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
大山
我说这话你就可能不信,鲁中山区莱芜曾有过200亩稻田,并且产出的稻米粒大饱满,晶莹剔透,如果在古代可以称得上贡品,在哪里?告诉你,就在寨里公社刘大下大队…
1970年,改造山河,修堤筑坝,村西那宽宽的河床缩窄了一半,沙子经过掺土改良,引河灌溉,我村就多出了200亩的水田,第二年引进稻秧,社员就学会了插秧,夏秋交界,社员学会了收割,那沉甸甸的稻穗和稻草一起运进了场院…
你见过小麦玉米脱粒,没见过水稻脱粒吧,那场面甚是热闹,七个生产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场院摔稻子,对!就是硬摔!黄澄澄稻粒散落一地,越来越厚,农闲时节能有这个丰收景象,就是一道风景,引来了邻村社员的围观,羡慕煞人…
我家分了200斤稻子,还有一车稻草,你认为稻草是用来生火做饭的就大错特错了,那是用来打草铺的,邻村炕上铺的麦秸,我们村家家可是铺的草铺,往炕上一躺,软软的,别提多舒服了。村里1---7年级的学生,人手一个精致的草铺,替换了午觉用的油纸,邻村沾亲带故的没少来我村要稻草,就是为了给孩子打个草铺别着凉…羡慕煞吧………
周六放学后,跟着娘去了村头的碾棚,开始碾稻子,我围着碾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娘,颠着簸箕,吹着稻糠,那晶莹剔透的稻米渐渐显露出来,稻糠肯定带回家装枕头,那稻米!哈哈哈,我已经馋的不行不行的了,我跟着娘,屁颠屁颠回了家……
北山顺天街的表哥听说我家有大米,背上一书包的地瓜徒步二十里路来到我家,娘做了一锅地瓜大米饭,特意给表哥盛米,我的是瓜米各半,第一次吃到米饭,感觉这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了,为了这米饭,周日下午表哥没走…
对于表哥来说,我家已经是富豪级别了,不但有馍馍,煎饼,还有米饭,晚饭,表哥冷不丁问了一句:“三姨,毛主席能吃到米饭了吗?”
娘没回话,我抢过话茬:“毛主席和我家吃的一样,也是大米饭白馍馍,但是毛主席已经不吃煎饼……”感觉总得和他老人家拉开点距离,表哥流露出的表情已经不是羡慕了,明明是嫉妒了……
周一表哥早早起床,还要徒步20里路上学,娘盛了满满一碗大米倒进他的书包,犹豫一会,又盛给他了半碗说:“孩子,喜欢吃米饭,就当解放军!”
后来表哥果真当了解放军,提干成了团长,再后来专业退休了…
改革开放后,河道进了挖沙船,水位下降,水田成了旱田,水稻改种了大麻,嗨!想啥呢,不是毒品!
每逢路过那片曾经的水田,似乎又看到了青青的秧苗,沉沉的稻穗,闻到了那纯纯的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