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端午节》诗词联赋专辑!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本期联家诗人名册:
顽石.吕宝库 仁甫.王天德 沙海.李刚军 王正华 罗奕梅 高飞亮 于卫东 姬平 弓长 李凤云 闪东升 開甯 正之堂主.许嗣伟 吴茂江 王兴伦 邓万斌 郭佑 赵学义 牛占才 聂朋群 许宗金 李茂林 白重生 于金奎 诗秋 刘亚倩 韩兰翔 王菁华 锦菊斋主 李占彦 霜月枫.王进 曹鑑江 李泽宗 李永峰 士弘毅 许祥.高山流水 山岳 笨笨鼠 张建忠 无言 张来旺 李秦 白燕 刘皓 好好学习 邹炳新 罗明仓 李周省 杨烈焰 段正清 刘玉梅 李根乾 孟召芝 来学礼 王宝生 李雪华 柔和 老黄牛 苏承志 成功 兴旺 倪宪培 倪守华 赵永仁 李涛 扭转乾坤
端午节话屈原
作者:顽石.吕宝库
屈原,名平,字灵均。战国楚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大诗人。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被放逐沅湘。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写了《离骚》等著名诗篇,抒发自己的悲愤。秦兵攻破楚国郢都后,他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自尽。
在距玉筒山东北5公里的烈女岭上,至今还住存着屈原的墓葬。
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屈子祠,始建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建于现址。屈子祠附近有骚坛、濯缨桥、桃花洞、独醒亭、望爷墎、绣花墎、寿星台、剪刀池等古迹。反映了历代人民对屈原的怀念。他的作品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七律.端午谈笑茶年
作者:仁甫.王天德
端午又来撩老夫,节时尤忆幼时图。
馋涎裹粽十几个,酬分邻居母却无。
月满银霞香糯酒,市嚣角黍艾蒿符。
珍稀岁序诗中过,谈笑茶年词一壶。
注:
1.市——市场
2.角黍——粽子别称
3.茶年——即茶寿,一百零八岁。
端午.悼屈原
作者:沙海.李刚军
滚滚汨江流水寒,冥冥屈子可安眠?
丹心忠义含怨去,一代公卿岂苟延。
碧粽彩绳乡绪唤,龙舟竞渡别情牵。
九章天问离骚赋,荡气回肠千百年。
《寄情端阳节》
作者:王正华
岁岁端阳望九州,城乡纪念自相同。
门边插艾驱邪气,室内闻香灭害虫。
情寄汨罗歌俊彦,心怀屈子颂豪雄。
离骚美誉名中外,文化转承映彩虹。
端午感怀
作者:罗奕梅
凤城端午游客兴,疫情蔑毁洗翠杨。
绿林花丛悬艾草,紫粽人家祭忠良。
祭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香包粽子到端阳,再诵离骚又九章。
明志殉国天道事,古今哀痛汨罗江。
端午节(中华新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榴红马月又端阳,容臭包儿楚粽香。
手腕花绳何意在,离骚一卷祭忠良。
七绝.端午节
作者:高飞亮.宁夏
壬寅五月又端阳,楚粽飘来伴艾香。
哀诵离骚诗祖祭,汨罗江畔问怀王。
题联赠端午节
楚粽清香,插柳门前黄酒祭;
屈原傲骨,吟诗案上正阳哀。
宁夏 高飞亮
纪念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高飞亮.宁夏
仲夏飘来糯粽香,神州悲痛祭端阳。
离骚巨著传千古,纪念屈原向楚江。
端午祭屈原
作者:于卫东
粽子龙舟艾草擎,黎民爱恨总分明。
投江遗志人心向,千载波涛犹未平。
捣练子.端午
作者:姬平
端午日,赛龙舟。粽子飘香艾叶酬。驱恶避邪家国泰,屈原忠骨颂千秋。
七律.端午感怀
作者:姬平
忠贞报国不随心,朝野昏王入鬼门。
楚国山河难足我,汨罗水殿葬臣身。
离骚在世鸣天地,江浪推波洗石金。
告慰冤魂名耀史,千秋悼念屈灵均。
七绝.端午
作者:弓长.河南偃师
时交端午聚黎元,食粽飞舟祭屈原。
谁解投身无奈恨,江流逐意纳忠言。
七绝.端午节随吟
作者:弓长.河南偃师
万树榴花红欲流,千门艾虎挂檐头。
端阳又惹相思苦,粽味荷香满竞舟。
端午龙舟情(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龙舟竞发快如弦,锣鼓铿锵震九天。
角粽雄黄江面洒,浪涛滚滚唤屈原。
端午忆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汩水飘来糯粽香,屈平祭日诵诗章。
楚辞千载抒新志,国兴家齐赞大江。
悼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李凤云
九章天问荡惊涛,青史辉煌胆气豪。
常有丹心匡社稷,却无铁腕握金刀。
郢都国破千秋梦,汨水冤沉两岸潮。
雄魄枉能扶正道,英魂祭处诵离骚。
端午抒情
作者:李凤云
九章风雅云天籁,名著佳篇广宇开。
端午汨罗江水涌,应时粽艾酒香来。
诗吟楚国群贤士,赋诵荆湘众秀才。
屈子檄文扶大道,离骚振世史清裁。
虞美人.骚魂(李煜体)
作者:李凤云
离骚问世惊荆楚,郢府升歌舞。南天鼎盛访贤夫,屈子有谋沥胆,战群儒。
家衰国破阴云在,谁把危难解。仰天狂笑史英名,汨水奋身东去,志坚贞。
临江仙.端午抒情(贺铸体)
作者:李凤云
机飞南天观汨水,涛惊屈子无声。楚辞文史万年行。国兴热血涌,神旺计谋宏。
陈酿香粽江岸供,诉书哀思心情。悲声动地祭英灵。祈天扬正气,护国保安宁。
临江仙.追思屈原(贺铸体)
作者:李凤云
糯粽艾蒿堆供案,人间又过端阳。追思滚滚汨罗江。九章仍传颂,骚风在弘扬。
竞发龙舟锣鼓震,划将挥汗奔忙。屈原祭处奏铿锵。英魂终不朽,傲骨尽流芳。
占春芳.端午感怀(苏轼体)
作者:李凤云
端午到,民风盛,艾蒿溢清香。粽子雄黄粮液,竞舟号子旗扬。
祭典众翁忙。诵离骚、思楚情长。墨飞毫舞华章著,歌颂三湘。
鹧鸪天.端午三湘行(晏几道体)
作者:李凤云
端午机飞到长沙。湘江岳麓秀容斜。应思屈子赶时节,再诵离骚悼赋家。
肃目礼,敬鲜花。艾香糯粽典清茶。今朝汨水涛声怒,鬼杰英魂美誉嘉。
江城子.端午(词林正韵)
作者:闪东升
家家艾草缀门旁。佩香囊,饮雄黄。粽子糖糕,热闹小村庄。
水上龙舟欢竞渡,擂战鼓,桨声扬。
农家盛夏也奔忙,赶时光,去栽秧。挥汗弓腰,退步水中央。
日落风来天色暗,山洼里,月牙凉。
端午飞思
作者:闪东升
自古忠臣无下场,屈原独醒最堪伤。
虽然真理胜邪恶,难免乌云遮太阳。
青艾菖蒲门户缀,糖糕粽子蟹虾尝。
龙舟竞渡捞魂魄,代代空回代代忙!
屈原遥祭(中华新韵)
作者:開甯
端午琴音祭烈贤,生平受辱遇谗言。
离骚哀怨孤忠报,千古悲歌世代传。
端午吟(中华新韵)
作者:開甯
华夏家家棕味香,追思献物汨罗江。
忠魂良将屈原烈,悲壮离骚泣血章。
端午雨后即景(中华新韵)
作者:開甯
绵绵细雨润无声,过苑凭栏赏旎容。
水洗小荷初露角,绿荫深处鸟欢浓。
出句:竭忠尽智,离骚尔著诉忠贞,化作千秋绝唱;【正之堂主.许嗣伟】
对句:挚爱惊魂,汨水君投彰爱意,成为万代悲歌。【開甯】
五律.端午测核酸
作者:许嗣伟
雄黄驱恶瘴,插艾佩香囊。
病疫冲天问,核酸就地量,
教材图画毒,狼子野心狂。
能否隔离计?忠奸赋绿黄!
端午安康
陋室翻书寻屈子;
寒亭酌酒问刘伶。
宁夏 吴茂江
端午赏小区青果
作者:吴茂江
清晨散步小区前,异木奇花互竞妍。
幼杏低头衔绿地,童桃举手摸蓝天。
扬眉李子娇枝挂,捧腹梨孩倩杪悬。
夏送真情妆梦景,柔风爽意醉心田。
壬寅端午感怀
作者:王兴伦
剧情反复似旋轮,奸祸忠良假乱真。
橘赋空流问天泪,粽抛不见葬江身。
万民运里家和国,千百年间君与臣。
夺命改朝谁例外,庙堂得势弄权人。
七绝·端午节
作者:邓万斌
年年五月粽浓香,缘起离骚故国殇。
锣鼓竞舟千百度,赤心汨水万层浪。
端午节怀古三首(中华新韵)
作者:郭佑.宁夏
其一.
韵雨诗云滋久旱,离骚风雅颂中华。
龙舟争渡平江境,屈子惜怜大楚家。
艾可驱邪瘟欲退,粽能消饿客齐夸。
先贤德范当歌赞,谗佞昏君以笔伐。
其二.
燕舞莺飞唱九歌,草欢林茂壮山河。
长江汹涌诗情放,沃野斑斓韵海波。
史载离骚穿亘古,石随躯体入漩涡。
大夫虽去英魂在,巨笔凌轩扫疫疴。
其三.
风雅超群赋九章,佳吟细品泛清香。
直臣变法君王悔,奸佞渎职政务荒。
楚为联秦失社稷,屈因沉水葬平江。
以文载道家国爱,可贵精神后世扬。
端阳节感赋(中华通韵)
作者:赵学义.宁夏
龙舟竞渡鼓声扬,五月神州米粽香。
索句谋篇歌睿圣,造词引典话端阳。
秉心社稷怀王忌,泣血民生汨水江。
天问奇葩传万代,离骚辞赋世华章。
注:睿圣,对屈原之尊称。
定风波(双调)端午祭屈原(欧阳炯)
作者:赵学义.宁夏
艾草菖蒲挂户堂,醇香棕子庆端阳。泪洒龙舟黎庶叹,呼唤。风飘仙乐汨罗滂。
吟诵离骚天地醉,潸泪。清辞敬拜屈原扬。慷慨陈词寻国梦,心痛,一朝贤圣尽忠良。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牛占才.宁夏
汨罗汩汩浇田亩,魂魄悠悠促谷荣。
付尽骚情催果硕,流干血泪养粮丰。
爱国骨气今侪继,忠耿诗风后裔承。
香粽寒食生凤子,龙舟竞渡进天庭。
端午祭汨罗(中华新韵)
作者:牛占才.宁夏
魂引江中水,冲刷腐郢污。
眼呈人世变,骚赋前程殊。
疾棹龙舟进,举旗将酒沽。
三闾安勿躁,且览楚天舒。
端午怀屈
作者:聂朋群.宁夏
汨罗江上大夫魄,千载烟波识亦真。
岂负怀沙天地骨,犹存济物性情身。
年年吊屈追思远,灼灼为民体道醇。
每念湘流悲壮水,冷香魂摄颂诗人。
端午怀屈
作者:聂朋群
屈子行吟泽畔狂,吁天有恨忍悲伤。
远修求处红尘老,近舍听时紫陌茫。
汨水烟波空契阔,岸边风雨尽苍凉。
垂杨盼顾乾坤直,香草美人明月霜。
端午怀屈
作者:聂朋群.宁夏
痛读离骚以酒伸,每随流水觅灵均。
怀沙一念听云裂,谋国孤吟去国巡。
闷极嘘天吞恨气,狂来跺地哭斯民。
感伤千古寒江月,曲尽人悲志未沦。
鹧鸪天.端午节随笔(中华新韵)
作者:许宗金
天问华章楚地风,离骚咏调唱国忠。
龙舟碧水寻贤迹,糯叶纤云探遗踪。
革旧制,举贤能。复兴华夏已非同。
寒江屈子抬头看,热土神州万里行。
核酸检测随笔
作者:许宗金
白衣甲胄做核酸,扫码查温探口咽。
暑日热蒸挥汗雨,换得百户万家安。
端午逢雨
作者:许宗金
喜雨临端午,香囊艾叶包。
新荷含露翠,杨柳笑眉梢。
【鹧鸪天】端午节吟怀
作者:李茂林
五月黄醅老酒尝,荷包艾柳叶飘香。楚辞寂寞出沧海,绿粽香甜下汨江。
端午碧,屈原殇。江南楚地赛舟忙。人随春老弹几曲,天问离骚续九章。
端午安康
作者:李茂林
五色花绳煮酒醅,门前插柳暗徘徊。
乡愁缕缕清风载,粽叶飘香递盏杯。
端午思屈原
作者:李茂林
端午离骚世态凉,投江屈子敢轻狂。
仙风梦锁三春尽,汨水魂幡五月亡。
端午祭魂
作者:白重生
每至端阳告子孙,楚君遗恨大河吞。
千家万户飘香粽,以祭忠良爱国魂。
浣溪沙.祭屈原
作者:白重生
汨水滔滔念栋梁,今逢盛夏又端阳。龙舟竞渡祭哀伤。
天问长诗何处问,九章短集久寻章。捐躯一跃志昂扬。
端午即兴
作者:白重生
家家门外挂菖蒲,梦醒时分微信铺。
检测核酸全体做,驱邪何必饮屠苏。
七律·情寄端午(下平十一尤)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香囊艾草满街头,水域波涛竞渡舟。
祭拜三闾成俗事,追寻大汉忆王侯。
粽藏米枣情深切,韵裹诗词恨转幽。
再唱离骚天问赋,炎黄一脉傲千秋。
七律·端午节抒怀(下平七阳)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户户棕鲜伴艾香,花红柳绿醉雄黄。
离骚桔颂昆仑雪,论语琴吟楚汉霜。
竞出龙舟寻大侠,查询竹卷阅千章。
遗传民俗承今古,勿把思怀换国殇。
七律·壬寅端午题棕子(下平七阳)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青衣软玉散轻香,滴翠含羞泛吉祥。
定目牵魂身段紧,精心包裹韵幽长。
蒸云罩雾追欢绪,煮月流花绽未央。
捆绑丝麻何所惧,丹田艳丽盼卿尝。
七律·端午民俗吟(上平十三元)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艾草薰邪挂院门,棕情千种满银盆。
身无正气难驱鬼,酒有雄黄易断魂。
凤鼓寻江风雨紧,龙舟赶月水涛浑。
离骚欲向嫦娥诉,化入民间万古存!
七律.端午小雨情怀(下平十二侵)
作者: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晨曦燕舞醉花阴,祈盼多时总莅临。
细雨欢情莺结舌,微风着意草开心。
棕添翠露香浮满,艾浸祥云惠泽淋。
愿沐清凉身湿透,烟尘大漠降甘霖。
鹧鸪天.端午祭忠孝贤.依龙谱
作者:诗秋
岁岁端阳祭屈原。钱塘还念子胥冤。离骚天问延千古,唐宋诗词万代传。
歌孝女,敬先贤。孝忠文化永流传。汨罗江粽忠魂祭,登上吴山烧纸钱。
注:
1.歌孝女,曹娥为救父投进曹娥江,大孝也!
2.吴子胥含冤投钱塘江。为纪念他在吴山上造子胥庙,每逢节日给他烧纸钱。屈原、吴子胥均是忠贞报国,为昏君、奸臣所害。
行香子.雷雨突降晴也快.依龙谱
作者:诗秋
云黑雷鸣。顷刻鸿惊。雨倾盆、影碎波烹。鱼沉湖底,鹭躲烟藤。但湾溪急,沙溪满,月溪盈。
濛濛似画,丝丝如梦。突然停、夕照霞荣。游船竞渡,军舰回程。看夕阳晴,云阳散,鸟阳鸣。
注:这两天上午下午三点前基本都是晴天,三点后突然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到旁晚雨卡然而止。夕阳霞光满天。莫非上苍也为端午节助力!
端午节感慨
作者:刘亚倩.宁夏
艾草悬门万户香,时于仲夏又端阳。
一壶老酒频斟饮,两碗新餐裹粽尝。
同荡龙舟风摆舞,双飞丹鹤宇航翔。
忠诚挚爱神州祭,细雨飘零似泪扬。
端午节
作者:刘亚倩
五月端阳小雨扬,门符艾叶祭高堂。
龙舟赛事歌声亮,粽子香甜蘸上糖。
端午
作者:韩兰翔
诗吟端午慨而慷,角粽凝情慰楚乡。
一曲离骚君不见,忠魂却在九州扬。
端午抒怀
作者:韩兰翔
重温天问话端阳,再诵离骚欲断肠。
黍粽频抛驱诡佞,龙舟竞渡祭忠良。
招魂哀郢九歌荡,怨世沉江七谏伤。
投殒难消亡国恨,一生正气却流长。
端午节祭屈原
作者:王菁华
端午粽飘香,雄黄酒举觞。
年年歌屈子,岁岁颂骚章。
楚国良才挫,汨罗忠泪扬。
文辞耀千古,正气浩然长。
端午节祭屈原
作者:王菁华
挥泪神州祭屈原,离骚天问本豪言。
忠心耿耿为荆楚,怀恨江中巨浪掀。
端午感怀
作者:锦菊斋主
今天五月正端阳,艾叶菖蒲米粽香。
舟驾汨罗闻鼓响,酒驱邪气赞雄黄。
青山尽扫心头恼,绿水长消楚域殇。
历史屈公忠可信,离骚万代永留芳。
端午节有感(中华通韵)
作者:邓万斌
盛世强国安,端阳节日欢。
人民身体贵,免费做核酸。
端午
作者:李占彦
年年端午随乡俗,尊尚流风念屈原。
留得离骚垂万古,黎民牢记放臣冤。
七绝.端阳抒怀
作者:霜月枫.王进.宁夏石嘴山
山河五月煦韶光,举国端阳覆粽香。
史衍屈原豪气在,遗风胜疫佑祥康。
端午节感怀(中华新韵)
作者:霜月枫.王进.宁夏石嘴山
端阳老历古俗知,渡尽沧桑旧爱痴。
溯史帆寻屈子影,征冠曲谱佼杰诗。
粽香总蕴忧国绪,艾味常飘念梓思。
疫害希期今岁灭,族逢瑞兆更昂姿。
端午祭屈原(诗两首)
作者:曹鑑江
一.
街头小巷粽飘香,苇叶清新糯米装。
伟大贤人江陨落,英名壮举世留芳
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字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岂能洗去率臣冤。
注:字原,屈原。
端午节安康
作者:李泽宗
蒲草青荷采撷忙,新檐插艾又端阳。
碧丝角粽形依旧,温习儿时味溢香。
端午逢小雨又感
作者:李永峰
凝重连云细雨飞,汨江潮起荡帆帏。
每逢端午怀屈子,岂止辞章颂五晖。
七绝.端午
作者:士弘毅
忍看兰荃化白茅,怀沙人去恨难消。
汨罗岁岁拍天去,半是江潮半泪潮。
熊盛元(诗词大家.著名学者)评:
此绝蕴含深慨于言外,尤赏其结。
五律.端午
作者:士弘毅
怀沙人不见,日落乱云深。
一死谁能赎,千秋梦未沉。
高丘已无女,芳芷尚盈襟。
英气潮难掩,年年怒浪侵。
熊盛元(诗词大家.学者)评:
沉郁悲凉,不惟中二联遣对工稳,首尾亦呼应自然也!
五律.步韵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作者:许祥.高山流水
端午榴花绚,追思祭缅繁。
竞舟循旧制,采艾束新冠。
岭北观芍药,坡南赏牡丹。
游人欢聚饮,把酒醉光盘。
临江仙.端午悼屈原
作者:许祥.黑龙江
端午来临逢盛夏,连连降雨纷纷。
苍天洒泪祭贤尊。
汨留千古恨,情系万人心。
惊世离骚扬浩气,坚贞爱国忧民。
九歌天问启乾坤。
龙舟飞竞渡,糯粽慰忠魂。
端午悼屈原
作者:山岳
重五家家粽米香,俗风千载念忠良。
汨罗江底悲情隐,天问离骚世代芳。
鹧鸪天.端午
作者:笨笨鼠
风雨飘摇古渡头,沉舟侧畔几人休。楚园丘下忠魂泪,故国书中儿女愁。屈子恨,汨罗流。千年不散任人求 。时光有路何须直,万里江山辈辈修。
挂艾草
作者:笨笨鼠
两串葫芦一把蒿,门前青紫望眉高。
邪来不在寒家住,自有神仙佑尔曹。
粽子
作者:笨笨鼠
长叶焉知白米愁,成团香气到人喉。
此生未有相关处,却向锅中一并投。
楚狂
作者:笨笨鼠
船客不知江水凉,巫山过后是寻常。
竹横岭上三生石,自有根基做楚狂。
中卫端阳民俗
作者:张建忠
一.焖枣糕
水淘米醒上笼筐,糯枣缤纷渗入芳。
糕艳红芯君慢品,盛盘落雪郁清香。
二.炸油香
烫面揉糖色泽光,身筋白浪炸金黄。
柔姿翻出鲜红月,笑语心甜忆故乡。
三.绣香包
夜半针钱绣锦囊,端阳薄礼送情郎。
三哥牵挂英英妹,心惜香包梦断肠。
注:落雪,指撒白糖。油香,指油饼。回民称油香。
应理端午杂咏
作者:张建忠
塞外清风凉夏日,杏黄桑熟麦飘香。
长河激浪龙舟竞,大漠惊沙虎拜阳。
碧色玫园来相会,红颜知己故难忘。
幸逢端午莫虚度,启宇金沙作斗芳。
注:应理,指旧中卫。
端午节即兴
作者:张建忠
杏熟麦黄莺啭叫,端阳千里糯香飘。
江河竞渡赛龙凤,惟我故乡诗画描。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作者:无言
潇湘江水夏生寒,竞渡龙舟鼓角喧。
泪雨凄凉随浪撼,愁云苦涩载涛翻。
开樽作赋九章颂,对酒吟诗万古传。
天问离骚追往事,灵均魂魄汨罗眠。
鹧鸪天.端午思怀
作者:无言
竞渡龙舟鼓角扬,心中何止几增伤。
众人端午缅正则,独我三更怀额娘。
烹日月,煮沧桑。育儿孝老顾家昌。
每逢国祭犹思母,笑貌音容梦里祥。
端午节(中华新韵)
作者:张来旺
离骚巨著树诗碑,挚爱国家数首魁。
昏帝庸心魔诋毁,真君铭志士怀悲。
屈原祭日祭英烈,黄酒恭贤恭满杯。
粽子祈福熏艾草,龙舟竞赛美一回。
端午节(中华新韵)
作者:李秦
端午千家包米粽,门栓艾草纳吉祥。
梨骚曲韵听悠远,屈子英名万世芳。
端阳假日做核酸(中华新韵)
作者:李秦
风摇柳叶黑云舞,检测核酸老少全。
米粽千家香四溢,端阳假日盼团圆。
七古.祭屈原
作者:李秦
端阳各家粽香溢,梨骚恨洒汨罗江。
英名不朽留芳世,屈子精神万古扬。
七绝.端午雨
作者:李秦
入夏农田遭大旱,干枯嫩叶草尖黄。
雷公端午慈悲献,细雨朦胧送瑞祥。
卜算子.端午节(中华新韵)
作者:李秦
端午棉签沾,节日核酸验。全体居民社区检,片刻休容缓。
粽香满城飘,泪洒罗江畔。屈子精神世代传,义勇千秋赞。
端午节
作者:白燕
民间庆节话端阳,一曲离骚世代扬。
艾草裹包门上挂,万家飘闻粽清香。
《端午节》
作者:刘皓
仲夏端午舞苍龙,天中舟渡飞彩虹。
菖蒲草药浴兰祭,阳辰地腊敬图腾。
注:端午节有端阳、天中、龙舟、菖蒲、草药、浴兰、地腊等二十多个名称。
《祭屈原》
作者:刘皓
秭归投胎汨罗寝,芈姓平原字灵均。
天开于子地辟丑,惊才之风降寅陬。
九章楚辞仰天问,一曲离骚传古今。
虽死不惧忘忧国,留取英名照汗青。
美食系列之(五十三)西安蜂蜜凉棕子
作者:好好学习
炎炎夏日畏骄阳,林荫漫道轻风爽。
单车骑行古城游,走街串巷市井赏。
正是端午好时节,风味小吃诱人香。
蜂蜜凉棕筋糯美,西安佳肴来品尝。
过端午节
作者:邹炳新
不吃粽子喝靓汤,白切鸡肉娘酒上。
三宝风味尽爽口,红焖猪腿特精尝。
苦瓜土豆丝小炒,青菜豆角绿色亮。
一家愉悦团圆坐,慢慢嘴嚼尤清香!
端午粽子
作者:罗明仓
端午粽子展异彩,口味形状不相同。
南咸肉馅多型态,北甜米枣三角宫。
端午节
作者:罗明仓
粽子艾蒿端午节,寄托哀思驱蚊虫。
千年习俗代相传,文化遗产中国通。
端午节祝福(中华新韵)
作者:李周省
田间黄浪丰收望,粽子温情糕点香。
瓜果新鲜娇月季,祝福民众尽安康。
吟端午
作者:杨烈焰
五彩絲线牵忠魂,艾草香糕情浓深。
万户千家祭屈子,家国情怀尽是真。
《端午》
作者:段正清
端午安康粽飘香,粽有好运岁月常。
粽是人生有磨难,粽会彩虹伴阳光。
迎端阳
作者:刘玉梅
瓜儿甜,杏儿黄,五月初五迎端阳。
艾草香,情谊长,幸福如意又和祥。
五彩线,荷包香,缠在身上保安康。
粽子香,油糕甜,剥开粽子倒蜜糖。
小麦黄,收割忙,赶跑新冠无处藏。
五月五,是端阳,幸福生活万年长。
莫忘
作者:李根乾
端午粽漂香,祭祖事先当。
投河身正亡,真理切莫忘。
后辈应牢记,人民记心上。
处事按常理,公仆名远扬。
国强民富有,祖国更坚强。
端午悼屈原
作者:孟召芝.宁夏石嘴山
今日传统端午节,老天含悲悼屈原。
屈原赤心为荊楚,可恨楚君听馋言。
古风.端午安康
作者:来学礼
五月端午叶米香,传承祭祀雄鬼隍。
千年敬祭英灵在,愿国平安民健康。
端午抒怀
作者:王宝生
和谐笑脸舞端阳,秀丽山城带粽香。
一首新诗书美好,人生半百正日长。
《情寄端午》
作者:李雪华
端 午来临粽飘香
阳 光柔柔照艾秧
佳 人踏青河坝上
节 日欢歌随风扬
祈 祷丰收财运昌
福 气盈门喜满堂
安 得无忧世间徜
康 宁一生乐吉祥
国 家三年抗疫忙
泰 斗南山治国殇
民 族大义抗肩膀
安 居乐业敬贤良
情 寄端午美家乡
满 怀激情自胸腔
中 国人民福气旺
华 夏处处好风光
端午节
作者:柔和
粽叶远飘香,艾蒿吊房梁。
一心纪夫子,手绕红绳长。
端午祭屈原
作者:柔和
中华文化远流长,离骚九歌举世扬。
不忍秦军占楚地,殉国投入汨罗江。
爱国情怀当称赞,浪费生命不提倡。
斗智斗勇再斡旋,择日凯旋战豺狼。
年年端午祭屈祖,切莫只享粽飘香。
如今盛世民心安,多少勇士守边疆。
咏端午节
作者:柔和
年年如此
泡上米
包上甜枣
一锅香喷喷粽子
透过窗
飘向远方
早早起来
叫上孩子
一家人上山岗
艾蒿一如既往
采上一筐
用来洗脸
挂门框
吊房梁
借屈祖的厚德
护民的思想
驱走疫情病毒
还天下百年安康
国富民强
端午随笔
作者:老黄牛
五月五
高高山飘起了二千多年的烟火
抬头
问天
楚大夫
以离骚的高亢
奋进在龙舟的航线上
大江东去
淘不尽你的傲骨
追寻你的,是整个华夏民族
魂兮归来,不可放逐西去
你的魂永世
永世在东方
酌满一杯雄黄酒
让妖魔变回原形
九歌,不衰也不哀
山里的端午节
作者:老黄牛
山里人的端午五节
不同于江南水乡
这里没有江
也没有海
更没有龙舟
这里只有山
山里的端午节
就是沁心浸肺的甜醅
带有浓厚乡愁的花馍馍
滑爽可口的荞麦凉粉
晨曦中插在门框上的柳枝
手腕上彩虹似的花花绳
小姑娘胸前的丝绸荷包
山里人不知道《天问》和《九歌》
但晓得问山唱歌
在高高山上插柳条
拜山神
站在山的顶峰
举目远眺
田园里
麦抽穗,豆扬花
给沉寂的山里
增添五月的烂漫和
缤纷的色彩
端午节哭屈原
作者:苏承志
你吟唱着"离骚"
走遍了楚国的山山水水。
你佩戴着长剑,
佩戴着兰花,
用诗歌浇灌着心中的块垒。
湘楚大地还是那么美,
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九死而不悔。
你提出了那么多的天问,
却还是难以排遣心中的苦闷。
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你的清高,
没人能懂得你的深沉。
楚王宫里照样是歌舞升平,
市井之中依然是扰扰纷纷。
有谁能注意汨罗江边的一个老臣,
和他那颗渴望焦灼的心!
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诗篇,
你把它制作成了"九歌"
唱东皇太一,唱云中君,
唱山鬼,唱国觞,
安抚远去的灵魂,
哀悼为国捐躯的英烈。
还有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
而你最想唱的还是你挚爱的楚国,
为他忧伤,为他欢乐,
为他呕心沥血,为他劳碌奔波。
最后,就在五月那山花烂漫的季节,
你把生命也交给了千年流淌的汨罗,
那是你家乡的一条母亲河!
两千年的不朽灵魂一一屈原
作者:苏承志
一座高高的的古老宫墙,
一个昏昏噩噩的楚怀王。
一位不识时务的三闾大夫,
一条流淌着悲和愤的汨罗江。
一朵秋兰散发着高傲的幽香,
一曲离骚倾诉着家国的忧伤。
一组九歌回荡在湘楚大地,
一场招魂演绎出神秘的九章。
一株香草薰陶着人间的善良,
一个美人见证了世事的无常。
一柄佩剑斩不断爱恨情仇,
一片降旛送走了如血的残阳。
一个大秦炫耀着旷世的辉煌,
一个新朝代续演着新的荒唐。
一个生命走进了深邃的历史,
一次纵身宣告了忠贞的灭亡。
一场场龙舟赛鼓声铿锵,
一杯杯雄黄酒装满了人世沧桑。
一个不朽的灵魂在千年传唱,
一个个端午粽子抛进水中央。
注:香草美人,在旧诗词中象征贤良之士。
端午叹忠良
作者:苏承志
杜甫投诗吊汨罗,
自古忠良厄运多。
山海关外无崇焕,(袁崇焕)
风波亭上有风波。(岳飞)
商鞅变法遭车裂,
乌台诗案苏东坡。
虎门销烟林则徐,
匹马夕阳伊犁河。
注:杜甫诗《天末怀李白》"应共冤魂语,投诗吊汨罗"!
端午节的畅想
作者:成功
长长的粽叶包着安康
让我牵挂的人寿命久长。
五月节的香蒲挂在门旁,
那是对家人的思念和期望。
愿瘟邪尽除,
世界一片阳光。
采一把艾草香蒲,
双手留着芳香。
满满的都是幸福,
让生活如音乐在心中唱响。
感谢这红红的五月,
感谢这端午美酒粽味飘香。
让我们不忘家国情怀,
不忘屈原的故事,
鼓舞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
为家国增色增光。
划起奋进的双桨,
敲起那铿锵锣鼓,
让世界上的人都看看,
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脚步,
每时每刻创造着辉煌。
让魑魅魍魉在鼓声里颤抖,
用手中铁锤镰刀,
再次为动荡的世界开荒。
把世界上一切不平铲除,
把一切邪恶埋葬。
让理想信念再次照亮每一颗心灵,
再创造一个人间辉煌。
没有剥削没有灾难,
没有战争自由平等的新世界吧,
让人类理想
和平幸福地久天长。
端午
作者:兴旺
雄鸡一唱五月天
门上的剪纸鸡破晓五月的门
随一缕粽香昂首走进端午日
一场久违的雨带着回家的激情
把起伏的风搓成丝,捻成线
五彩斑斓牵着我的手和我的心
无言的告别在《楚辞》
断然的分手是《离骚》
一江春水已东流
千舟竞发无处觅
把一种纪念写成一个逃避
从此后会忘记你的名字
一把艾草释放一种情
一个佳节勾起一颗相思的心
七言诗:屈原
与端午节>
作者:倪宪培
屈子当年把命捐,一片忠心难如愿;
爱国主张被抛弃,富国强兵策遭谴;
可恨楚王人昏慵,更恨奸臣进谗言;
忠心为国被流放,为国尽忠被罢免!
一曲离骚诉衷言,万语赋诗只对天;
秦兵势猛灭楚国,无力复国心凄惨;
宁做楚国忠心魂,不做秦皇苟生男;
悲伤投进汨罗江,山河感动泪潸然。
屈原投江五月天,正值端午五日间;
人们糯米撒汨罗,为让忠魂吃饱饭;
清晨携儿趁露水,晨露为给儿洗脸:
端午晨露能明目,盼儿有才如屈原。
端午艾蒿驱邪患,晨撅蒿草挂房檐;
邪恶奸邪能驱除,不让邪恶入家园;
风俗传流人心意,人们盛意祭屈原;
每到端午包粽子,为让忠魂有美餐。
倪宪培>
七言诗:看宗亲
倪宪培诗:屈原
与端午节…
作者:倪守华
屈原音谐似屈冤,离骚宏文传世间。
正气赋人生傲骨,汨罗江上走龙船。
端午习俗粽飘香,永把忠魂来祭奠。
龙的传人知根本,家国豪情冲九天。
现代诗:端午节日
思屈原…
作者:倪宪培
竹叶苇叶包不住
粽子的馨香,
粽米的香甜飘向
万里云天。
离骚诗歌的旋律,
牵曳着那是冤魂
忠臣屈原。
旋律在古老的汨罗
江上升腾激昂,
诗人赋诗撰词为把
忠臣颂赞。
各家悬挂门檐上的
艾稿,
去迎接赛艇鼓角相
连气势的怀念。
歌声震撼着大江
南北,
从春秋战国哪个
能比贤臣屈原!
五千年的中华
历史,
哪个节日能胜过
屈子盛赞!
年年端午吃粽子,
简谈历史览前贤。
端午节日有特色,
地域故乡人情
有特点。
古老故事年年说,
农历五月五日
祭屈原。
屈子爱国被流放,
为国操心献策反而
被罢官!
如今疫情胜战
又到端午节,
千家万户欣喜
摆地摊。
地摊货物样样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
糯米裹枣最香甜!
年年端午节早上
撅艾稿,
采撅艾稿挂房檐。
一挂房檐驱病患,
二为寄托哀思
想屈原。
倪宪培于2020年
6月24日写>
七言诗:看宗亲
倪宪培诗:端午
节思屈原…
作者:倪守华
端午插艾有特点,一为人们爱屈原;
二因艾蒿能驱毒,温经通络保平安。
民俗源头有文化,熟悉历史识自然。
半夏季节有蚊虫,艾蒿烟熏可驱散。
艾者爱也爱国家,圣贤故事说不完。
童年往事(四十七)
过端午
作者:赵永仁
遵从祖训讲习俗,过了清明盼端午。
清晨麦田洗把脸,头发梢子带露珠。
田头沟渠找艾蒿,连根拔起抖搂土。
能拿多少拔多少,抱着回家不进屋。
一个椽头插一绺,驱邪避灾有法术。
剩下半干搓成绳,驱除蚊虫燃烟雾。
野外作业有奇效,挂在门口更舒服。
鸡蛋鸭蛋大鹅蛋,放量食用不用数。
难得一年有一回,平时可是小钱库。
油盐酱醋全指它,如此奢侈唯端午。
要数孩子最高兴,左右开弓放开肚。
大米糯米全没有,想吃粽子肯定无。
屈原故事年年听,耳熟能详能复述。
爱国精神入人心,一呼百应甘付出。
山村没有龙舟赛,草苗齐长忙夏锄。
大人小孩齐参战,粮食丰收是要务。
想要休假不可能,国之大计粮为主。
精神生活富多彩,困难岁月不知苦。
吃喝玩乐反觉空,怀念当年过端午。
爱国诗人
作者:李涛
绝笔仰天心已冷,怀沙负石坠江亡。
恨君昏浊全身病,唯我独清遍体伤。
廿五华章堪鼻祖,万千经典放光芒。
每逢端午总吟诵,薪火传承诗史长。
古韵端午
作者:李涛
端午诗歌吟诵会,中华经典永传扬。
贤才不用朝天问,壮志难酬把肺伤。
报国无门流血泪,投江绝命断肝肠。
先河开创风骚领,二十五篇鼻祖当。
端午怀古
作者:李涛
门插菖蒲和艾草,千年民俗史流芳。
香囊老少随身带,甜粽城乡开口尝。
虎子出征心激动,龙舟竞渡气昂扬。
汨罗江畔屈原祭,爱国诗人绝命亡。
纪念屈原
作者:李涛
鱼虾全落泪,情动汨罗江。
天问渊源久,离骚诗史长。
怀才难报效,绝命怎担当。
屈子心伤透,昏君乃楚王。
端阳节
作者:李涛
门旁插艾草,防疫撒雄黄。
纪念香包送,团圆甜粽尝。
龙舟同竞渡,虎气共担当。
祭奠仰屈子,丰碑万古长。
端阳祝福
作者:李涛
端午双方通电话,内人出院返家园。
雷公儿女常陪护,会长朝夕总挂牵。
妙手回春神保佑,灵丹除病众团圆。
夫妻恩爱动天地,岁月八十福寿添。
题世界非遗端午节
联:李涛
一.
楚国无双,怀才不遇人间吼;
天中逢五,有梦难圆江里投。
二.
爱国诗人,报国无门,天问千秋留绝唱;
面江屈子,投江有泪,离骚万代仰丰碑。
三.
甜粽一桌,团聚品尝,回味无穷节快乐;
香包七彩,互相赠送,驱邪除病体安康。
四.
艾草除蚊,互送香包,世界非遗名四海;
雄黄抗疫,同尝甜粽,端午民俗耀千秋。
五.
泪洒汨罗江,纪念诗人,大小鱼虾全绝食;
粽包端午节,缅怀屈子,古今上下尽含情。
六.
迎来端午节,甜粽品尝,世界非遗同纪念;
举办诗歌会,深情朗诵,中华经典咏流传。
七.
龙舟破浪,竞渡争先,两岸加油,中华儿女凌云志;
牛气冲天,不甘落后,一心圆梦,端午城乡折桂人。
八.
当今粽子,过度包装,礼物如金,敲门砖用沾铜臭;
端午官员,安心笑纳,门庭若市,送礼人迎见黑心。
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和象征
作者:扭转乾坤
在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的寓意是祈求保佑、希望在一年里风调雨顺、去厄运、攘灾异、事事如意。赛龙舟这种竞赛更是端午节一项重要活动,同时这也是我国古代龙图腾祭祀的仪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端午节的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在屈原跳入江中自尽之后,当地百姓都闻讯马上去划船捞救,却一无所获。后来为了能找到精神寄托其中的哀思,人们就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慢慢的就形成了了今天的龙舟竞赛。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是什么。端午节举行赛龙舟,这是我国中华民族多年一直保存的节日民间娱乐项目,希望可以通过赛龙舟这一盛事来表达人们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与此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项团体活动。不过赛龙舟这个竞赛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所以具体的还得看地方。赛龙舟的寓意也有几种,其中一个就是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竞渡用的以龙的外形来设计的船。赛龙舟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端午的主要习俗之一,一开始是我国古人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因为我国诗人屈原也是在这一天去世,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这个也是我们龙图腾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和象征。经过长期发展,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如划龙舟、包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连结了起来。人们纪念屈原,就是因为屈原身上折射出华夏儿女最晶莹剔透的民族性格——光明磊落、心系祖国。这一点,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传承中,凝结为最坚定的民族意志和文化传统。
如何写好端午的七绝、五律?
(文/士弘毅)
七绝-端午
鼓棹翻江笑语稠,流波载日水悠悠。
游舟竞彩民间乐,幸是身生无觅侯。
2022.6.2
士弘毅 点评
1第一句有点平淡。
2二句诗意比较单薄,诗味出不来。若作:汨罗东去怒难收。则诗味立见。
3三句转得不给力,七绝第三句至关重要,转句写好,才能更好引出结句。
4结句不通。
士弘毅 润色如下:
万户江边角黍投,汨罗东去怒难收。
当年抱石人何在,今日滋兰香尚留。
按:这样就流畅、含蓄,诗味浓郁,耐人寻味。
端午怀古
五月汨罗旁,离骚泪几行。
凝眸湘水远,回首楚天长。
忧愤谁人解,孤心我自匡。
投身何惧死,万古任流香。
士弘毅 点评
1第一句句太平淡,二句离骚和泪几行,没融合在一起。
2二联,炼句还有些粗糙,导致诗意单薄,味道没出来,需要优化。
3三联,对仗,还需要加强。孤心我自匡,不通。
4结句有些直白,最好用意象表达,可以让诗意更深远,更有余味。
士弘毅 润色如下:
端午怀古
抱石天难补,怀沙泪几行。
粽投湘水冷,日落楚天长。
解识三闾恨,难消一剑霜。
吟魂应未远,岁岁芷兰芳。
按:润色后,诗味苍凉沉郁,对仗工整,气脉流畅,章法合理。
如何让端午七绝写出味道??
(文/士弘毅)
《中华诗人节》
诗风夏日绕端阳,雅韵声声裹粽香。
千载汨罗呜旧愤,民心亿万慰忠良。
士弘毅 点评
最主要问题是,炼句还太平淡,所以诗味表达不充分,
第三句还可以。结句手法不对,直白了,要避免直白的一览无余的道出。
士弘毅 润色如下
《中华诗人节》
满川风雨过端阳,蕙带临波荷作裳。
信是怀沙人未远,怒潮岁岁卷三湘。
士弘毅:南大学士,精通格律,擅长润色诗词,欢迎加微信15190711317 交流合作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2年6月3日
本期编辑简介: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楹联学会副会长、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