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稳祥
众所周知,我国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女儿回娘家)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易经》·乾卦第五爻称:‘飞龙在天’乃大吉之兆。2006、5、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 2009、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批准,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世界非遗名录,成为我国的第一个世界非遗节日。
端午节:由驱毒避邪的习俗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我国地大物博人多,虽然名称不同,但习俗却大同小异。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悬挂菖蒲、佩戴香包、喝饮雄黄酒、吃绿豆糕、吃粽子、赛龙舟、除五毒、荡秋千、比武、击球等。
正象儿歌曰:“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绿豆降暑压火,绿豆糕更是可口佳肴。粽子有蜜枣的、有豆沙的、有板栗的……五花八门。魏渊平老师文中的顺口溜就说的很形象:“三尖竹叶房,珍珠保红娘。要吃吾这味,解带脱衣裳。”艾蒿菖蒲均可驱蚊逐虫。雄黄可避邪祛恶,给小孩头上抹雄黄,就是盼望娃们健康成长。
传说《白蛇传》中,许仙就是听了法海的教唆,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因误喝了雄黄酒而现了原形,变成了一条大白蟒蛇吓死了许仙。才引得白蛇奋挥双剑、力战鹿 鹤二童子,在灵山盗灵芝救活夫君的精彩故事。
在江南水广之地,届时一定要举办龙舟竞赛,大家齐心协力,争先恐后,力夺鳌头!两岸人山人海,场面热闹壮观!赛龙舟的起源就是人们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向河里扔粽子就是愿鱼虾吃粽子,莫要噬咬贤士的尸骸。
屈原 · 名平,字原、又灵均,芈姓。公元前340— 前278年。和楚王是同宗贵族,任高官左徒,后任三闾大夫。胸怀韬略,栋梁忠臣!对内主张举贤修法,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可是:爱国忠君直谏臣,空有报国鸿鹄志。可惜不遇明英主,慨叹遗恨垂千秋!
3000年前的周武王姬发继承周文王姬昌的遗志,在姜太公姜尚的辅佐下,牧野一战打垮了商纣王,灭亡了商汤创建的商朝。新建立了周朝,大封了几百个诸侯国。经过多年无数次的战争,大吃小、强吞弱,灭弱存强,最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最大,西方的秦国崛起最强,且有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雄心与实力。屈原联齐抗秦的策略 就是守土保国的明智之举。
可是,楚王的皇后郑袖、公子子兰、权臣靳尚听从了秦国使臣 能言善辩的张仪的诡计,接受了张仪的重贿,怂恿楚王拒绝齐交而亲善强秦,罢免了正直爱国的忠臣屈原,流放于汨罗江。他傲骨嶙峋,高冠佩剑,仰问苍天,公理何在?屈原远离朝廷,终日徘徊在汨罗江畔,时刻关心日夜担忧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期间,他呕心沥血写下了《天问》《离骚》《九歌》《怀沙》等许多流芳千古的诗篇。其中“离骚”共373句、2490字。由于我文化浅陋,观看诗篇 艰涩难懂,只领会了第97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在追求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这一铿锵有力的名句可谓言简意赅,曾激励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啊!
公元前278年,秦国闻齐楚背盟,秦王嬴政立即委派白起、王翦等大将,统领倾国60万军队数路伐楚。楚国丧失了齐国的援助,抵挡不住秦军的猛烈攻势,很快被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国被灭亡。五月五日这天,屈原闻此凶讯,泪流满面,悲愤交加,叹自己无力挽救故国,决心以死殉国。他面向郢都,抱起一块未被秦军蹂躏的干净石头,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眷恋,毅然投身于波浪汹涌的汨罗江水之中了。
呜呼!天地霍然暗淡,日月刹时无光!青山潸然垂泪,江河悲泣呜咽!试问:有谁不为这忠心耿耿的诤臣而不平?有谁不为这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而惋惜?难怪几千年来人们世世代代都敬仰和怀念!难怪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以各种方式祭祀和缅怀!难怪他被尊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我就不明白,如今有多少年轻人对我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知识,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不太熟悉。却盲目地去热衷于‘圣诞节’‘狂欢节’等乌七八糟的洋节。与其这样 还有没有一点基本的民族自尊心?值此端午节即临之际,我以笨拙之笔粗浅之文,对端午节作了如上的浮浅阐释。一片苦心,亦乃初衷,欢迎诸君雅正。
长安 武稳祥
2019、6、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