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17——对孩子不可说谎
荣玉奇
最近有两篇“旧作回眸”,都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今天又想起32年前发表在《工人日报》的一篇旧作,也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曾子杀猪有道理》,内容是不要欺骗孩子,一旦给孩子承诺的事,一定要兑现。记得那个时时候《工人日报》有一个“女工园地”副刊,该副刊当时有个“建设幸福家庭”征文,我看了征文通知,写了一篇,没有想到被采用了。因为《工人日报》毕竟是国家级报刊,通讯员遍及各省、市、自治区,因此发表时,我的名字前面被冠以“河北”二字。我感觉像我这样的小人物的文章,居然在国家级报刊征文大赛中,能被选中,颇感荣幸。记得这篇文章,得到25元的稿酬,而在地市级报刊发一篇同样字数的文章,稿酬也就是2—3元,可见差距之大。当时我的月薪也不过100元左右,25元相当于月薪的1/4,已经很可观了呀。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曾子杀猪有道理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意思大致是:曾子之妻一次要上街,孩子哭闹着要去,于是曾妻哄孩子说:“你不要跟我去,等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街上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在磨刀霍霍,真要杀猪,急忙阻止说:“我是哄孩子玩的,你怎么当真了起来?”然而,曾子并未听从,终于把猪杀了。
原来,看到这个故事,感到曾子未免迂腐可笑,一句哄小孩子的话,怎可当真?最近,我家中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感到曾子杀猪是有道理的。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寒假前,我为了鼓励儿子期末考试得个好成绩,想搞点“物质刺激”。我知道他很喜爱电子琴,看到邻居孩子弹电子琴,手就痒痒得慌,几次缠着我给他买电子琴。我抓住他这种心理,告诉他:如果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得双百,就买个电子琴奖励他。小家伙听了喜不自胜,同时加紧复习功课。真没想到,期末考试,他真的得了双百。孩子高兴得一蹦三跳, 当他拿到“家长通知书”(上面填有各门功课成绩)的时候,我还未下班,就在门口等着我。可是,年底花钱处甚多,我实在挪不出几百元去买电子琴,只好一拖再拖。孩子不仅哭闹了一回,还大喊“爸爸说话不算数!爸爸说话不算数!”到春节时,我给他10元钱买爆竹,他仍记恨在心,赌气说:“我不要爆竹,我要电子琴!”今年上半年,一次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老师告诉我,孩子学习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我急忙问是何原因,老师说,发现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光搞小动作。一次提问,他不会也举了手,向他为什么说谎,他说:“我爸爸是大人,还说谎,小孩为什么不能说谎?”
这件事,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训,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是不能撒谎的。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告诉孩子怎样做,孩子往往要看父母本身怎样做,并以此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你告诉孩子不要说谎,孩子就会以父母是否说谎来判断,得出父母说谎,我也可以说谎的结论来。父母不能以身作则,你讲的道理再好,孩子也未必乐于接受。因此,做父母的要注意“父范”、“母范”的作用,不可污染孩子的心灵。
“曾子杀猪”的佳话,一直流传于世,发人深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做家长的一读,从中悟出某些道理来。
(原载1990年4月12日《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