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岩寺的白丁香
去年五月假日登西岩山时,寺内的白丁香开得正旺,蜂萦蝶绕,印象深刻。快一年时间了,再没去过山寺,不知道寺里那沁人心脾的丁香花开了没有?
昨晚一场春雨,润物无声,今天早晨,顿觉神清气爽。午后,骑车登西山,独自探访寺里的白丁香。
自行车我是骑不上去的,只好停在山脚下,徒步登山。沿石条铺就的台阶攀爬,上到七十阶的地方,石阶用遮挡板遮挡,山上正在维修施工。我只好下到山脚,再顺着车道上山。
由于维修,正门不通,我从后面山门入寺。春日午后,寺内不见人影,鸟语声声,梵音徐来,虽为白天,山寺内仍显得十分静谧。穿过人行道,距西岩寺正门还有一段距离,寺门两侧的白丁香散发的浓浓香气,已扑面而来。真所谓未见丁香开,便有浓香来。远远看去,寺门两侧,两棵硕大的白丁香正在放花,宛若飘下大雪。走得近处,只见蜂来蝶往,正是去年景象。
据载,西岩寺始建于明代,虽几经变故,而景观幸存。传说曾一度庙宇从山腰建到山顶,为享誉遐迩的佛门胜地。
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西岩寺没有桃树,寺内有三棵白丁香,山门两侧各一棵,观音殿前一棵。株形高大,枝条繁密,十分茂盛。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丁香花开,香气浓郁。至于这三棵丁香花,是何人何年栽种,恐怕已无人知晓。(2022.4.24)
春雨入夜来
今年的春季几乎没有降雨,天干地燥,昨晚突降喜雨。
清晨,推开窗户,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伴着鸟语扑面而来。马路对面的校园里,柳色宜人,远处,南山含黛。
雨停后,玉湖公园的环卫工正在拿扫帚往雨水井里扫水。路边树坑里,积了不少雨水。绿化带内,花木翠鲜欲滴。鸟儿们似乎比往常兴奋了许多,纷纷在绿树枝头恰恰而鸣。
花儿娘娘庙门前,一棵硕大的丁香正在放花,枝密花繁,虽然淋了一身雨水,但仍色白如雪,浓香袭人。
由于下了雨的缘故,虽是周日,来公园的人并不多。平日里,老人们打太极拳的,也因为操场地面湿滑,不见了踪影。湖边的步行道上,有不少人,绕湖散步。活动器械上,也有人开始活动。
在愚公移山平台上,压了压腿,练了一下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
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昨晚的雨量。听到扫水的师傅在说下雨的事,顺便问了一下,昨晚下的雨多吗少,他说下的不多。如果在乡下,我早就拿把铲子,去地里挖土看墒情了。
只可惜,老天爷还是吝啬了点,昨晚上的雨下的有点少。我虽然住城里,但心与农人相通,早就渴盼一场透雨,但不知这雨会在何时而下。(2022.4.24)
庙院牡丹今又开
玉湖公园牡丹园里的牡丹正孕蕾呢,城隍庙院里的牡丹已经开花。
早晨,天空飘着细雨,虽已经是四月末,天气明显有点冷。我加了衣,打把雨伞出门去。玉湖公园的路面上积了不少雨水,拣水少的地方落脚,走了一会儿,不小心裤脚还是被弄湿了,只好挽起裤腿在雨中行。
雨中的公园,比往常宁静了许多。麻雀不知去哪儿躲雨,不见了踪影,树上只有铜翅鸟在鸣叫。丁香花淋了雨,仍旧芬芳,但色泽已不那么洁白鲜活,看上去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禁让人联想起南唐后主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来。湖边的垂柳,在雨中,颜色翠黄,如同破壳而岀的幼鹅的绒毛,很是鲜亮。
湖面上罩了一层雨雾,朦朦胧胧。有几只燕子在上下翻飞,觅食,虽在雨天,其身手仍显得十分敏捷。
沿湖转了一圈,我便折去城隍庙里,观赏庙院里的牡丹。我知道,牡丹园里的牡丹,大约仍需半月时光方能开花,而这时,庙院里的牡丹却先行开花了。隍庙院子不大,里面的牡丹,却有几十株之多,不是全开,陆续在开。院子两边的牡丹花骨朵儿有蒜头般大了,看样子再有三五天就会开了。正在开花的,其实只有大殿后面的一株红牡丹。那株红牡丹,密实的枝叶中,肥硕的花儿,有碗口那么大,鲜红欲滴。因是初开,花蕊隐于花瓣之中。叶子、花瓣上有不少水珠儿,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又像美人的眼泪。我一边欣赏眼前美艳的牡丹,一边拿出手机给花儿拍照。虽是雨天,仍有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由于住的近,去来方便,庙院牡丹开花时,我每年都会去观赏,有时,一周之内,要去几趟,这也算是近水楼台吧。(2022.4.29晚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