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们《诗词书画群英社》两个群近700人覆盖全国,所办微利《翰墨诗香》不仅点击量大,而且已有一定影响力,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在創办过程中,我们从来稿中读到了一些重量级作家的作品,其中了解到缪荣株老师是江苏省泰州市德才兼备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加拿大和中央省市级多家报刊刊出1000多篇,其中10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家报刊选用(详情见个人简历)。我刊聘他为顾问。他先后为上海、南通及泰州16个作者出版的书写过序。本刊从3月初起,陆续推介了缪先生写的序。
今天刊出的是第十集。
编者 2022.5.17.

把美丽留给人间
——夏正岳诗书画序
缪荣株
2003年,我在姜堰实验小学接小孙子时,认识了夏正岳先生,从那以后,也许我们气质相投,两人就沾上了。先生公开场合很少讲话,当我为他的书写序,读到他的自传《随想集》时,我被他因出生在剥削阶级家庭,人生的坎坷遭遇,以及为文冷峻、客观、真实的叙事风格,有灵气的文采深深地吸引住了。国运兴,文运昌。一个初中毕业的(因家贫,弟兄俩考取了江苏省泰州中学,让哥哥读了高中),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的乡镇经营管理科长,在2000年58岁退居二线后,不甘寂寞,盘点人生,感悟世事,两年写出了十五万字的纪实性作品实在不容易。在《随想集》问世后的2004年,先生上老干部大学,学了十几门课,最后定位在学习诗书画上,尤其对工笔画情有独钟,也不过前后4年功夫,皆有所成。这跟先生在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文化,有一定的基础是分不开的,也说明先生聪慧,人有灵气,学什么,像什么,精什么。

诗书画都讲究一个品字,而特注重人品。先生给我的印象是:诚稳慎言,勤勉自励,敦厚亲和。先生在《随想集》中说,他前29年是在饥饿,为生存的苦水中泡大的;后29年是在苦熬打拼中度过来的。这一经历修练成了先生人品的正果,为文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文学创作跟文化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关键是生活、情感、天赋。巴金在南师大附中题词,文学创作要:“掏出心来”。南师大著名诗人、教授吴奔星说,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文要写出人来,诗要写出情来,无人不成文学,无情不成诗学。先生的诗作虽少,但以政治为题材的诗能紧扣时代,昂扬向上,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以胡锦涛前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热爱,对大中国前途必胜的信心。还有一部分诗写病中的感受,一反传统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突破个人重病的囹圄,情发乎中而形诸笔墨,感情真挚,激发人向上的力量,尤为动人。

诗书画这三门艺术是相通的。先生虽然最鈡情于工笔画,为了学好它,他还是从临习古人字帖入手,其书法端庄秀丽,功力内藴。他的书法与诗画搭配,相得益彰,诗因书画而有载体,书画因有诗而更具藴味。
先生的画以花鸟画为主,状物不仅形似而神似,栩栩如生,如芙蓉出水,清新自然。许多画如凌寒怒放的《梅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高风亮节的《翠竹》,晚香的《秋菊》等都是借物言志,抒发心中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这些美好的事物也是先生人品的写照。先生艺性如文笔,平中见起伏,淡中见深意。所画的景致景明祥丽、和穆、端肃、认真,笔笔见得来情去意,是平民的画,也为平民所喜闻乐见。先生深知:一个够格的中国画家,应当是一个经史文哲皆通的专家。他为了向这方面努力,虽是夕阳西下病魔缠身,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值得敬佩。

先生自定第二本书题为《把美丽留在人间》。他从事绘画的时间虽短,但几次在泰州、姜堰获奖,创作的成果是含苞待放的一朵美丽的小花。这世界上正由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奉献上自己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其实这是一种财富),人世间才构成一个鲜花满园人人留恋的世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美丽留在人间,一代一代的进行美的传递,那么我们的后人们,后人的后人们就会生活得更加幸福愉快,子孙们一代一代的对祖宗不会忘怀,数典思祖,定会有一个个美好的回忆。
《把美丽留在人间》是先生患前列腺癌,两次开刀已经转移的情况下完成的,他才67岁。如果出现抗癌奇迹,上帝让他再活20年,他在诗书画界定会出类拔萃的。先生人之初性本善,人之中(终)性本善,恶魔不会缠着善良人不去吧?
夏正岳先生的儿子以同同的网名,在新浪网上全文发表了父亲的纪实性作品15万字的《随想集》,留给子孙后代,实现了父亲在世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真是一个理解父亲的孝顺的好儿子。夏正岳先生含笑九泉!




夏正岳,姜堰市娄庄镇三联村(楝树垛)人;1944年9月5日 (甲申年七月十八日)生;学历,党校中专;职称,经济师;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任生产队会计;1972年进乡镇机关从事水利工作;1984年任乡镇经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任主任;1989年任乡镇农经助理,相继兼任乡镇农经站站长、合作基金会理事会主任、泰县洪林农工商经贸公司经理乡、镇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站站长、会计事务所所长等职;1997年过渡为国家公务员;2000年退二线;2004年退休。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五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1年底,已发20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