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咏玉
文/高天
隐没蓝田未识身,良工巧琢始成珍。
任凭宠辱人情易,品骨青标不染尘。
★七绝·笔
文/高天
直挺何时见屈身,平生独爱伴文人。
胸怀良史明鸿志,激浊扬清永写真。
★七绝·砖
文/高天
淬炼高窑烈火中,铮铮铁骨一身红。
支撑大厦冲霄立,岂见骄姿炫己功。
★七律·咏石
文/高天
一从问世即惊众,挽救苍生去补天。
精卫凭君消怨恨,雪芹借尔诉悲篇。
骨烧银粉建琼厦,魂化青山醉圣贤。
何幸雨花彰伟烈,留芳遗爱万人传。
★七律·感怀
文/高天
云烟往事付从流,翰墨耕耘总耐求。
月下邀笺思塞雁,书中反刍效黄牛。
有怀句炼三更苦,无悔推敲百味幽。
驾驭遐龄闲世外,东篱一醉不知秋。
★七律·龙爪槐
文/高天
一伞浓荫蔽暑天,盘枝曲舞黛衣鲜。
花黄烂漫香千里,叶碧飘摇爽百川。
龙吐金泉戎马绿,足编根网御风烟。
清馨荡腐人间美,醉悦诗家赋雅篇。
★七律·古槐
文/高天
龙钟体态历千年,挺拔苍穹欲接天。
日晒霜欺枝老朽,春和雨润叶新妍。
槐花破夏成泥去,蝉噪趋炎入耳绵。
百世风云皆过往,恒姿朴貌守耕烟。
★七律·无花果
文/高天
不羡蟠桃誉远扬,但生风骨对炎凉。
含真难进官僚眼,抱朴荣登圣殿堂。
有果有情甘淡雅,无花无欲自芬芳。
神姿内敛枝繁茂,总奉甜心任客尝。
★七律·夕阳吟
文/高天
西望夕阳无限好,红云绻恋隐高岗。
悠然牧笛萦归路,飘袅炊烟漫梓乡。
远岫披霞千树绚,金波掩碧一帆航。
老夫更喜黄昏后,满月清辉罩柳塘。
★七律·岁月
文/高天
短笛悠悠醉我心,清词丽句岁华吟。
潮头傲立观沧海,河畔徐行颂桦林。
雅韵裁诗言壮志,丹毫泼墨觅知音。
彩云铺锦霞天美,入暮闲花灿似金。
★七律·感悟
文/高天
历代先贤不自夸,今朝我辈莫浮华。
功深换得风和雨,道正除驱鬼与邪。
苦练体能遵古训,寻求真谛效邦家。
书中当有新天地,笔下常开锦绣花。


【秋韵168的点评】
《夕阳吟》是高天老师的一首借景抒怀的律诗。作品格律严谨,对仗较工,动静结合,巧用修辞,是一首较好的律作。
首联,直抒其怀,“夕阳无限好”,尽管红云绻恋(作者又何曾不恋?),但太阳终归隐高岗而去。这句诗,巧妙用典:“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不同之处在于,李商隐的诗句,表达了自己为无力挽留美好的事物而概叹,而高天老师的诗句只在赞美夕阳之景,并无悲观感叹之意!
颌联,作者再次巧妙用典,宋代诗人雷震《村晚》中写到:“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而高天老师写成“悠然牧笛萦归路”,同写牧笛,雷震的诗是见牧童丶笛声由近及远;而高天老师的诗是闻牧笛不见牧童丶笛声由远及近。再加“飘袅炊烟”这些动态之景,突出了乡村傍晚的温馨之氛围。
颈联,夕阳下的远山是静态的,也是美丽无比的。“披”“掩”巧用拟人手法,使远山和金波有了生命。“千树绚”“金波”是夕阳尽染下的美好景象。作者动静结合,更突出了黄昏时分乡村的那份静谧与和谐。
尾联,呼应首联,直表情怀:“更喜黄昏后”,为什么?那时候会“满月请辉罩柳塘”,那种恬静,那种惬意,是作者所求!读到此,我们明白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观:安享晚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君羊点评:
诗人托物言志,写得质朴无华而意藴丰满,反映了诗人对玉美的追求。这首绝诗起承二句皆不错,起句不加修饰直叙其事——玉种蓝田。承句再写玉不雕不成器,一块玉经过千雕万琢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后两句借玉喻人,不管宠辱及人情多变,都改变不了风骨、格调。这正是玉所特有的品格。玉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本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