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遗产
——献给母亲节
作者:南山
爷爷奶奶在我出世前,就去了天堂。外公去给住在城里的亲戚送二斗小米,被当时统治伪满洲国的日本人按“国事犯”投进了监狱,再也没有回来。
我见过的唯一的祖辈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满头白发,严重驼背;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长衫,裹着小脚。每天喂猪、做饭,给孩子们缝缝补补, 春天挖野菜,夏天到田里拔草。秋天到收割后的地里捡豆粒。

冬天坐在炕头上,叼着烟袋,在火盆旁给我们讲述从前的故事。讲在哈拉滨(哈尔滨)跑毛子(毛子:沙俄),闹瘟疫;讲日本鬼子占领二克山杀人放火。讲土匪打家劫舍;有时让我们猜谜语:“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入地底下”,让我们猜“癞蛤蟆和燕子数数,看谁数的快”,大家挣着回答,“燕子快”!外婆笑着说“燕子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癞蛤蟆说:俩五一十”!于是笑声满堂。
外婆非常节俭,不许我们浪费任何东西;谁要是掉下来一个饭粒,她都捡起来吃了;并说着:“浪费粮食有罪呀,要下地狱的!来生要变马吃草!”

乡下没有自来水,要到很远的辘轳井去担水,她不许我们浪费一滴水!每天早上,她都用全家洗完脸后脸盆里剩下的水洗脸。告诫孩子们:“水不沾人,只有人粘水!”(人污水)“浪费水,来生要变牛喝脏水”
外婆喜欢去野外看自然风景。九十多岁了,当春暖草萌;她就让我们背着她到自家的地里,坐在田垅上,一边欣赏天空的朵朵白云,听着百灵鸟在空中歌唱。一边梳理生长的小苗。

家里的孩子多,外婆从来不批评我们。总是和蔼微笑地对待每一个人!
关东冬天的早晨,草坯房子很冷。外婆把每一个孩子的棉裤棉袄在火盆上烧烤热,一边哼着歌谣,一边哄逗孩子们穿衣服。我们都深深地爱着慈祥的外婆!

关东的火炕,炕头最热,炕稍最凉,外婆住炕头 。 乡下没有大米,白面只有过年才有一点够包几顿饺子的。早上小米饭炖酸菜;晚上玉米馇子粥就咸菜。外婆和大家一样,吃粗茶淡饭。
外婆没有属于她自己的私人物品,只有一根二尺长的烟袋。铜烟锅、玉石烟嘴,是她的心爱之物。外婆离开我们时,我们把烟袋一同埋进了坟墓!

外婆走了!每天回家,看着空空的炕头;外婆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浮现!很久很久才慢慢淡漠。
外婆走后,炕头的角落里留下一个小旧花布包。打开来,里面只有几片正痛片!这就是外婆的遗产吗?!不!不是的!还有我们!我们就是外婆最珍贵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