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邡─洛水《李冰陵》

《洛水李冰陵》
作者:汪贵沿
朗诵:刘建
在世界的一角
我必须顶礼膜拜
面对九百九十九级石阶
必须双手合十,一级一级的拜
拜那山的高度
拜那水的胸怀
拜那雪的纯洁
拜那松的风骨
拜那治水若冰的家族

在章山洛水之间
一个身影顶天立地
如一把锋利偌大的巨斧
可以开山劈谷
可以惊天地
可以泣鬼神
一对父子的斗笠
披风戴雨
前仆后继
踏一路荆棘
穿越秦空万里
穿越二千五百年的沧桑岁月

那山,那水,那堰
那一道道闸坝如虹
闸每一段江河
闸每一段时空
每一片树荫,每一朵云彩
每一个金鸡报晓的天明
傲骨苍穹,文武兼备
内敛与智慧
你能让山水倒挂
你能让覆水能收
你能斗转星移
你能替天行道
背负着万民的责任
愚公移山
薪火相传

妖魔鬼怪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洪水猛兽阻挡不了你的脚步
见山开道遇水搭桥
几千年的王道
几千年的希望
几千年的黄土
几千年的为民谋利
在这山水之间
在这红尘之上
上善若水,接济天下
山河为之震惊
天府为之巨变

大王庙里没有王
蜀州府里没有官
赤足两岸与民同行
引领一个时代
用满腔热血和古朴的精神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
浚疏洛水,勇斗江神
三江合一
驯服一条条巨龙
让水 风平浪静了
让山 俯首称臣了
与之善仁,言之善信
政之善治,事之善能
动之善时
解救芸芸众生

在世界的一角
在一角的世界
所有的传说都挂满墙壁
所有的土地都开花结果
前人种树后人纳凉
一切皆有因果
世界看李冰
中国看洛水
万古工程在于沟通
千年江山在于寻根问源
2022.04.24什邡李冰陵
──转载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报刊《华西都市报》4月28日版
注:李冰陵是为纪念秦代修建了都江堰的蜀郡郡守李冰而建立的一座古朴的陵园。 李冰陵坐落于中国四川什邡洛水镇的章山山麓,是一座富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纪念性园林,是一处古朴凝重、富含秦汉风格的建筑群。陵园建构以直上山顶的石阶为中轴线,北枕大山,两侧峰岭左辅右,山顶墓压居高临下, 天门开阔,地户紧闭,水口卫门,气象肃穆庄严,如天造地设,俨然王陵气派、占尽风水宝 地之妙机;建筑恢宏大气。

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3]。他也修筑了一条连接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区派出所与云南的五尺道。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诵读者简介:
刘建,男,笔名,本无,1983年出生,文化学讲师、国家普通话水平一级,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朗诵家协会会员、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2021年四川省青少年朗诵大赛特邀评委。主持大型文艺晚会300余场。出版个人专著《与心喝杯茶》《听一听生命的声音》《捧一束光》3部。

作者汪贵沿简介: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盟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苏无锡市范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无锡市音乐文学会学会诗词朗诵分会会长。主要代表作品《挑一帘烟雨走世界》《把江南穿在身上》《太湖是一朵莲》《栅栏内外遗落的文字》等。由出版社公开出版诗文集七部。入选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爱在江南”诗词诵唱暨汪贵沿诗歌朗诵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