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取道黄麻,与教授踵闻名遐迩的“广州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踏青。给人印象最深的并非满目青峰,而是竹声响翠,油然而生的,是“春声在竹,脆鸣空谷”。独特的竹身,通体都是发声之材。而竹节的存在,则使长鞭有段,空腹隔仓,结环束力;也使得每根竹之形、声被赋予个性。

栈道攀爬,蓦然会被竹声所吸引:如裂帛,弦断,亦如崩石,冰炸…。徇声望去,既非风摧,又无鸟兽惊窜,全在于竹林自作:笋生孕节,破土窥天;比直竞秀,争节自拔;汲泉滤泥,养根壮节;老而让新,折节自屈…,竹的一整个生命过程,都会报以殊世绝响。

设若微风梳林,枝叶婆娑,彼此抚慰、过节,则喃呢啾叽;待雷怒雨飘,霜欺历雪,当钟吕吟啸,节节争鸣。或曰,发声在腔,成律由节;自鸣在己,回响由天。韩愈曾说,金石有声,不考(敲)不鸣,或专为揭示某种道理。就竹林而言,其声之发,不独在于外力敲击、弹拨、开启,更可以音由节律,自响天成。这与人才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振兴,或有相通之处……。
2022.4.3(壬寅上巳日)旭光于穗;5.29午课修订于松原。

李旭光书法作品《竹林听翠》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