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室
必被田野吸引
等候室,斜于椅背观察,模仿倒伏
前,戏剧之光,半熟的躯干
埋入麦克风,浇灌一株
破裂、压力
鼓胀的谎言
或许,披乘客外衣的病人
哑声肯定,广播传至以下:
舞台,关注机坪积水,窗边互不相识的雨速,势大
引导天边,鱼群抖擞的鳞光,三秒记忆
垒起质密广大、歌谣中的金字塔
幕布前降落,田野宣判
一幅油画似的威严,污点
悬垂于过程突兀的体重,逗号,摇摇欲坠
残局,稻草人失形尸首,砂石之乐,浸于
递达异物感的狂欢,偷窥
彼此鳞片纹理,肯定
椅背斜度,气温舒适
指向音
其一
头颅随云与光流转
散发油的灵动
每处垃圾般的卧室里
望向,你我,一个油彩画似的女人
她木雕状的体温,睫毛
粘在毫米之间的微尘
在日常时钟代表的器官中颤动
跳跃,脊椎的梦
一旦书写,阴影缓步走来,平原远端
披上半边脸颊,成就午间的惊慌
向外望,试图从无数楼宇中复制
一种钩子般的情网,高耸淤泥
鱼群在油彩深处产卵
低垂,私语,别过头颈的眼鳞
风,阴晴圆缺
其二
热水汇入玻璃脊椎
冷静的棺材,滤渣鲜甜
紫味,铜混合一起
七个思绪,乞雨
重心倾覆指尖缝隙的
火车,金色高温牧笛驶
过小巧雨夜
脊尖斜阳侧方冷温度
一趟无意义的
鞋底,沙无意义
台风
我的膝盖构成窗 在阳台深处
听见新闻报道 宣布落日后 鱼群
将于云端腐烂 成为新奇的海水
初次降临荒地 我们的城镇
因此欣喜 情人在广场两端牵拉
丝线 织构网布 电车铃铛敲响
黄昏背面 陷于日常安歇的思维
这是一种深知跳跃至目标处轻盈的预想
我谋划好 老鹰无法克服
横向飞行的小心思 装饰房间
确保事物视角合理 让跳跳糖
到水杯伴舞 呼浓云刺入汽珠
隔壁的秃顶阿姨 你也进屋吧
晚场电影已取消 安排你并未
安排过的活动? 比如 诊断心率
学习无耻小人的口癖 开始每晚
偷一瓶酒 存储休闲时光 听石子堆中
狗吠 俯视房间里常见的疼痛 感受
却不分析事物 观察雨声如何掩盖
远方高楼 有效地表达自己
成为入水棱角 夸大 检查那些漏气
地方 滚来滚去 挤压地板里的时间
移动一些色块 并发现 它们合理而顽固地
在凉意中 添置衣物 就能多几种味道
使暴虐的现实 只在不甚
过分的心跳中 泛起泡沫 镶边
那些被每位乐见之人谈论的乏味
“我们被硕大的眼球撞击
山被掏空 五官掏空 这是
一种生活
再次赋予的干旱
我们是雨中干旱 布满针眼的
衣服”
秃顶阿姨戴上 那顶栗色帽子
她觉得那样更舒服
天上残留最后一点光
她说她感到疲倦 便离开阳台
向广场走去
鹦鹉
在茶水间排队领蛋糕时
她瞥见那只鹦鹉,在同样干燥的
日光灯下,歪头盯着人群
主管耸耸肩,承认这算作猫狗之外的事
一种21世纪后的新兴抒情,一种酥痒
在它的领地里,在尚未开蒙的
黑眼球与好奇心搭建的羽毛粪便屋中
带来启示:总有一种非洲的乡情可被忘却
她溜进羽毛粪便屋,那玩意儿
眨巴几下眼睛,锋利的喙与爪堆起三角
一道耳鸣似的啼叫如同丝绸
裹住玻璃大楼的边缘与边缘
对侧的玻璃,那是严密物质
某种她即将投身且凭借着胆怯渴望抓住的
水流中的锋利事物
主管说这当然需要时间磨合
理性循环,条件分支决断,快速关怀之类的
轻松点,总有人能学会,或者你可以
学学鹦鹉,它会因无人理睬而嫉妒
进而关注那些鼓胀的刺激,在日落后
光照消失的模糊梯度中咀嚼着鸟粮反复念叨:
咸味新教伦理,口水生殖,难产的石头
她会在各种翻滚动作的方向里领悟到这些
时间中不停歇发生的探戈舞步的节奏,细密
袖口崇拜的眼神(有时落在主管转身离去)
夜晚狭窄的腰身与臀部似密林中可饮的露水
在日渐悠长的日间手指抹在匆忙的面包片上
有时也会在羽毛粪便屋中研讨
纯净水的输送计划,鹦鹉已向未来
飞过一些距离,抓挠屏幕与键盘按钮,无畏地吼叫
指令数据灵感包装淫秽教育术语的喉头前奏
她也歌唱,却气恼鸟喙在流利之余嘎巴嘎巴那样
大气磅礴的景象,非洲草原日落,鳄鱼狮子长颈鹿
血脉里的红色轻易灼烧粪便就点燃一次火焰
“延伸不到的方式。”她思索,低空拂过地板,反复念叨
富有魅力的字典案例,如同脚趾绞住床上最远处的角色
那种生动,土笋冻,她用这来使
所有坚硬在一瞬间获得可以吮吸
的资格,一种摸不到跳动的隔空操作来窥探荒野
尽头的闪电,她乞求闪电打入指尖
倒也不错,主管想,他呈现诗句,那种
有迹可循的几何图案的稳固,总有
一些消耗,在任何人与车河之上
的玻璃大楼边缘都会有女孩开始
成为字典中可被索引的坚固锋利的光芒
主管缅怀那些鹦鹉,
一只鹦鹉会在若干年的哲学思索后开始塌陷
粪便渗入毛发,某种安哥拉部落的居民习俗
主管品尝蛋糕,瞥见她
与鹦鹉在大楼黄昏变迁的阴影中对话:
“除了一张最后的,渴望的脸
被逐入那永不可满足的之中”**
注:结尾处引自里尔克《孤独者》
你醒来,流着漆黑的泪
你的瞳孔
无法明晰这涌动
你听到沉默
在沉默的塌陷地聚积
你倚在木柜,一侧
耳中的蚊蝇,持续搔挠
昨夜的梦,或称作
「今日新闻」
你说在那儿,在远近
可被忽视的山行道中
透过枯枝,张望湖面
人们有时能看到
一具小小的女尸
漂浮在尘土边缘
可能承载过
生活,
某种不再被谈及之物
言辞陷于腐败的静脉
神情被泡沫覆盖
干燥,检验,一纸说明
列举症状的文字,于(沉默地)
公示结束,在目视范围内褪色
她
使你犹疑,空气
使你反复,嗅闻衣裳
并在一个大风天,接近湖岸
在乳房般起伏的黑石堆中
俯身,寻找自述,一种细痩的
它
不曾现身于
暗哑、湿滑的苔丝
或初春僵滞的枝梢
长桥北侧,你看见孩子
奔跑的脚掌,在不罢休地
敲捶,每块嘶哑的
缝,将缝隙中的时间碾成
圆,一种不新鲜的
苦,如太阳
在今日的强风中——
寂静而持续地燃烧一些
肉体
使你只能闭眼
听
自倒扣的光晕边缘
淋漓烧落的脂油,触碰
湖水起泡一瞬
卑微轻声的归魂:
“嘶——”
你说,那是即将
淹于绒毛阴影
在步调一致的浪潮中
被冰冷亲吻,梳妆的
黑夜
是你
即将流着的
流水
这只鼓撕裂自己说明哮喘
疤痕、公约时刻、高速路段选择刺激/反馈
答案指向→
驶入潮流的quick pass
常见椅背,承受所有水杯质询
推力,细密恐慌,指尖摩擦趋于高涨
敲击下场会议主持,妆容精彩
镜头打向余光,一侧,符号砌起
远端城际,高墙的层次,在道路交汇处等候
总命题:参与感、快速迭代、
“一套最小正确标准”
气泵接通节奏,答案/确认答案
完成水的尸骸,生产、输送至远端
所有门扉
拷贝为:体验一次纯净生活
培训手册
房间
向我袒露房间
揉制管线,它们预留几截名字
我的鼻子锈了
风停步,雨落下来
纤维浸在空荡的背包里
在迟缓的黄昏下
步入鼓声,步入房间
它们零落的样子,可能是微颤、清晰的
喘息,使我遮住眼睛
顺从地否认
脚趾、手臂渗出的蜜
越来越近
那幅画嵌入墙壁,她的想法
依旧蕴含灵验、茫然的挑逗
重复,影子
唯一道德的布局
今晚给了我选择
街
柏油路再调亮一格
我们就能走上街去
这四月的夜晚
界线拉得笔直
万物沉沦
在松散的青草味中
街口尽头的星空
缓缓涌来,此时
她仍束起丝凉的衣襟
我们轻盈地接吻
在哀愁的栾树下接吻
她说:“直呼我的名字。”
她叹息着摘下红灯笼
湖呼
还没成为一粒 四平八稳的石子
他要砌的沙堡
他要掘的窖穴
苍鹭支起一盏湖灯,旅行
给它太多可想的
我还不知道 热情
和创造 背后如何勾连起
指尖涟漪
父亲在软堰
那头的呼唤 欲言又止
沙子扬了眼
圆圈里舞蹈的冰刀
( )
必要见过才晓得
他顺着痒痒的弧
倚去
太过满溢的 都推开
回来
在丰盛的扶梯上获得一盒果冻
世界的目光说你
在二楼试衣间
用鞋盒
开关这些年的爱
调转惯性的
膝盖
那果冻是用来铺履带的
鼓风机,抽空胃囊回到
狂流的上升中
世界目光用巨大噪音掩饰
膝角明亮的血,击碎头颅的流星
谁在西北角,抠掉那颗
打进心的钉子?
它在琳琅的玻璃中劝说
关系不过不停面见的滚石
拿这些罐头走吧
等我
长成硕大的婴儿,穿好西装回来
添与.现居南京,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关注消费主义、数字化时代下人的新异化现象。
桑克、杨勇、阿西|美学绝境时代的诗歌写作何为?
白月:真正的死亡还很远
非亚:阳光如此软弱
匙 玉:魔 咒
胡先其:不做梦的鱼
余元峰:每一颗落日都满含热泪
“崖丽娟诗访谈”:钟鸣|每个诗人的梯阶不同
伊娃 . 达 . 曼德拉下戈尔|新一千零一夜
哑石:诗论
朱怀金:风景,是危险的逆喻
王家新 译|沙子眼的歌手:施家彰诗选
上海,春天的拼图(7)
孟松:我决定原谅上帝(组诗)
“零诗社”李可心:和平证言
“零诗社” 徐魏蔚:零点圣歌
“零诗社”李盲:为了让两座悬崖相爱
“零诗社”林妮萲:让谎言来得更猛烈些吧
“零诗社”刘西:为鸟儿让出整个春天
“零诗社”孟垚:我从未因春天感到羞愧
“零诗社” 小船:一半是神秘,一半是恐惧
“零诗社” 史玥琦:宇宙间最轻盈的事
“零诗社” 竻竻:光的鳞片,一片片剥落
"零诗社"林隐寺:在梦里洗刷本性
“零诗社” 敲 咩:把一千个日落系在河上
“零诗社” 久 衣:苹果片之月
“零诗社” 一 舟:虚构的童年
“零诗社” 春 申:沙滩是闪电的痕迹
张卫东:这是一个陡峭且碎裂的世界
张敏华:人间的一切都在这里(组诗)
薛松爽:绛红的黄昏又一次到来
诗札记:孙谦|通识篇
“上海频道”崖丽娟:520,写给女儿的十首诗
“上海频道”禺农:阴影是为种植阳光准备的
“上海频道” 曹卫东:人间烟火
“上海频道” 丁少国:月季花,这么大
“上海频道” 倪宝元: 午夜留白
“上海频道” 牧野:阳光下的假面
“上海频道” 石 沉:旧道口(组诗)
“上海频道” 水晓得:一片雪花(组诗)
“上海频道” 缘分:春天的画卷
“上海频道” 李贤欢:风,从故乡来
“上海频道”周长元:五月,笑语盈盈
“90度诗点” 张媛媛&杨角|阅读从未写出之物
语言的自我觉醒|李少君诗集:云的现代性
谷 禾:我相信一只大雁的神秘力量
杨 勇:大海葡伏在你的指尖
陈 建 :改开遗民中的抒情诗人
老 德 :骑虎难下
潇 潇:俄乌之战引爆我与俄汉学家的冲突
马 拉:灵魂的回响
“90度诗点” 张媛媛&施施然:时差的节律
石 厉:黑,来得正是时候
廖伟棠:不过是洪水前的一声嘬啸
田一坡:不屈服于虚无
(西班牙) 厉 雄:阳光坐过的余温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