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做核酸了吗?
作者:邱叶
几时起:人们的日常问候语,由原来“您吃饭了吗?”延续了几辈人的问候语被没完没了的疫情颠覆:变成了今天的“您做核酸了吗?”
想想从三年前的第一次做核酸到现在,变换去过不同的场所和地点,与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组合同瓶。由最初的五人一瓶红盖红液体试管内口腔提取物混装组合。由每人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到后来的每人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从五人一组到十人一组的过度,采样十人口腔粘液提取物混装检测。原来的临时采点不定变换,所有群众的不停奔波、慌张匆忙中焦虑地等待。由那一列列长队等候的实况,到今天的小区拦门核酸的进程,期间的五味杂陈自不必言说。当然,核酸面前,无论你是权高位重之首,亦或是生活拮据的百姓,男女老少,人人平等。来者不越位不插队,没有特殊理由可讲,没有后门关系可走,不管你是吃大肉的也好,吃羊肉的也罢,更不管你是有信仰的虔诚信徒,还是没有信仰的黎民众生。你清高洁癖怎样?你自大狂妄又怎样?如果,没有二十四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你去那里都行不通,去那里你都会被拒之门外,让你寸步难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你只有老实、听话、照做,才会有明天的自由。作为社会动态的清零面,你必须与其他随机的九人组合,带着你的健康密码和口腔菌群的采样棉签折头装进红盖试管内与红液体融合,等待二十四小时的自证与他证,来揭密一个短命的共同体。而这一切又算不算密接?细思极惧。三年多来,从新冠爆发,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釆点临时更换安排,辗转去过:仓库、车库、地下室、会议室、露天广场、单位、街道,人行道。但凡空间大能拉开队行的地方,都能有效利用成为采集点。核酸检测针对餐饮行业和出租车司机,与从事商业活动的有关人员,实施三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普通居民一周一次核酸采样。仔细算下来,全年52周,就证明一年中要做52次核酸,次年若遇上封闭小区。一个月不出门不做核酸,那全年就做48次核酸,特殊时期一天一次核酸,一般连做三周就是21天,那这一年核酸次数是70次,第三年按常规核酸次数52周算,三年累计做170次(夲数据只代表作者个人的算法)核酸单位。当每一次核酸的个人与其它9人的提取物同管同瓶。三年下来每个人与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陌生人,在多少风雨无阻的早上采样密接成瓶,不容选择,不容质疑,一切都是为了早发现,早清零而义不容辞。
今年五月以来,政府采取以小区为单位的拦门核酸检测,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秩序。你看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中:有头带花帽的维族老大爷,有穿格子围裙的菜店老板娘,有夹着公文包的上班族,有带蕾丝头巾的回族大嫂,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有时尚美丽的女士,又去跳广场舞顺路来的邻家阿姨们。大家自觉排队一米五的间距,场面壮观,工作严肃。此刻:最引人注目是忙碌中的几位大白小姐姐,动作娴熟,从撕条、抽棉签到让各位张嘴“啊”棉签在口腔里一抹一拉,拧红盖、折棉头等一系列动作利索完美,瞬间使人肃然起敬!大家来不及说声谢谢!就转身离开了……
疫情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但是,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温暖!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人民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生活依然充满阳光,我们要用美好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将来。
朋友,您好!“今天您做核酸了吗”?“我做了”你呢?我也做了”谢谢!
笔名邱叶,实名邱桂英:高中文化程度,出生于甘肃省泾川县,现居乌鲁木齐市,在企业工作,热爱文学,有部分作品见于网络平台:《女人不要为难女人》《梦回》《一个前浪女的摆摊经历》,《千里送寒衣》《此生我欠了两头猪的债》《戴胜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