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型艺术巨匠苏轼的格局
编辑:李进花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李进花。
晚上独步在小区里,举头望见明亮的满月,情不自禁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手机查到今日是农历四月十五。
记得钱钟书先生论唐诗和宋词的主要区别: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如诗仙李白的诗多以强烈、激情感受生活。如艺术全才苏轼多以冷静的态度体察客观事物,格局理趣上更胜一筹。随着年龄阅历渐长,也愈发喜欢吟诵苏轼的诗。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建筑家和历史治水名人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尤其是文人做官政绩卓著,独一无二。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唐宋八大家里,三苏父子的地位甚高,他们对于宋代诗词的影响也是深久长远的。苏洵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苏轼官至文化教育部长,小儿子苏辙官至副总理;被后人称为三苏。老父亲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宋仁宗皇帝后来亲自殿试苏轼兄弟高中前两名。一切看似十分顺遂如意,然而并非如此,因为事事总是变化无常,不可预测。
苏轼二度出任杭州市长,留下了他设计创建的杭州西湖、惠州西湖的苏堤。还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 安乐坊,在那个瘟疫横行的年代,救活了多少人。他是个教育家,当时海南蛮荒落后,苏轼被贬到儋州,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喜欢苏东坡。他在跟我们同样的人生长度里活出了比我们更宽广的人生尺度。
苏轼的诗词3458首,其诗内容广阔,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词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喜欢苏东坡,善良、幽默、豁达、大度、宽容,他总能将人生中的不幸幻化成最优美的诗文。
喜欢苏东坡的风趣,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浓重的烟火气。国家文化部长居然是一个美食家,中国菜历史上有东坡肉等66道菜是因他而生。
喜欢苏东坡的长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喜欢苏东坡的格局,上能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惠州 儋州!” 历经磨难成大儒,也无风雨也无晴!几十年历尽沧桑,跌宕伏沉,成就千古流芳苏东坡。

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苏轼因为才学广博、有理想,政治才干卓著,缕遭嫉妒陷害。 苏轼写给皇帝一封《湖州谢上表》,带来了杀身之祸。成为朝廷一些人捏造苏轼造反的证据。这就是名震一时的“乌台诗案”。后来这件事影响太大,许多正直的元老大臣纷纷上书,居然还有一些对立派的名人志士纷纷求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已经告老还乡的王安石。给皇帝上奏谪盛世不杀天才文人;还有皇太后说情。正因如此,改变了苏轼的命运,得以免死从轻发落。

喜欢苏东坡超凡脱俗的才华、性情、人格魅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记忆里和他相伴。所以,他的豪迈、挣扎、洒脱、孤独、挫败这些滋味,从他的作品里从他的诗词里,从他的美食里长出来,所以就会觉得他没有离你很远,他就是那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从苏轼的跌宕起伏的经历中,反思定位自己的人生高度,不是热闹中的繁华,而是独处时的从容。既能在人群中谈笑风生,也能在独处中依然自得。
望明月感悟:
2022.5.15. 农历四月十五夜随笔


最后,朗诵苏轼的诗。在一次旅游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有了新的人生领悟,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者:苏轼 朗诵:李进花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简介】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编辑制作:
快乐相伴,原名李进花,系济南市高校退休教师,经常编导和担任各类型公益活动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多次参加省市朗诵比赛获奖 。 一个热爱有声语言朗诵艺术、背景音像配乐的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