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随笔
抬棺西征
作者/郑国需

扶大厦之将倾
如果没有左宗棠,就没有如今的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清廷末年的不作为,被国人痛骂了百年,可有一个人,纵使我们的武器落后,也依然相信我们能战胜敌人,为此,他抬着棺材出征,抱着"不破楼兰势不还"的决心。
这人就是清朝末年的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他是刚直不阿的人。
左宗棠出生在湖南长沙,家中长辈本就偏疼小的一些,更何况他还自小身体羸弱,那更是被千宠万爱,捧在手心里长大。
于是他就长成了一个"直男",自小随心所欲惯了,一点儿也不屑于迎合他人。放到旁的时候,或许还应该赞扬他品格高尚,可是放到朝堂之上,那就只有被人挤兑的份了。
左宗棠一生坎坷,年少成名,之后多年寂寂无声,他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都没能考中,20岁,在湖南长沙参加乡试勉强考中了个举人。
之后他连续两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他看见八股文就头疼,他喜欢地理和历史,所以他科举无望。

左宗棠能进清廷当官,全仰仗林则徐的推荐,他俩是忘年之交。
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正是他对左宗棠的教诲。意思是纵使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
左宗棠自小就拿林则徐当偶像,林则徐在他心里是个大英雄,尤其是虎门销烟事件,抗击英国的事件,林则徐在他心里的地位都快上升到神明了。
林则徐也听说过左宗棠这个晚辈。
林则徐因病告老还乡时,途径左宗棠的家乡,专门派人前去请左宗棠前来一叙。
这让左宗棠倍感兴奋,急忙起身前去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禁烟抗英,谈到了官场腐败,外忧内患,共同的志向,还有一心为百姓的感情。俩人畅聊了一整夜,使林则徐高兴的是,左宗棠果然如他所想,才学和见识都不同凡响,继他之后,总算有人能镇守清廷了。
林则徐想到天下动荡不安,他相信总有一天左宗棠会脱颖而出,担负起大任。他把藏在心中已久的西北边防大事,郑重的嘱咐给左宗棠。
一年之后,林则徐在去往广西途中去世,最后一封奏疏中特别举荐了左宗棠,称他为绝世奇才。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左宗棠才算正式出山,坐镇长沙,长沙城在左宗棠的镇守下宛如铜墙铁壁,太平军这才未能如愿攻下长沙。
当时的清王朝已成颓势,看似高楼大厦,却是摇摇欲坠,大厦将倾的模样。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左宗棠决定出山辅政,试图扶大厦于将倾。
此时的左宗棠已经42岁了,可他的传奇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他先任两湖总督的幕僚,后又自己组建了军队,征战四方,为处于危难之际的清王朝尽着自己的全部能力。他先后参加过平定太平天运动,镇压武装起义,平定内乱,在此过程中,一展才华,也做出了不斐的成绩,立过无数汗马功劳。
新疆问题左宗棠和林则徐早都料到了,可他们没料到的是清廷已经不作为到了这种地步。朝堂上下除了左宗棠,竟然没有第二人想要收回失地新疆。1864年清朝多地爆发农民起义,无力顾及新疆,沙俄就趁着这个机会,逮紧了要咬掉新疆一块肉,在新疆地区大肆作乱。
新疆百姓被外族长期侵扰,生活的水深火热,清王朝的这些父母官全然不在乎,只有左宗棠感觉心如油煎。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派,认为武器落后于人,如果打起来,一定是惨败,只能求和。

年近花甲的左宗棠,依旧是铁骨铮铮,怎么能忍受国家如此四分五散,百姓流离失所。
左宗棠多次上书要收复新疆,清政府没有同意,他们认为新疆地区收不收复对朝廷来说,意义都不大,同时没有胜算。
左宗棠据理力争,列举了许多如果新疆不收复,许多资源也要被沙俄抢占,且没有了新疆这个屏障,沙俄想入侵清廷就像进一座没有城墙的城一样简单。
届时唇亡齿寒,他们还会侵犯四川,西藏,陕西山西等地。列出许多清廷堪忧的证据,才勉强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决定西征。
.
左宗棠从第一次上书要收复新疆,就开始了做准备,从军事预算到战略应用,他无一不在心里预演过无数遍。
为了打好这一仗,他向朝廷请求拨款1000万两,朝廷只给了500万两,他就借了500万国债。

为了表达出他对收复新疆的势在必得,他让人在出征时抬一口棺材跟在他后面,意思是随时都可为国捐躯。
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手下的士兵个个视死如归,士气大涨。沙俄本以为清廷已经无人可用,就算派人过来,想必也是窝囊草包,随便打打就完了。
可他们没想到面前的是一支训练有素,士气势如破竹的湘军,这军队不止不草包,还十分能打。结果可想而知,我军大获全胜。
左宗棠用了两年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故地,他还把林则徐交代给他的要在新疆兴建水利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事都做了。
左宗棠凭一己之力,收复新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可惜在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竟然只有他一个。

他在底下拼命的想要扶起清政府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可汉奸们在拼命的作践这座大厦,在中法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明明胜利了,却还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左宗棠是清王朝一块硬骨头。他的离世对清王朝来说那就相当于顶梁柱塌了。没有了左宗棠的清廷,就如同粘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左宗棠的离世,注定了清政府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左宗棠虽然没能挽救清政府,但他收复了新疆,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
收集整理于昆明
2022年5月19日


郑国需:红色爱国诗人,用了26年时间,写成了世界第一长篇史诗《巨人毛泽东》。全国第四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获奖者。
2019年12月26日,北京举办了“郑国需诗歌专场朗诵会”。2020年2月9日,北京举办了郑国需“战胜疫情,迎接春天”,诗歌空中朗诵会。
长篇史诗有:《巨人毛泽东》《日出韶山》《共和国,您从哪里走来》《井冈烽火》《共和国摇篮》《遵义会议》《万里长征》《抗日救国》《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百废待兴》《筚路蓝缕》《火红年代》
电影:《沙棘》《孟良崮》《赴汤蹈火》《生死誓言》《地球裂变》《地铁五号线》《我们要回家》《我的姐姐我的娘》
电视连续剧:《雷锋》45集《青铜魂》22集《隐蔽者》42集《小萝卜头》36集《人民万岁》80集《香山风雨楼》5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