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端午节
作者 张绍钟
每当我碰到节日和节气等重要的日子时,我都要提笔写写有关内容。目的是,一是锻炼提高自己,二是别忘国情及世界大事,三是与大家共同学习了解一些知识,四是我能从中活动手脑,以防痴呆。
今日是端午节,下面我就在这节日里,简单介绍一下该节日,供了解。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之日子,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此外端午节还称为“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等。端午节也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及从南一带。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但在中国还有部分地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的假日。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节日。

下面我再说说端午节为什么在节日里,互相的祝福最好不要用“端午节快乐”这句词呢?及最好也不要搞“欢乐活动”呢?
因这天与传统节日清明节一样,是恶日,是悲壮日子,是个祭祀日子。
在这个日子有很多的传说,如伍子胥表忠良自刎而死,尸体被投入钱塘江。另曹娥在浙江绍兴救父没有成,投江同死,现此江为纪念她忠孝改名为曹娥江。但现流传最广的是古代楚国伟大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在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想看到国家灭亡的悲惨景象,在端午节这天抱石跳进汩罗江自尽。百姓得知打捞,找不到尸体,怕鱼虾咬食他身体,于是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进江中,让鱼虾吃饱,就不会咬食屈原身体了。从此,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划船、包粽子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就这样端午节习俗主要是祭祀缅怀故人,但也有的地区以除瘟驱邪求吉祥。也有除毒之俗,盛行以兰草汤沐浴。因而出现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流传下来,成了今天我国的传统节日,流到至今。

但现互联网的发展,在微博上不管什么节日,也不按历史典故的习俗,只要有节日就搞些祝福问好的链接图片等,大家就互转,我看可能又不犯法就随便吧。比如中国的老太监叫老公,可有些人不尊中国的国情习惯,忘掉老祖宗留下的知识,把自己的丈夫也随国外翻释的音词大喊老公,并自觉得很美很甜,就连电视台播的有些节目也大叫老公,还觉时髦有文化,可谁又能制止呢?好了,写跑题了,不说了,可能崇拜太监,丈夫如太监,也可能是对的,是我守旧赶不上形势,也许我错,不研讨了。

我再介绍一下端午节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的传说,因此各地产生了不尽相同的习俗,除了传统的划龙船、包粽子外,还有悬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佩长命缕、挂钟馗像、跳起钟馗舞、迎鬼船、游百病、女儿要回娘家、要吃五毒饼、放风筝、比武等习俗,现有很多的习俗没了。

根据各地的活动可以看出,我在前面已说过端午节最好不祝快乐和不搞欢乐活动是相似的。那么这一天除以上各地的习俗活动外,我看应互祝什么呢?因前面我说过今天是怀念亡故日,是祖先保佑后人幸福安康长寿,是一个缅怀故人祭祀的日子,我想疫情当前我们就互祝安康吧!

我最后再说几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如此悠久深远的历史文明。但同样的,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肩负着责任和义务,因为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得竭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我认为,我们在承认我国这么多优秀的文明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做些文化保护的工作。

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同时妥善保护我国的文化,为自己,为祖国,更为后世子孙能够继续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我们需要树立保护自己民族传统文明的意识,作一名文明守护者。

绍钟悟端午节
端午到
祝好友灿烂芬芳,
愿好友平安寿长。
坐龙舟
乘八方幸福梦想,
驾四海好运波浪。
挂艾叶
驱一年烦恼全忘,
纳一生富贵吉祥。

吃粽子
品四季快乐之享,
裹全年健康希望。
绍钟端午节写意
一粒粒糯米,
粘稠着我们的思念。
一颗颗红枣,
点缀着日子的红艳。
一片片粽叶,
贴上着幸福的标签。
一圈圈丝线,
缠绕着美好的心愿。
一个个粽子,
包裹着幸福万万千。
一句句祝福,
祝愿着安康永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