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牛
邓才升
我五六岁时,就开始给生产队里放牛挣工分。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就会把我们兄妹几个一齐叫起。哥姐他们,顶成人劳力,但开工分比大人却少三分。我尚小,主要任务是放牛,一年抵成人一月工分。
记忆中的童年时光,常常与牛相伴。农家的孩子,自小对牛就怀有特别感情,只要空闲,小伙伴们总喜爱绕着生产队的牛群玩耍。我那生产队的耕牛约有十几头,或许有二十头,已记不太清楚。只记得大多是水牛,也有黄牛,还有三四个小牛犊。母牛长得高大圆浑,显得结实有力,性情也较温驯;公牛个头大但桀骜不驯,常会蹦跑或用犄角顶人,不太好惹;小牛犊一般活泼可爱,胆小怕人,总恋在牛妈妈周围。我放的是一头黑水母牛,四肢强壮,体态匀称,身上的毛溜光锃亮,像刚擦完的皮鞋。我与它相处四年多,特别喜欢它,给它取了个黑妞外号。
黑妞对我似乎也很有感情,它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我,两只眼睛大而有神。在它面前,我是放心又放肆的。时常摸摸头,拽拽角,扯扯耳,摇摇尾;有时,趁黑妞扒地睡觉,甚至爬上它身去跨坐,它也从不生气。
放牛常要起大早,最难的是起床,睡眼惺忪,极不情愿。这时严厉的父亲,总是不停地掀着被褥,硬生生把我拽起。如遇上雨天或寒冬更是痛苦。那时家穷,买不起雨伞,只能戴着破斗笠披着旧蓑衣,回家早已被淋个大半身湿透。当然,若天放晴心情好,放牛却是一件快活的事。我与邻里发小们,会炫耀着带上小人书,骑着自家牛,朝着约好的目的地进发。将牛绳缠在牛角,拍拍牛屁股,纵任它自由活动。放牛间隙,树旁坡顶,溪边岸头,田间过道,跳皮圈、捉迷藏、掷沙包……这里的一切都属于我们。不觉间,天慢慢暗了,也玩累了,这时候牛和人都是格外的快乐。我们又骑上牛,耀武扬威地冲锋在牧归路上,那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由于年终生产队要评比,牛平时吃饱吃好,才会膘肥体壮,放牛的主人才能评上先进。谁评上了,生产队会奖励一块肥皂或毛巾。这在今天,奖品太过平常。要知道,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因此,放牛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牛的肚子吃饱,选择草青肥美的地段。年年放牛,常活跃陡峭丘岭,南北山冲。当然,稻田麦土间放牛,不能让牛吃稻子麦苗,因为那是生产队公家的命根子。尽管如此,贪玩的我们,还是偶有此类情况发生。
从老家向东约一里地远,有个地方叫社冲坳,又叫干塘窝,也是我们放牛的广阔天地。干塘窝里有一口大池塘,名不符实,四季不干。塘窝边四周,是连片的青草,还有茂密丰盛的冬茅,那是牛的最爱,也是我们放牛的首选。
每每这时的社冲坳,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牛童们时而坐在牛背上,任凭它闲庭信步,追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听着虫儿悦耳的鸣叫,嗅着鸟语花香的微风;时而含着竹笋片吹奏,卷着树枝草叶折叠小船,放在水面上漂荡,或折成风车,高举着奔跑,迎风旋转,感觉人和自然已溶化在一起……如果肚子饿了,我们就会钻到菜园地里去寻吃的,如黄瓜,小豌豆等,都鲜嫩可口。这里的菜园地,多又广,最适宜我们躲藏,十来个孩子,一晃就钻得不见踪影。
我们之间,有时也会搞点恶作剧。记得,老家屋后,有个张小胖子,小气却爱吹牛,大伙看不顺。一次,不知是谁折了一挂板栗树枝,偷偷地夹到他的牛尾巴里。牛本能地一甩尾巴,众多的毛刺就钉在了上面,疼得牛活蹦乱跳,三两下就把那个张小胖子摔得鼻青脸肿,弄得他眼泪一把一把的,大伙却乐得东倒西歪。
牛群有时也像人一样,吃饱了撑的,会决斗打架。尤其是在发情期,牛顶起架来,眼红似血,鼻孔促喘,你死我活,让人惊心动魄,当真“牛”气得很。公牛间你追我赶,疯上好一阵子。有时候却是我们故意,牵来两头好斗架的公牛,让它们比试,孩子们在旁边震天呐喊。
放牛责任心其实蛮大,除了稻田麦土,菜园子也是禁地。有事轻则受骂重则挨打。牛糟蹋菜园,可是大事。记得有一次,我与同伴只顾观赏牛顶架,忘看了黑妞生下的,那头不到半岁的小牛犊。原来,小牛犊跑到附近菜园子,把刚发嫩芽的菜苗吃个精光。正当大家忘乎所以的时候,隐约听到背后传来一阵叫骂声,是生产队长的声音,听上去感觉气头特大。我们听见叫骂,吓得慌忙拽着牛,贼一样躲进了池边林子里。晚上回到家里,少不了挨了一顿打骂。那年放牛,是我唯一没有领到奖品的一年。
放牛起早摸黑,经风历雨,秋去冬来,苦霜冻雪,是常有的事,但对于我来说,毕竟是欢趣更多。四十多年来,时间冲淡了万千悲喜的生活印记,但当年为生产队放牛的往事却历久弥新,成为我永远珍藏的不忘记忆。
邓才升,男,汉族,1972年5月生人,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人。现供职于萍乡市武功山中等职业学校,任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工会主席。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芦溪县第三、四届政协委员,芦溪县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芦溪县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先后有100余万字见诸各级各类报刊杂志。2006年11月,诗词专著《情落人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5年3月由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个人书法专著《硬笔书法教程》;2021年6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散文专著《拨响尘封的心弦》;2022年4月,百花洲出版社出版诗词集《煮诗蒸词》。1.邮编:3372512.邓才升360312197205171512(身份证)3.电话:153070988684.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华光街现代城20栋2单元403室;5.QQ2449397368;dengcaisheng720517@163.com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