兵并全家,陪着我从渭河以北的经二路过了河到青铜路的“艳阳天”品尝西府特色小吃。餐毕返回家中,闲谈之余就踱进了客厅近便他宽敞的个人书房。书房一角书橱上医药类书籍居多,其中一本厚实的天蓝色的图书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便是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赵韬撰写的长篇小说《白岸》。这时和我聊着天的大哥随之跟了进来,见我翻看那本书,就对我说:“这本书是赵韬写的,送给你吧”。我暗自欣喜,向大哥表示谢意后,便捧着这部沉甸甸的皇皇巨著回到客厅里的沙发上,并仔细翻看起来。80万言的部头已极少见到,封面蓝天波涛背景上,由著名文化大家余秋雨先生手书的白色竖排行书体“白岸”两个大字的书名,力透纸背,苍劲古朴,占据了封面近乎大半的空间。右上角“余秋雨题”四个字蝇头落款清秀老到,押着精致得体的朱红篆体方印。左下偏中是竖排的“赵韬著”三个白色黑体小字,与右上落款遥相呼应,成功营造了沉稳感。面眉左是三行黄色黑体小字的提示性注解:
“生命梦幻的自由王国
肉体、灵魂的美丽建筑
——当代精品男女的终极追求”
封面落款:“太白文艺出版社”横排置于右下。

封面折页为作者年轻时的托颌沉思头像,英气逼人,下为作者简介。
扉页为赵韬亲笔手书的炭黑色赠言:
“谨以此作献给为人类医药事业奋斗不止的廖志军(张海涛原型)先生和父老兄妹!”;落款为“赵韬,2011.7.19”;
左下角钤朱红篆印:“赵韬印信”。
正文之前有徐岳教授撰写的题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代序)的长篇访谈。封底内页引述《美文》杂志贾雷鸣(凡人说禅——解读赵韬长篇小说《白岸》),作为内容简介:“张海涛被生活和他有限的并略带夸张的思想所裹挟,开始了他为摆脱一种“苦”日子所追求的冒险。他在经历了常见的曲折历程和不多见的惊心动魄之后,终于天开日显、奇志得展,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个在一座城市、甚至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空间中都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可以用大智大勇去战胜困难;他可以用大恶大凶去消灭敌手。他可以是善良的平民,他可以是凶残的“歹人”,他可以是社会英雄,他可以是时势“恶魔”......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纯真、淫邪、千奇百怪的浮世绘......”
从图书封面的设计、装帧和代序以及后记所展示的风格内涵而言无不充溢着精美与大气,都是我喜欢的风格格调。此后的半个月里,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部80万言的史诗般的巨著。《白岸》为赵韬长篇处女作无疑是成功的。作品描写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关中西府水草滩里,以赵海涛为代表的一群初涉商海的奋斗者的凄美故事。通篇刻画人物众多、情景交融,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故事背景正是我自小生活的西河滩,即书中所谓“水草滩”。

说实在的,整部作品演绎得精彩纷呈,无懈可击。然而,洋洋洒洒80万字猫在一部572页的部头内挤挤挨挨,急促压抑自不必说。字号着实太小,对老眼昏花的读者而言费心劳力却是事实。
作者简介:
雷建珂,陕西郿坞人,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文化,高级职称。曾入伍,后长期供职某央企纪委。热爱文学,有数百篇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囯内各报刊及网络平台登载,建有文学博客,笔名青之可、大爷海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