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述成先生精品诗词欣赏

古风.深情端午念屈原
王述成
诵读楚辞敬雅儒,
端午怀念屈大夫。
心忧家国抛富贵,
情牵百姓作穹庐。
传道创新树理想,
求索破篱鄙浊污。
贤而自律存骨气,
品质精神举世殊。
2022.5.30

古风.怀念屈夫子
王述成
欣逢端午忆良贤,
万里乾坤念屈原。
恨侫为民千古颂,
忧国济世一心牵。
忠魂耿耿昭日月,
热血殷殷贯楚天。
梦醒犹听《天问》意,南望汩水赋诗篇。
2022.5.30

古绝.读屈子辞赋有感
王述成
世有屈原著《离骚》,纯尚人格志向高。
心怀理想倡“美政”,
源头活水诗如潮。
注:屈原在心中首先有美好的政治。他身上的传统士大夫精神和伟大诗心达到了完美结合。他的诗是股清浅溪流,士大夫精神则是诗的源头。
2022.5.30

吟吊屈原
王述成
塞北江南绿衬红,
赛舟挂艾念屈公。
高歌倚剑驱奸佞,
浩气犹存贯碧空。
2021.6.12

在网上看到文友的诗里有“祛病葫芦门框挂,驱邪艾叶户窗飘”、“艾草迎淡幽,清芬蕴端阳”的句子,便急忙去早市买回了艾蒿、香囊和葫芦饰品。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端午釆艾插艾的风俗,也有称端午节为“草节”的,历史上端午节与草息息相关。《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艾叶能灸百病”,故被称为“医草”。在民间流传着“用艾蒿泡水洗眼洗耳,百毒不侵,能使精神一年,并能在一年中交好运”的说法,也有人把处理过的鲜嫩艾叶,同面粉搓揉在一起,再加上调料做成艾糍粑食用的。
在古诗词中仅为端午节釆艾、赏艾、插艾写出的句子就很多,如“彼釆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吾禾艾兮,避邪康养,百姓悦兮……”这是《诗经》里描写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站在艾蒿丛里,惦着脚,四下里张望的诗句。“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满堂香。”这是自古相传的人们称端午节为“卫生节”的歌谣。“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这是描写人们参加龙舟竞渡归来喜观插艾情景的诗句。“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这句古诗表达了艾草之香和端午之情。“家家釆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这是民间表述的端午吃粽子插艾民俗的诗情画意。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那种写艾写粽之美,透过了千年风雨人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端午节是中国的“诗人节、体育节和卫生节”,是一个有着艾叶灵性的节日,与“诗草”相得益彰,哺育滋生了一个永远美丽佳节好时光。节日来临,看那些朝气蓬勃的少年少女们和乐观向上的媪翁,总喜欢赶早徒步到野外釆摘还浸着露水的艾蒿,于门楣、窗户、瓷瓶、坛罐、发鬓、胸襟……随意点染,尽情挥洒,让一束又一束沾着泥土清新,散着野性风韵的艾草们,与大家一起浪漫。这爱,这雅,是去雕饰、亲自然原生态的淳朴,是生于贫瘠、心生美丽的自强,是卑微地发于薄土却绚烂出一片墨绿的姿肆的野性。
在端午节到来之时,釆艾蒿、卖艾蒿、买艾蒿、插艾蒿、用艾蒿的人非常多,祛湿散寒、纳福祈祥……千百年来民间形成了风俗。可在我们北方,乃至我们当地,有些人养成了釆艾连根拔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我到市场买艾蒿时,看到很多都是带根的。可在南方,绝大多数人釆艾是用割的方式。这“割”与“拔”的差别可就大了。割艾茎或釆艾叶不伤其根,因艾蒿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和营养枝。有根,就可以“当春乃发生”,艾就继续繁衍,生长。可是,当把艾蒿连根拔下来,拔一棵,大地上就少一棵了。终会有一天,艾蒿这种植物在当地也越来越少,直至灭绝踪迹。另一个害处是,若连根把植物拔起,会破坏土壤植被,地表面裸露稍大点,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易被风剝沙化。
于是,我不去买带根的艾蒿,而去寻找割茎的艾蒿。值得安慰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在拐角处正有一位姑娘在卖割的艾蒿。我高兴极了,一下子买了十小捆。她正惊讶时,我把艾蒿分给了要买的陌生人。我大声赞扬着说,就是要买割的艾蒿,不伤根,用时还卫生。这下人来多了,姑娘的一堆艾蒿一会就被人们买光了。

此刻我想,端午节日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好的习俗要延续光大,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要及时纠正、剔除。留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一起来改变观念,从一点一滴做起。过端午节,自己首先不去拔艾蒿,也不要去买根茎一同被拔下来的艾蒿。大家都来宣传,倡导低碳生活,加强环境保护,为关心生态、爱护大自然自觉地做点实事,就会使端午节过得更充实、更安康,也会使人与自然界更和谐。
电话:
13500842000

作者简介
王述成,男,1946年出生,党员。主任编辑职称。退休后常学写诗文,曾见诸于《吉林日报》《劳动新闻》《四平日报》等报刊上。系四平市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书《书录昨天》《收藏昨天》。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