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诸众生,取其血肉”:于是乎他来这祷告,又一想:“咦!这个打老鼠都得要有只饵啊!我教这个神帮着我把他害死,我不要等着灵感了,我再送鸡来,送鸭来!我打上契,我去求的时候,就先要给行点贿赂,先要杀只鸡,拿一条鱼,打半斤烧酒来供养供养这个树神。”那么这个住到大树的牛鬼蛇神,看着有酒了,哦!赶快就喝。一喝醉酒了,什么也不怕了,就去杀人放火,什么都干出了,就是降灾到对方了。你看!所以难怪世间上有贪官污吏,这个牛鬼蛇神也是这么贪便宜,贪人供养。
“祭祀药叉”:来祭祀,就是杀这个畜生,用这个血、肉来供养这个药叉。药叉又叫夜叉,又叫飞行鬼,又叫疾速鬼,又叫要命鬼,又叫守财鬼,这个鬼的名字多了。“罗刹婆等”:罗刹也是鬼的名字,他能吃人,能以想干什么,他都有这么大的本事,所以这个罗刹也很厉害的。
“书怨人名,作其形像”:就是把他这个敌人,也不一定是他的敌人,就是他所不高兴的这个人,把他名字给写上,生日八字都给写上,又造一个他的假形象,“以恶咒术,而咒诅之”:用最恶的这个杀人的咒术,就给他念咒,咒他说:“你快点死,快点死,明天就死,不等到后天!”就这么用这个咒。什么叫咒呢?咒就是真言,就是你的心里真了,他有灵感了,这就叫咒术。
那么因为牛鬼蛇神这一些个邋遢神、邋遢鬼,一贪你这个供养,有酒喝了,他们就兴风作浪,就去到那儿显灵去了。所以你们各位啊!不要以为学密宗有什么灵感,这就是不得了了!你没有睁开天眼,你不知道他那儿都是一些个污浊邋遢的神,又喝酒,又吃肉,那很不守规矩的!你到那儿,啊!可撞鬼了!所以这个就用种种的恶咒术而咒诅之。
“魇魅蛊道”:魇魅就是有那个鸠槃茶鬼,他咒诅这个鸠槃茶鬼,你晚上一睡觉的时候,觉得有个东西,就把你压住了,想说话也说不出来,想动弹也动弹不来,想叫也叫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这就叫做魇魅。把你弄得,喔!越着急越不会动弹,越想跑越跑不了!这个时候这就叫魇魅鬼在那儿作怪,就是那个鸠槃茶鬼。
什么叫鸠槃茶鬼呢?就是那个瓮形鬼。什么叫瓮形鬼呢?就像一个冬瓜似的,又叫冬瓜鬼。所以你们若不知道什么叫鸠槃茶鬼,你就想一想那个大冬瓜;又叫瓮形鬼,那种鬼又像一个大缸似的。所以你睡着了,那种鬼压到你身上,就不会动弹了,有的时候都会给魇魅死,这是很厉害的。
蛊道,就是落降头,广东人都知道有落降头;又叫放蛊,就是放出一种蛊毒。这种蛊毒,你中了,就要受他的控制,受他的操纵;你不听他的话,他就给你一个魇障带,教你发作这蛊毒,你就受不了,所以这叫蛊道。蛊道,就是一种毒之类的。
“咒起尸鬼”:真有这种的邪术,在中国云南、广西呀,听说就有这个咒起尸鬼。一念这个咒,本来是个死人,就可以站起来,就可以走路。可是要晚间走路,白天就要休息,因为他见不得光,晚上就灵,白天就不灵了,一见到太阳他就不行了,所以这叫咒起尸鬼。
“令断彼命”:使令这个起尸鬼去到那儿,教这个人死,教这个人受他来控制,所以这叫令断彼命,教起尸鬼把他的命给夺去了;“及坏其身”:或者令他身上啊,肚子里生一肚子虫,医生也治不好;或者眼睛里头,就长出来很多石头,也看不见东西,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就破坏他的身体。
“是诸有情”:这一类的有情,被人家来暗害、来谋害的这种众生,“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若能听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这个前边所说的,无论是魇魅、蛊毒,或者是争讼、缠讼,或者是用种种的方法来暗害,或者他告召山林、树冢鬼神等等,都没有功效了,都没有用了,都不能有灵感了;只要能听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他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的灾障就化为尘了,什么祸害也都没有了,所以不能害。
“一切展转皆起慈心”:所有那一些个用蛊毒,或者是咒术的,都会生出一种慈悲心了,“利益安乐”:也能得到利益了,也能得到安乐了。“无损恼意”:就是那一些个恶鬼、牛鬼蛇神,那一些个旁门左道、妖魔鬼怪,也都把烦恼自然就没有了,蠲除他们的烦恼了,“及嫌恨心”:和这个嫌疑、恨怨的心都没有了。“各各欢悦”:每一个那恶的,也都改恶向善了,都欢喜了。
“于自所受”:被人家放蛊,或者魇魅,这一切一切的邪法,自己所要受的这个魔法,都不需要受了。“生于喜足”:这一些个邪鬼啊、邋遢神啊,也都各生满足了,也都没有贪心了,不会害人了。“不相侵陵”:也不那么互相侵陵,就是你害我,我害你。“互为饶益”:就互相原谅,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利益,能以大家都和平共处了。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本经因录音带部份缺漏,以下红字部分为弟子补讲。)
“复次,曼殊室利”:这时候,佛又叫了一声,曼殊室利,“若有四众”:假设有这个佛门的四众弟子,或是“苾刍”:就是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众,或是“苾刍尼”:出家受过具足戒的女众,或者“邬波索迦”: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居士,或者“邬波斯迦”: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和其余那些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前边所讲的这一切人,如果能受持八分斋戒,就是八关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或者经过一年,或者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说的是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又叫长斋月,说是四大天王在这三个月里边,正好出巡到南瞻部洲。所以在这三个月里边能够持斋修福的人,这功德是比平时还大。“受持学处”:那么这一切的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够这么样地来受持学习这清净的八关斋戒。“以此善根”:又把学戒、持戒这种的善根和功德回向。回向到哪里呢?“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在阿弥陀佛那儿,听闻这个正法。“而未定者”:虽然这众生有这个愿,可是他还没有起真正的决定心,还有一些个犹豫。想要去又有一点怀疑;不想去嘛,又想要去。所以呢,这叫还没有决定心。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这一种人他假设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临命终时”:那么他在临命终的时候,“有八大菩萨”:就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他。“其名曰”:这八位大菩萨的名号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这八位大菩萨,就以神通力,从空中而来,到这个将要死的人面前,“示其道路”:就来指示他一条路。什么样的路呢?就是往生东方净土的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在这个净土当中,也有种种不同颜色的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那么这八位大菩萨,就接引这个修行人,来到东方琉璃世界,就在这种种不同颜色的众宝莲花中,清净化生,不需要经过父母的胞胎。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前边所讲的是有心、有愿,要往生净土的修行人,他就能够仗着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往生到净土。这一段文说的是,如果没有发愿想要去净土的修行人呢?也可以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得到生天的这种利益、这种福报。
“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一般往生到天道的人,只是一种有漏的果报而已,等到在天上的福享尽了,还是会再堕落的。但如果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往生到天上的这一种众生呢,他生到天道以后,他原来的善根还是不会尽的,不会没有的。所以他“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再也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去了。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当他天上的福报享尽以后,他还能够生到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或者是做这个轮王,就是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有四种,第一种是金轮王,他能够统领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银轮王是第二种,他所掌管的是南、西、东,这三大部洲。铜轮王是第三种,他所掌的是南方跟西方两大部洲。最后最低的是铁轮王,他所掌管的是南方这一大部洲。
“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那么他做转轮圣王,也具备威严和德行。他能以这个威德,很自在地使令无量百千那么多的众生,都来听从于他,受到他的感化,都安立,就是安住在十善的道业上,这些众生都是行十善的。
什么叫十善呢?在身业方面有三种。第一,不杀生,就是不去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第二,不偷盗,就是不偷一切众生的财产,不能不予而取。第三,不邪淫,就是不去对一切的男女,行这种不正当的淫欲。
在口业方面有四种。第一是不妄语,不讲欺骗人的话,不能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第二是不恶口,不说粗恶骂詈人的话。第三是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第四是不绮语,不说一些个让人家起淫欲心的这种话,或者开不正当的玩笑,讲一些个没有意义、无聊的话。这些不该讲的话都不讲了。
最后是意业方面,共有三种,就是不贪、不瞋、不痴,在心念上对一切人、事、物,不起一种贪求的心,也不起一种瞋恨的心,更没有一种愚痴的心。这就叫十善,它的相反就是十恶。
那么这个修行人除了可能做转轮圣王,他也能生到其他的贵族中,所以这经文又说,“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也会生在帝王家,做高贵的王族;或者生在婆罗门这种修清净行的种族里边;或者能够生在有正信、有正知正见的居士家里;或者生在很尊贵的、有学问的这种家庭里边,大家就是世家大族。
“多饶财宝,仓库盈溢”:他能具足一切好的条件,外在方面,他有无量无边的金银财宝,仓库都装满了,所以他吃的吃不完,用的用不尽,穿的也是最好的。
“形相端正”:不单生存的环境好,而且他自己本身,这个身体所得的相,也是最端正的、最庄严的,人人一看到就生欢喜心。
“眷属具足”:父母兄弟和乐相处,没有争吵,没有打打杀杀的;都是互相恭敬,互相帮助。
“聪明智慧”:从内在来说,他能有一切的学问,通达一切的道理,又聪明、又有大的智慧。文采方面超出一切的人,武功方面也是在一般人之上,“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就好像一个大力士一样,他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慨。前边说的,都是往生在这个人道当中,不但能得到健全的人身,而且还是个男身。
“若是女人”:那么如果是得到女身,“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只要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至心受持”:并能至诚恳切地来受持,就会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什么感应呢?“于后不复更受女身”:以后生生世世,不用再受女身的这种苦,这就是说能转女成男。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乾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复次,曼殊师利”:佛又叫了一声文殊师利,说“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证菩提的时候,因为他在过去生中,本来发过大愿,要做一个大医王,来医治一切众生这八万四千种的病,消除一切众生的病苦,所以就以这个愿力,来“观诸有情”:观察一切的众生,“遇众病苦”:这一切的众生遭遇到无量无边的病苦,有的是四大不调的病,有的是鬼神附身的病,有的是过去生所带来的业障病。
譬如“瘦挛乾消、黄热等病”:瘦,这是一种虚弱的病,瘦得就像皮包骨那么样,这个人的生命力一天天地损耗,就要支持不住了。挛,这种病令人手脚都不能伸直了,一天天就萎缩了,停止生长了。另外又有一种渴病,这叫乾消,是一种乾渴的病。黄热病,黄热也就是一种黄疸病,一种热病。这等,也就包括一切的伤寒、瘟疫,这种种的疾病。这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或者太多,或者太少,所引起的种种病。
“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者被这个魇魅、蛊毒所害。魇魅,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有这个魇魅鬼来压到人的身上。这个被魇魅的人,他没有办法动弹,想要叫也叫不出声来。蛊毒病,就是在那些邪法盛行的地方,好像中国的云南,或者东南亚,有很多养蛊的人,他抓来一些含有剧毒的虫类,譬如蜈蚣、毒蜘蛛、毒蝎子这些东西,把这种种有毒的虫,放在同一个盆子里边,用这个符咒把盆子封起来,让它们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等最后剩下的这一条虫,就含有一切的毒,是毒中之王。然后这养蛊的人,就用符咒的力量,来控制这只已经成为妖精的毒虫。命令它,去伤害他所想要伤害的人,让对方生病,或者甚至于就死了。
“或复短命”:或者有一些人呢,他没有得这种四大不调的病,也没有这种鬼神所附的病,但是因为他前生杀业太重,所以他今生就短命,年纪轻轻的,突然就死了、夭折了。“或时横死”:横死,就是发生意外而死。或者是碰到什么飞灾横祸,好像坐飞机,飞机就去撞山,或者掉到海里;坐火车,火车就出轨;坐轮船,轮船就爆炸,在海里沉了;开车子,车子又相撞;或者碰上大水灾、大火灾;或者地震、打飓风。这个人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也不知怎么的就没命了。
但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对这一切的因因果果,是明明白白的,所以“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那么就要来拔除这些众生的病苦,令众生所求都能够遂心满愿,病苦消除。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这个时候,药师琉璃光如来就入了三摩地。这三摩地是梵文,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正定、正受。这个定的名字叫什么呢?“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就叫做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也就是入了这个除灭一切众生苦恼的大定。
“既入定已”:入定之后,“于肉髻中”:药师琉璃光如来就从他肉髻中的无见顶相,“出大光明”:放出无量无边的大光明。
“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了要救护一切众生,除他的疾病痛苦,所以在这个光中说咒。这一个咒,虽然没有多少句,也没有多少字,很短的,可是它的妙用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无穷无尽,你必须要有一种信心,专一心来持诵它。无论哪一位医生,如果一方面给人看病,一方面再用这个咒给他来加持,相信这个病痛很快就好了。那么医生就是以解除众生的病苦为自己的责任,能有这样的咒来帮助,这可以说是一个大医王。所以做医生的能把这个咒受持读诵,那是最好的。那不做医生的呢?也可以受持读诵。无论在什么地方,你若遇着人有疾病,那么给他一念,他都可以就好了。
这个咒是译音,所以没有什么讲解,不需要讲解。这个咒也就是教你不明白,这妙处就是因为不明白。你这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所以你那个心也不打妄想,就一心持这个咒,它就有感应。这个咒就说了:“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常常念这个咒,那个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尔时”:就在药师琉璃光如来说这个灌顶真言的时候,“光中说此咒已”:在这光中说完了这个咒之后,“大地震动”:这个大地也有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这六种形相。“放大光明”:这时候就放大光明了。“一切众生病苦皆除”:病苦都没有了,“受安隐乐”:都是得到安乐了。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要沐浴清净。澡就是沐浴清净,漱就是漱口,把身心都清净了,意念也清净了。“或食,或药,或无虫水”:那么,或者是把这个病人所吃的东西,或者他所服的药品,或者用没有虫子的水,“咒一百八遍”:念这个灌顶真言一百零八遍,“与彼服食”:给这个病人来吃。“所有病苦悉皆消灭”:喝了这种用〈药师灌顶真言〉所加持的水,疾病就都消灭了,没有了。
“若有所求,至心念诵”:若有所求,也应该至心念诵这个咒。“皆得如是,无病延年”:若是要求什么的,也都可以像前边这个念一百零八遍做为愿。这愿,人所求什么都会遂心满愿的。如是,就像前边讲那样子;无病延年,病痛也没有了,也延年益寿了,应该死的也不死了,就这么妙。
“命终之后”:等他如果真是寿命到了,舍身命终之后,“生彼世界”:生在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世界,“得不退转”:得到不退转,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菩提”:乃至成佛,只有往前进,而不往后退。
“是故曼殊室利”:因为这个,所以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至心,就是专一其心,拿出至诚恳切的心;殷重,就是很殷勤的、很重视的,“恭敬供养者”:来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常持此咒”:常常诵念这〈药师灌顶陀罗尼〉,“勿令废忘”:不要把它忘了。废忘,就是丢了,废弃了,不记得了。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像。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这十种名号,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名号。“所有名号”:所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闻已诵持”:听了之后,都能诵持。
“晨嚼齿木”:在一早起来,嚼这个杨枝的时候。齿木就是杨枝。“澡漱清净”:沐浴,也漱口之后,那么清净了,“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或者作种种的音乐,“供养形像”: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于此经典”:或者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经典。“若自书”:或者自己书写,“若教人书”:或者教旁人来书写,“一心受持”:一心来受持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
“听闻其义”:又听见经的义理。“于彼法师”:这时候,对讲说、书写、受持、读诵这位法师,“应修供养”:也应该供养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的这位法师,或者他书写这一部经,或者讲解这一部经,或者他受持这一部经,那么一般在家人啊!就应该预备好好地来供养这位法师。应修供养,就是不要马马虎虎的;这个修,就是修治,修治这洁净的斋菜来供养这位法师。
“一切所有资身之具”:这位法师所用的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个四事供养,这个资身之具,“悉皆施与”:都布施给这位法师。“勿令乏少”:不要令这个法师,或者没衣服穿,或者没饭吃,或者没有药品来治他这个伤风感冒这种病。
“如是便蒙诸佛护念”:像这样子,你护持这个法师,护持他书写、受持、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你能这样子,你就能得到十方诸佛都要护念你。“所求愿满”:你求什么,都满什么愿。“乃至菩提”:乃至于将来成佛。
※※※ ※※※ ※※※ ※※※ ※※※
我们学佛法的人,要看这佛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比每一天所学到的东西还重要,比我们做生意赚钱更重要。今天不是有人说这三步一拜到这儿讲经,她也吃斋了,也欢喜来听经了吗?那么这是很难得的,你能以把这个听经的时间,认为是特别重要,那你做佛教徒,是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要诚心诚意听经。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尔时”:在当尔之时,“曼殊室利童子”:这文殊师利法王子又叫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他对佛就说话了,说:“世尊”:世、出世之尊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说我文殊师利童子,我在将来这个法转到像法时代的时候,“以种种方便”:我用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方便法门,来观机逗教,随缘说法。我用我这个智慧来观察,应该用某一种方便法门得度的,我就用某一种方便法门,来教化这一切的众生。
“令诸净信”:我使令这一切一切清净的、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等”:等,是等于其他一切众生。“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我令他们都听到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这个名号。“乃至睡中”:乃至于他睡梦的时候,就睡着的时候,“亦以佛名觉悟其耳”:我在那个时候,我看他的机缘成熟了,在梦寐之中,教他听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佛的名号,令他觉悟,令他依法来修行,这是我文殊师利童子发这种誓愿。
这边说像法转时,什么叫像法?因为这个佛法有正法时代,有像法时代,有末法时代。正法的时代是佛住世的时候,那时候是禅定坚固,人人都坐禅习定。这个时期,有的说是五百年,有的说是一千年,这是禅定坚固的时期。其次就是像法时代,这就是执着到这个形相上了,只有这么一个外相,有这么一个样子,那么里边怎么样呢?就不知道了。正法时代是注重里边内圣的功夫,像法时代是着到外王的功夫了,就着相去了。在这个时候因为着相,于是乎就寺庙坚固了。寺庙坚固,人人就都造了很多庙来住持佛法,可是都在着相上,修行的就少了,不修行的就多了。正法时代呢?是修行的多,不修行的少;像法时代就修行的少,不修行的多了,和正法时代正相反。那么像法有的也说是五百年,有的说是一千年,我们就算它是一千年。
以后就是末法时代了,我们现在是去佛日远,生逢到这个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禅定也不坚固了,寺庙也不坚固了,怎么样呢?斗争坚固了。在这个时候啊!人与人都斗争,家与家也在斗争,国与国也在斗争,星球与星球也在斗争,月球与月球也在斗争,这是斗争坚固。人不知道旁的了,只知道斗争,不是斗争就是清算,不是清算就是斗争。在这个时代真是恐怖到极点,为什么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就因为可以说是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才生在这个末法时代,这个佛法,到了末梢上了,将将都要断了。可是这个末法,有的人说是一千年,但是有的人又说是一万年,我们现在就拿它当一万年。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经过一千多年的末法时代了,从佛到现在三千多年,其中正法时代一千年,像法时代一千年,我们这个时候就是末法了。所以我们都很不幸运的,也不能亲眼看见佛住世时这种殊胜的道场。
我们现在是生在这末法时代,可是我们要提倡正法,我们大家都发愿,不准它有末法,我们就要在这个末法时代,给它转变为正法时代。人人发这个愿,这个末法也就没有了。所以现在这个佛法传到西方来,西方的佛法刚开始,那我们绝对是要提倡正法,主持正法,弘扬正法。我们一举一动都是为正法来做标准,来做我们一个目标,这是我一向的宗旨。那么各位听了之后,都要来发大菩提心,拥护这个正法眼藏。
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复如故。身心安乐。
文殊师利菩萨又称一声,“世尊”:说世、出世之尊!“若于此经”:说在将来像法时代,或者末法时代,若有人对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受持读诵”:或者天天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或者对着本子来读,或者背着本子来诵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或者用你所知道的经中奥义的这种智慧,来为其他人演说,把它解释详细一点,或者开示,或者他有不明白的,你给他说比喻,令他明白了,令他也知道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若自书”:或者自己用这纸、笔、墨,书写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若教人书”:或者你转教其他人来书写这一部经。“恭敬尊重”:你或者礼拜这一部经,或者你把这部经觉得很尊贵、很重视地供养起来。“以种种华香”:用种种的花,种种的香,什么香呢?“涂香、末香、烧香”:有这个涂香、有末香、又有烧香,“华鬘”:或者花鬘,用这花环来供养。“璎珞、幡盖、伎乐”:或者用璎珞,或者用幡盖,或者奏出种种赞佛的这种伎乐,“而为供养”:来供养这一部经。“以五色彩作囊盛之”:那么用五色的彩囊,来把这部经包上,装起来。“扫洒净处”:把那个房子里边都打扫干净了。“敷设高座”:把它供养到一个高的位子上,“而用安处”:再把它安处到高的地方,就表示恭敬。
“尔时”:在这个时候,就有“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和四大天王一同的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和其余的,有无量无边百千那么多的天众,“皆诣其所”:诣,就是到了,都到这个供养经典的地方了,“供养守护”:都来礼拜这一部经,来守护这一部经。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说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它所在之处,“有能受持”:假设若有人能以受持读诵这一部经。“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以他这个本愿的功德,“及闻名号”:和这个闻名号的功德,“当知是处”:你们大家应该知道,知道什么呢?就知道这个有经典的地方,“无复横死”:不会有人有什么意外,飞灾横祸而死的,不会有这个事件发生的。
“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也不会被这一切的诸恶鬼神,来把他这个精气给吞食了,给夺走了,他就没有气力了;“设已夺者”:或者已经有被诸恶鬼神把这个精气给夺去了,“还复如故”:这时候还会恢复如初,还会恢复健康的身体,“身心安乐”:身也得到安乐,心也得到安乐,那么就没有一切的烦恼,没有一切的灾难,没有一切凶横、不吉祥的事情发生。所以你们无论哪一位,家庭若觉得有鬼怪,就请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到家里去供养,这是最好的一个安靖镇宅的法宝。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着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佛告曼殊室利”:佛又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是,如是”:说,对了!像你所说的这样子,是这样子啊!“如汝所说”:和你所说的这个方法是一样的。“曼殊室利”,你要知道,“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这样的人。“应先造立彼佛形像”:应该首先造一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像。“敷清净座”:设一个座位也很干净的,一尘不染,“而安处之”: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佛像,供养到这个清净之座的地方,“散种种华,烧种种香”:然后散种种的花,烧种种的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用种种不同的庄严的东西,来庄严这个道场。
那么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着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我们用这个种种的香,种种的花来供佛,这是表示众生一种的心意,一种的诚心,并不是诸佛菩萨一定就享受这个,以这个为乐了。我们给他烧香,他就欢喜了;不给他烧香,他就生烦恼了,没有这个道理!诸佛他是无所求于人的,无欠无余的,不需要人间这一些个东西。那么我们对诸佛菩萨无所表现了,不知道怎么样拿出我们这个真心诚意来对佛菩萨,所以只好就用一点名贵的香、名贵的花来供养佛。
我们供佛不必像那一些个迷信的愚夫愚妇那个样子,拿着一大把香在佛前,给佛上香了。本来佛在那个地方好好的,放光要保护着所有的众生;你烧那么多香,把佛的眼睛薰得也睁不开了,光也不放了,也不保护众生了。这是我凡夫的知见来揣测佛的境界,当然是不对了,可是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很浅显的意思。所以我们吃饭,譬如我们就算最馋、最愿意吃好东西,你把桌子上都摆了十几丈那么多的菜饭,一个人一餐,怎么会吃得了那么多东西?你这不是要命吗?所以我们供佛最多是三支香,或者前边再上一支护法香,这四支。若普通呢?就上一支香已经够了,只要你有个真心,有个诚心,你不上香,那菩萨也一样来护持你。只要你能念佛、念经、念法、念僧,佛就欢喜了,不是说一定要烧香,佛才高兴了。
佛不像我们人那么小气,你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就生了烦恼了;你赞他一句,他就高兴了,不是那样子的。所以我们不要以凡夫来测圣智,以为佛也像我们那么贪,哦!这个钱越多越好,这个佛,烧的香越多越好,这是错误的观点。所以不要学这一些个八卦婆、八卦公那么到庙上,那种迷信的彩色,磕迷糊头,烧迷糊香。结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要烧那么多香?”他说:“这香烧得多就好了嘛!”究竟有什么好呢?他不知道了。你看这个糊涂不糊涂?所以我们佛教徒,是讲一个真理的,讲一个智慧的,不要那么迷信了。
你能以“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受这个八关斋戒。“食清净食”:吃那个斋,不要吃荤,这是清净食。“澡浴香洁”:你也把身上那个臭汗泥味,也洗干净了它,用点香汤来沐浴,令身上也有一股香气。“着清净衣”:穿那个干净的衣服就可以,不是要穿漂亮的衣服,不是要穿名贵的衣服。你无论穿的是粗布、麻衣,你只要把它洗得乾干净净,那就是恭敬佛了。
“应生无垢浊心”:你自己应该把那个邋遢的思想,那一些个垃圾,在脑里头都清理出去;没有这个染污、尘垢这种混浊,在你的心里头。“无怒害心”:也没有怒害其他人的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对所有一切众生,都要生一种利益他们、安乐他们的心,对于他们有一种慈悲喜舍平等的心。用“鼓乐”,或者“歌赞”来“右绕佛像”:向右绕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佛像。
“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经,“读诵此经”:念这个本愿功德经,“思惟其义”:思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这种义理,能“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你想要求什么,“一切皆遂”:求什么,有什么,“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所谓求长寿嘛,你就得到长寿;求富饶,就得到富贵:你求官位,就得到官位:求男女,求女孩子、男孩子,都会遂心满愿的。你看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经典,功德有多大!只要你诚心,你有求必应,无感不通。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
“若复有人”:就是说假设再有这样的一个人,这个人“忽得恶梦”:他忽然间,就是偶尔就作了一个恶梦,梦见很不吉祥的事情;或者梦见自己死了,或者梦见他人死了,或者梦见自己撞车了,或者梦见他人跳海了,种种不吉祥的梦。“见诸恶相”:或者见到狰狞可怖的这么一个罗刹鬼,或者见到巨口獠牙的一个妖怪,或者见到雷公爷在那儿,拿着雷锤子就要用雷劈。总而言之,地震、山崩、海啸,梦见这种种不吉祥的恶相。
“或怪鸟来集”:或者住宅上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这种小鸟,或者猫头鹰,或者鸱枭,或者乌鸦,这种怪鸟飞到住处这儿,这是怪鸟来集。“或于住处”:或者在住的地方,“百怪出现”:或者白天就见鬼了,或者晚上又见到魔了,或者见到那个扫把自己会走路了,或者见到那个水瓢,在房子里头的空中飞。总而言之,这种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的事情就出现了。
“此人”:这一类的家庭,或者这样的人,“若以众妙资具”:若用那个最好的东西,最名贵的、最值钱的这种东西,“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来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者,这样的人。“恶梦恶相,诸不吉祥”:这所有的恶梦、恶相,或者梦到蛇,或者梦到老虎,或者梦见狼虫虎豹,这一切不吉祥的事情,“皆悉隐没”:不知不觉就都没有了。所以你们无论哪一位,家里如果有不吉祥的事情,就赶快要供养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你就会得到吉祥了,这一些个问题就都没有了。“不能为患”:这一切一切的问题,就都不要紧了,没有问题了。
“或有水火”:或者被水淹,或者被火烧,“刀毒悬险”:或者刀毒,或者悬崖──危险的地方,“恶象师子”:那个大象喝醉了,它要杀人啦;或者这个狮子要咬人。“虎狼熊罴”:这个虎是老虎,狼是豺狼,熊就是黑熊,罴也是一种恶兽之类的。“毒蛇恶蝎”:又或者有毒蛇,或者有恶蝎──恶的蝎子,“蜈蚣蚰蜒”:蜈蚣也是很毒的东西,蚰蜒也是往人脑里头钻,把人的脑都给吃乾了,“蚊虻等怖”:和这个蚊子或者其他害虫之类的。等怖就是这种的恐怖。“若能至心”:至心,就是专一其心。你若能专一其心,“忆念彼佛”:就忆念这药师琉璃光如来,“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都解除了,没有了。
“若他国侵扰”:或者其他的国家来侵略,“盗贼反乱”:这一个国家,或者有盗贼,或者有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能以念念不忘这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皆解脱”:无论什么灾难,统统都会解脱,都会解除去了,没有灾难了,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