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诗经走来,历经三千岁月,站立文化前台;我向世界飞涌,掀起四海巨澜,荡涤五洲尘埃。
我从草原驰来,驻足乌兰察布,品食甘甜乳酪;我向高山攀跃,眼抚蓝天云海,心恋父母情怀。
我从昆仑飞来,紧挽黄河长江,轻吻秦岭龙脉;我向大地劲扑,翼展唐风宋雨,情放楚辞汉乐。
我从远古而来,畅吟牧歌耕曲,劳动孕我心胎;我向未来奔去,滋润炎黄血脉,唱响中华新时代!
-ー一米仓山人

万古离骚(新韵)
文/宣民庆(宁夏)
屈原逐放赋离骚,恨涌汨罗万世潮。
千载龙舟争竞渡,一根艾叶任扶摇。
粽香味品中华梦,诗韵风流亘古豪。
再诵灵均神勇武,问天魂魄砺戈矛。
壬寅端午
文/孙德力(内蒙古)
每到景明端夏临,千年旧事驻光阴。
湘风越雨知天下,楚韵吴云念此心。
采把艾蒿门侧挂,提瓶黄酒水边斟。
香甜角粽龙舟竞,大爱情怀缅古今。
三亚端午节观看龙舟赛
文/邢爱学
端阳节里赛龙舟,三亚内河争逐流。
两岸齐呼江上望,千帆竞渡鉴中游。
催鼓雄威淹骥足,度关猛气占鳌头。
扬波击水消遗恨,会许冤魂得自由。
悼念屈原感吟
文/邢爱学
年年端午祭忠魂,爱国精神照子孙。
楚相忧时吴越险,奸臣乱政帝王昏。
恨无明主香何识,空有丹心苦自吞。
治理江山成大业,招贤纳谏定乾坤。
端午节
文/刘永国
沅湘浪水涌秋春,四季雄涛痛感民。
屈子怨身英永逝,满腔热血烈忠臣。
楚辞延唱离骚诵,端午佳肴米酒醇。
棕角彩符牵信念,龙舟竞技勉今人。
端午抒怀
文/韩兰翔
重温天问话端阳,再诵离骚欲断肠。
黍粽频抛驱诡佞,龙舟竞渡祭忠良。
招魂哀郢九歌荡,怨世沉江七谏伤。
投殒难消亡国恨,一生正气却流长。
端阳怀屈子
文/又月轩
黍角丝开香满楼,遐思欲泛汨罗舟。
霏霏承宇岫云霁,缕缕滋兰花气浮。
堪慰湘灵弦静好,相邀山鬼语轻柔。
先生鸾驾归来处,转忆当时非旧游。
端午三吊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一、吊屈原
骚风催泪雨潸潸,端午年年若此般。
自古君昏难纳俊,几时纲乱不藏奸?
沅湘冤鬼无其数,华夏诗宗一座山。
凶月凶辰求索去,唯留神曲动人寰。
二、吊伍子胥
重五胥山梅子殷,钱塘潮水载烟云。
长年衰草封遗恨,底事灵涛泣古坟。
属镂血凝青史显,佞臣沫唾骂名闻。
昏君误国西施怨,岁岁姑苏祭伍员。
注:
属镂,剑名,夫差赐伍子胥,令自刎而死。
伍员,伍子胥名,员,读如云,属文韵。
姑苏,苏州别称,为春秋时伍子胥所建。
三、吊曹娥
素面柔妍胜白梅,青娥救父未能回。
朝朝香火姑娘庙,岁岁烟霞孝女台。
碧草葳蕤埋豆寇,丹霞璀璨照玫瑰。
曹江端午开银闸,万乘千舟送粽来。
端午感事
文/雪涛
糯米粘粘芦叶香,葡萄红枣粽心藏。
彩絲满绕乡愁恋,艾叶高悬旧院堂。
岁月艰辛民俗在,和谐永驻百家芳。
诗浓醇酒鸿书寄,味溢佳肴表衷肠。
一掬芳心牵逝水,湘传家俗泣原殇。
注:原,即屈原。
端午节忆屈原
文/孟建华
文化名人意志坚,多才博学品行贤。
忠诚心上常遭嫉,锦绣怀中却遇煎。
密布阴云何处霁?昏沉日月几时妍?
滔滔江水随之去!后世谁能换旧天?
端午感怀
文/风动
端阳小雨灵均祭 ,写意长风酹酒诗 。
报国忧民今古颂 ,感天动地汨罗知 。
龙舟竞鼓追忠烈 ,角黍投河唱楚辞 。
一曲离骚吟共鸣 ,江山无恙总相宜 。
翁童心
文/刘永国
岁平花甲赋诗工,还享痴迷幼稚风。
欣慕当年无顾忌,趣谈今日满心红。
修身广识文贤杰,励己多交孝德公。
贫简阅书知足者,健康消虑秀翁童。
六一抒怀
文/赵建英
破土新苗满目葱,天真烂漫校园中。
鲜花彩带歌声亮,翠袖轻妆笑脸红。
队列整齐迎六一,英姿飒爽跃长空。
百年大计人才树,华夏蓝图壮志同。
难忘美好童年
文/邢爱学
最美儿时五彩花,多姿艳态乐无涯。
登梯屋顶掏麻雀,作障溪边捉米虾。
解渴山中寻玉涧,乘凉雨里濯金沙。
如今鹤发怜秋色,留驻童颜度晚霞。
庆祝六一儿童节
文/刘永国
六一娇娃笑脸红,新装各色秀神童。
歌声起伏赤巾艳,队列方齐意志雄。
短影玩泥嬉水径,稚音惊燕咏诗通。
将荣祖国千疆吏,也沐春光博学公。
咏蚕
文/孙德力(内蒙古)
生来居简喜温床,不羡油茶食素桑。
九日相呼三梦起,五朝又复四眠香。
补巢繁缕情难尽,结茧抽丝意更长。
破缚重生终蜕变,欣舒双羽自翱翔。
中国十大名山之黄山
文/孙德力(内蒙古)
险峻雄奇罗列观,连绵高耸入云端。
摩天接汉岚光渺,抱月凌虚雾霭盘。
苍翠虬松迎远客,清泠石磴久凭栏。
泉流百丈悬飞瀑,自是临风傲雪寒。
中国十大名山之泰山
文/孙徳力(内蒙古)
横贯东西岱岳颠,临河濒海素云悬。
凌空高耸嵯峨势,拔地相呼缥缈烟。
三叠瀑飞鸣错落,九盘石转翠连绵。
帝王告祭安熙泰,清况韶光自在禅。
儿童节感怀
文/雪涛
旭日火红出东方,队旗高举逐风扬。
童声合唱青春曲,号鼓齐鸣桃李芳。
美德从儿先做起,少年立志作英郎。
稚童能写大鹏志,希望工程靠夕阳。
注:“金沙”指泉水
大难赶考(新韵)
文/陈军
实业竞争焉草草,几家兴办几家倒。
自然规律莫为难,发展逻辑安可搅?
测地观天壮志存,怜民爱众豪情保。
劫波历尽乃真龙,大难来时咱赶考!
加入内蒙古诗词协会感吟
文/邢爱学
梦想成真入会员,痴情喜获一诗田。
只缘得趣吟开石,岂为沽名渴饮泉。
心醉深知思有味,笔耕坐觉夜无眠。
书山尽兴春秋韵,步履蹒跚拜谪仙。
包粽子(新韵)
文/许珏
糯米精淘苇叶包,红红大枣内中娇。
清泉蒸煮呈佳色,技艺传承五月豪。
手编彩粽(新韵)
文/许珏
巧手缠丝彩粽成,深情厚谊送儿童。
民间技艺来延续,文化习俗小镇浓。
端午书怀
文/张文豹 北京
踏浪飞舟祭屈原,岁逢端午享平安。
炎黄铭记先人志,咏叹离骚拜圣坛。
情系端午(新韵)
文/陈军
一曲离骚震汨罗,回肠九转尽折磨。
年年此日情如沸,屈子忠魂正雅哦。
端午吟二首
文/路社萍
一.
每至端阳祭汨罗,粽香未盖竞舟歌。
何人又解离骚事,憾逐江中碎碎波。
二.
汨水飞身举国钦,抛江粽米祭忠心。
著书警世名千古,一部离骚颂到今。
六一儿童节有感(新韵)
文/陈军
朵朵鲜花次第开,千红万紫是咱栽。
将来好戏他们唱,赶快腾出大舞台!
端午
文/赵政科(内蒙古)
晨风角粽飘天际,碧野琴歌念茂勋。
又是一年端午日,东西南北祭灵君。
七绝.端阳节再咏屈子(新韵)
文/昆仑
倾尽忠言赋楚骚,管他奸小使阴招。
汩罗一跃垂千古,铁骨铮铮入九宵。
端午祝福
文/康建设
端节吉祥包喜愿,午餐食粽枣心丹。
祝康家国荣昌盛,福到人间值得欢。
写在双节前
文/刘永国
明天迎六一,端午粽香飘。
学校孩欢跳,绒绳市展销。
稚童花艳朵,糯米枣红烧。
顺口儿歌唱,髫年母爱遥。
端午节忆母亲
文/刘永国
系腕花丝线。娘恩记耳边。
柔情搓作缕,怜爱绕成圈。
五色纠缠意,三更煮饭烟。
彩符悬艾草,心愿保安全。
北方的芒种节气
文/刘永国
南国夏粮熟,疆原起旱烟。
熏风烘地裂,青草补禾田。
税赋虽皆免,屯仓确少填。
播期终止季,秋囤再丰年。
端午节有怀
文/赵建英
包粽过端阳,门庭艾草香。
龙舟游汨水,玉盏品雄黄。
屈子冤魂祭,黎民泪雨殇。
离骚成绝唱,天问永流芳。
端午康健吟
文/孙桂芳
吉祥端午行,安乐自为荣。
除湿正当艾,署笺罗衣轻。
手持摇扇影,饮食更应清。
树下阴凉外,看云绿幔情。
端午吟
文/孙桂芳
一
民间粽粟情,雅韵古琴诚。
五彩丝稠漂,龙舟赛祭行。
二
端午粽关闻,投江屈子魂。
民间伸祀礼,渡舞尚幽怨。
《中吕•醉高歌带过红绣鞋》端午海南观看龙舟赛
文/邢爱学
端阳竞渡龙舟,海上争锋角斗。扬旗进鼓涛声奏,逐浪冲风啸吼。(过)
以慰忠魂不朽,依然浩气长流,为君昭雪吊无休。
《离骚》《天问》授,《渔父》雨中留,精神才富有。
踏莎行•端午节感怀
文/刘艳娟
角粽传情,端阳洒泪,龙舟竞渡中华地。屈原文笔永流芳,滔滔不断如江水。
感叹离骚,重温历史,英雄悲愤应牢记。年年此日屈原怀,全民爱国争相比。
【正宫•白鹤子】端午节(新韵,联章体)
文/陈军
(绿箬叶)宽宽青又亮,(泡好的)糯米待包装。(飘香的)粽子起锅忙,(送人们)吃个吉祥旺。
(美丽的)姑娘心荡漾,(白嫩的)巧手做香囊。(急切切)做好送情郎,(只乐得)小伙心花放。
(小河里)龙舟初动桨,(直闹得)水浪溅霞光。(大力士)擂鼓响八方,(舞台上)共把离骚唱。
(一户户)艾插门框上,(一家家)酒水泡雄黄。(遵祖训)除害过端阳,(喜中华)四海全无恙。
【正宫•醉太平】山区雪景(新韵)
文/陈军
(凉飕飕)山区冷悚,(阴森森)凛冽寒冬。雾凇乍起概迷蒙,(恰似那)江山一统。粉蝶同舞银装梦,虬枝共爱梨花颂,琼楼会演玉玲珑,(说不尽)风情万种。
诉衷情.红领巾(新韵)
文/宣民庆(宁夏)
红旗一角系童心,殷殷先烈魂。少年故事回首,霜鬓顿纯真。
追梦路,战局新,踏征尘。壮怀军旅,唤我青春,更励来人。
六一节感怀
文/南竹林
儿童节日忆童年,鸡蛋换来纸笔钱。且看今朝孙辈喜,欢欢乐乐演新篇。
西江月•热血煮诗文(新韵)
文/陈军
回顾当年美好,还思往日童真。朝霞万片染红心,浪漫追求上进。
莫叹廉颇老矣,犹歌苏武忠贞。拼将热血煮诗文,愿为民族振奋。
鹧鸪天•面壁渡海(新韵)
文/陈军
百岁人生秽物熏,难得几度遇芳春。沧桑未减童真梦,老髦偏增锐气囤。
千古画,万年琴,流连岂舍慧根存。修禅不必寻兰若,面壁东来渡海轮。
鹧鸪天•老区新貌(新韵)
文/陈军
野外荒郊建设中,楼群比比傲长空。将军故里枪林胆,进士名乡翰墨风。
留住绿,继承红,文明古迹聚光荣。老区新貌谁能绘,月下华灯上九重。
注:吉安市被称为进士之乡,仅次于苏州,永新是吉安市进士较多的县,且是将军县、书法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