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风采)
陈艳丽




《老丫》(六十五集)
文/陈艳丽(吉林)
当一个人独自担负起家庭重担的时候,才感觉到力不从心。这种既当爹又当妈的滋味真的不好受,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但是,咬紧牙关也得挺住。
最初的时候,整夜的失眠困扰着我。加之屋子冷得让人没有困意,另外精神压力也冲击着我,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享福遭罪都是自己选择的,一切的一切都得去面对,不能怨天尤人。
女儿很乖巧很懂事,知道我很辛苦,从来不让我早起做早餐。每天中午,女儿也只有一元钱的午餐费,一碗热面就是女儿最好的美味佳肴。中午,单位偶尔有剩饭剩菜,我就拿回来。到了晚上,热一下,女儿才有一口像样的饱饭吃。
每到周六周日,单位休息,我也休息。女儿放假去姐姐家,我就去老区的“报恩念佛堂”去过斋。“过斋”——就是吃斋饭。佛堂就是我第二个家!
每次去佛堂,都带着很虔诚的心跪在佛祖面前,烧香磕头。然后,就去过斋,吃斋饭,走时往福报箱里捐献一元钱。
说是去拜佛好听些,不如说是去那里讨饭吃,帮自己度难关。
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着。好在每个月有30元的低保帮衬着,女儿总算读完了初中。女儿考上了松原大学,由于家里实在是交不起昂贵的学费,孩子只好止步于高校的墙外。
姐姐家、哥哥家的孩子们都特别优秀,几乎都在念大学,各个家里正是爬坡阶段。家家又都买楼,姐姐哥哥们无力再接济我们娘俩了,女儿也就只好无缘高校。初中毕业后,女儿就自食其力赚钱养活自己了。
《老丫》(六十六集)
文/陈艳丽(吉林)
提起佛,我与佛有不解之缘。不知道是佛救了我,还是我救了佛。
有一次,爱人在地摊上请回来了观音和弥勒佛两尊菩萨,还有两个插蜡烛的香台和香碗儿。于是,我就毕恭毕敬的把菩萨们安放在屋子的最佳位置——门后儿。菩萨们正好身坐西方,面朝东方。早晨的阳光照射充足,菩萨们每天都能沐浴着清新的晨光,得到晨光的爱抚和青睐,我的心也如同菩萨一样格外的亮堂。
每天,我只知道收拾屋子时,擦拭一下菩萨们身上的灰尘,从来没给菩萨们上过香,磕过头,更别说是供果了。菩萨们依然静坐在哪里,无欲无求。
菩萨这一座就是七年。
记得有一次,爱人就像不懂事的孩子,把观音菩萨的脸转到背面去,然后再转过来,把菩萨当玩物一样的转过来转过去。
更可恨的是,有一次我俩吵架时,他拿菩萨出气,随手把观音菩萨扔到园子里去。还好,园子中间是沙土地,观音菩萨完好无损的静静躺在那里。
我也生气,心想:菩萨在园子里呆着,也好过在屋子里,最起码菩萨是安全的。拿回屋子里,不知道他又会做出什么举动,来折磨菩萨呢,万一摔碎了怎么办?那罪过可就大了。想过之后,我也就没去把菩萨捡回来,任由菩萨在那里风餐露宿,无人理会。
过了不长时间,老爷子来了,看到园子里被遗弃的观音菩萨。老爷子心生善念,把观音菩萨捡了回来,临走时便将观音菩萨带走了。
春节到了,我们回老爷子家过年。去仓房拿东西时,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尊被老爷子捡回来的观音菩萨。
我双手合十,念一声法号:“阿弥陀佛” !还好,观音菩萨您老人家还在。
当我抬头看到仓房的檩子,由几根很粗的柱子在支撑着时,生怕檩子断裂时会砸到观音菩萨。于是,我将观音菩萨捧在手心里,拿了回来,放在了老爷子的上屋。临回家时,我将观音菩萨用枕巾包裹着,再一次的请回了我的家中。
记得在我女儿十二岁的那年,我闺蜜越娥的小侄女来我家小住了几日。有一天,两个小姐妹玩儿的正开心时,小侄女忽然对我说:“老姑,我心难受,就像有个什么东西压着我似的。特别闹心。”我急忙问到:“怎么了?是心里不舒服吗?以前有过吗?要不我带你去医院看一下吧。”小侄女安慰我说:“老姑,不用。我就感觉有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大约一寸厚吧,扁扁的东西在压着我,你找一下,你家有没有这样的东西?”
我在脑海里仔细的过目了一下:“真的有这样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我马上去找。”
小侄女接着过又说到:“这个盒子里有个东西,我说不出来是啥,看不清楚。”小侄女的话音未落,我便明白了几分。这孩子肯定不一般,能掐会算,会看病的那种——这是个小神童啊!我不由得心中暗喜。
“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说不出来,你能画出来吧?”小侄女很肯定的点点头儿回答说:“老姑,能!”我心里十拿九稳了,这更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好!我现在就给你找笔和纸去。”
笔和纸都找来了,小侄女就在白纸上画出了一个惊人的图案——骷髅头。此图案一出,让我惊得目瞪口呆,莫非这孩子真有某种预感,真的能看出端倪来?真的能未卜先知?简直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于是,我打开皮箱,在箱子的最底部,那个长方形的盒子正安静的躺在那里。再打开盒子,那枚“骷髅头”——戒指,也正沉寂于此。
小侄女告诉我说:“老姑,此物不祥。你用红布或者是红色的袋子把它装好,扔到很远的地方,你看不到就行。”我麻溜的回到到:“好的,一切照你说的去做。”
家里不做活,也没红布。找个方便面的红袋,装着那枚慎人的戒指,我骑着自行车骑出很远,把它扔到了垃圾箱内。

【作者简介】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华夏诗词文学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华夏诗词文学社(金牌主播风采)
传奇

【主播简介】许树成,网名:传奇,北京顺义人,自由朗读者。
曾经在部队服役,喜欢文学写作和诵读。
茫茫人海尘埃一粒,有声读物,作品散见于多家平台。
希望自己成为听众喜欢的万千声音中的一个音符,在声音世界里结识更多的朋友。

《夏诗词文学社》通告: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总社长:鲍桂芊
社长:赵继洲(副总编)
特邀顾问:石生
国家级著名作家,编剧,当代文化名人。
特邀顾问:国家一级作家
常跃强
特邀文学顾问:
付凤云、王相利、段清华
赵继洲
副总社长:王炳华
常务副总社长:郭申虎
总监:王炳华
现代诗终审总监:任泳儒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陈艳丽.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王兴文
二分社社长:总监:张大千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童话
副社长:柳爱萍
四分社社长:何全兴
副社长:陈艳丽
诵读投稿群社长:梦露
宣传部部长:
梦露:王兴文:赵继洲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诗歌朗诵团队:金牌主播
智昊-梦露-惜缘-
叶淑娟-王慧贤
传奇.(男主播)
并非不同.(男主播)
徐志忠.(男主播)
周莉莉- 细细的雨.
编委会收稿人: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热线投稿:郭申虎
15877332069
平台投稿总编:管玲玲
13969166185
平台投稿总编:朱建新
15609904443
头条编辑:管玲玲
头条编辑:朱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