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主编的两次晚餐时间】
(散文)
作者/李成忠
我的这一篇随笔,【夜读〈两份报告〉】,是总编社长先生亲手操刀制作的。
上次出刊,夜里近十点,小窗上看见了先生的晚餐,一碗小面,上面简简单单覆着几茎菜叶。
这就是北方人的晚餐么?抑或,是 一位住在北京城里的外乡人的晚餐?忒简单!
“刚编完稿……。”先生说。
先生是刚给我编完稿,还发了稿样给我看;这我知道。却不知道先生还空腹饿着,更不知道先生的晚餐也得亲力亲为。
时间那么晚,足见工作量之大、之驳杂、繁忙!
不过,听她口气,蛮轻松,且略带些许的欢悦。
然而,小小的饭桌上,搁着盛满面条的烧箕和调料。小面是两碗;一碗素净,另一碗淋漓着红油。想见先生除了伺候自己,还得伺候家人嘞?
先生来自中原,与辣无缘,而口味嗜辣者,必是家里有着南方人的!这人是偶尔上门的稀客?还是一以贯之地每天都得需要人来照顾的家中老小?
我着实不了解,也无由猜测推断。
南北口味殊异。倘若家里有人食辣,必得不嫌麻烦而长期分锅另灶,这得增加入厨时间,从而拉大工作的量!
我从私信里看见过先生的孩子,和母亲节孩子发给先生的祝福、问候,以及款项不小的大红包。孺子有教,于社会可用,乃至大用,先生的回復,口气自然就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读那私信,时值华灯初烨,晚风拂荡,门前湖山的柳岸光影斑驳,而正好长长短短地啼鸣着夜莺;风风光光,妙不可言!因此,我亦享受到了春夜微风拂面的无限的惬意……
殊不知,先生既主外,亦主内。伞一样的撑持着,在鼓努用力地顶扛着风雨。虽然工作苦辛,一身兼多职,常常加班加点,却仍然是十二分二十分地全力庇护着家庭。
难怪晚餐那么晚?原来是工作和家庭双双拖累延误所导致的结果呵!
试想:如此分锅另灶的主厨,一日三餐,该是多么辛苦的劳作?且不说每一个家庭皆有百般无奈的俗务、杂事,单是眼下这一拖延了的晚餐,吃了,喝了,锅碗瓢盆、案板、灶台,待到收拾完毕,那得弄到多久?又是要弄到什么时候才能安闲、从容地歇下困倦的身躯?…
昨夜小窗的显示,依旧是挨近了十点。
(我当然已经饭后多时而捧着清茶在楼下花丛中踱步。)
先生的信息来了,先是问我有无照片,跟着,就发来现在刋中这数帧。
哟伙,是刚刚现去网上搜索淘来的嘞?!
皆因文中涉及了状元郎刘春霖,先生便索来当年的状元的试卷和肖像,照片数帧。我原本以为一篇小小的随笔,大可简单行事,也直接给先生回复:没照片,不必配图。我是不耽驳杂烦乱之流,但凡身边琐事俗务,一切一切,全都妄图从简。不曾想,先生崇尚认真,而又如此的追求着完美。
折腾了半宿,看一看时间,似乎比前一次还晚了一些,我竟稀哩糊涂没明白:先生餐桌上那一碗小面,后来是几时下厨去弄的?又是几时才收拾完厨事、家务,而得以歇息?……当然,还有家人等着的晚餐?还有,需要单另浇泼红辣的口味?……
林林总总的疑问,我就真是啥也不知道了!

先生掌门。
净光咱们这个群,人口四百九十五人,先生的工作得怎样的劳心费神?我亦不知,更不能以我的想像去妄猜和推断!……
因为这一次比上一次更晚,而呈现的,不是裹腹的饭菜,却是手边还远远没有弄出结果的工作!
先生感动了我!
先生与我,交道极短,时间不足半月。但我通过小窗,零零碎碎地读过了先生的文章;至于为人,这两次夜里延宕了时间的晚餐,就是了解的明证。文品好,人品上佳,所以我说:
先生啊,感谢有你! 由衷的感谢呵! ……
(2022.4.5.夜,急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