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探访玉泉山之四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探访北京玉泉山之四
我们有很多人似乎都听过“燕京八景”这一说,然而对“燕京八景”其内涵并不一定十分的了解,或者说表述不那么明白和清楚。
而据有关资料介绍,所谓“燕京八景”最早产生于金代,是老北京的八处景观,又称“燕台八景”、“燕山八景”。其说法、提法也几经变更,但最终的说法,还是最好提诗、处处题字的乾隆皇帝定下了,并留下碑文石刻作为见证,其中的“玉泉趵突”指的就是玉泉山的泉水。

玉泉山远景
没错,听起来,的确有点儿山寨版济南趵突泉的感觉,那么,又为什么叫“玉泉趵突”呢?其实自金代以来,这一景一直叫“玉泉垂虹”。但乾隆皇帝有个爱好,就是希望把天下美景统统搬到北京来,就好像他下了江南,觉得江南风光无限好,就把江南水乡的美景直接搬到北京,修了个苏州街,这样的例子很多。
可是趵突泉他搬不过来啊,据说经过他多次实地考察,认为玉泉山的水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不能形成瀑布“垂虹”的景致,更像趵突泉,就把名字给改成“玉泉趵突”了,并作诗留史:“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玉泉趵突“乾隆御碑
我们再来说一说天下第一泉。
如前所述,大家也能猜到了,封玉泉山的泉水为天下第一泉的,自然也是咱们的最懂享乐、最有生活情趣的乾隆了。
为此,我们也查阅了相关的史料,获悉古人认为水“质贵轻”,意思就是,水的重量越轻越好,乾隆皇帝就是想弄清楚到底是哪儿的水最好,于是收集天下名泉的泉水来与玉泉山的泉水做PK,结果发现: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水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重一两四厘;平山水重一两六厘;凉山、白沙、虎丘、碧云寺诸水各重一两一厘,玉泉山的泉水只有一两重,果然是最轻的。
从此,玉泉山的水,不但是清朝宫庭专用水,而且还得到了乾隆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泉”石碑。
我们结合相关的资料,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玉泉十六景。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的确非常欣赏玉泉山的景致,并总结出了如前所述的十六景,这十六景分别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垆山房、圣因综绘、绣壁综绘、溪田课耕、清凉蝉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处钟声、翠云嘉荫。
叙述至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或者不得不说,玉泉山并不对公众开放,所以欣赏到这所谓的十六景,还是难以做到的。
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玉峰塔影”了,不过它可是颐和园借景造园的点睛之笔,我们可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远眺玉峰塔,从而一饱眼福……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