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上海 ,因为疫情发展迅猛,病毒不断蔓延,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市政府决定从四月一日起,上海封城,按下了暂停键,地铁、公交停止了运行,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外滩没有了喧闹的人声;南京路没有了拥挤的人流;城隍庙也关上了大门。接踵而来的是接连不断的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时近时远,听到的人们心都会紧缩起来,最怕进入自己小区。我所在小区从四月一日开始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到五月一日。其它小区有的封控直达两三个月。我们居民可以在小区内自由活动,这个时期,上海小区居民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孤立无助、团结互助、爱心援助。共克时艰,最终战胜疫情。

一、孤立无助
疫情的迅猛发展,暴露出上海政府对疫情的判断不准,思想和物资准备不充分(引自:上海疫情发布会)。疫情爆发时期,使得居民迷茫的无奈,无助的焦虑。在封控的前一天,各大超市的蔬菜食品和生活用品,已被居民抢购一空,就连平时一元钱一斤的大白菜和土豆,已经涨价到十元钱一斤,都已经断货。大部分居民根本就没有买到足够的食品。原来说封控四五天时间,结果一封就是一个月。封控几天后,居民所准备的食品,消耗殆尽,多数居民家缺吃少喝,由于疫情严重,居民足不出户,无法补充食品。由于物资紧缺,政府又没有准备,不能及时补充供应食品。居民正常的生活规律已经打乱。此时真是,孤立无助。

居民小区封控一段时间后,居民逐步认识到,不能这样坐等,于是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社区提出的要求,要求补充食物和生活用品,每到傍晚,居民小区的单元楼,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集体唱歌娱乐的 、有集体喊话提出诉求的。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就好像上海战胜疫情的交响曲。
在此同时,居民也意识到,团结互助的作用,从此时开始,每一个单元居民,自发的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在这个时刻,钱不是万能的,有钱已买不到任何的食品和物品了(因为足不出户),此时好像又回到了原始社会,以物换物的时代,我家葱姜蒜多,你家水果多,生活用品、主副食交换,互帮互惠互利,共度难关。本来小区,原来邻里之间,互不相识,一个单元楼的人,见面也不打招呼,是疫情的需求拉近了相互距离,以单元楼为主开始了团购(只有此种形式,物品才能送至单元楼下),团购回来的商品,有需要者大家分。这期间,单元楼的电梯,担当起了快递小哥的角色,把交换和购买来的物品,放到电梯里,按一下按钮,就可到达所需要的楼层,对方从楼梯里拿取物品,避免了疫情期间人与人的不必要的接触。

上海及时调整了应对疫情的策略,居民的积极配合,逐步扭转了局面。经过共同的努力,上海已经不象刚封控时,物资那么紧缺了。社区也经常给封控的居民发放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
封控小区内,有一位装修工人,为小区业主装修时,被封到小区里面。没有准备食品和生活用品,没有吃的又出不去。从窗口发出了求救信号。附近居民得知,在自家有限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中,节省出一部分,送给这位工人,基本满足了生活需要,体现了患难见真情。

还有一次,我们正在后面排队做核酸,就看见前面突然一位志愿者大白倒地,口吐白沫,立即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每位居民都很自律,按要求足不出户,准时下楼做核酸,做核酸看似繁琐的一件事,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一个人关乎着一栋楼,一个小区,甚至是一座城,每户居民都积极配合。不给社区添乱,我每天都是屋里炼身、读书、写随笔、追剧。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区是一个大家庭。社区招募了许多志愿者,各单元楼发放物资,把守大门等服务性工作。我也穿上防护服,主动加入小区志愿者行列,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战胜疫情,尽我微薄之力。当志愿者经历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定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本文作者)
三、爱心援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社会的传统美德,上海的疫情,牵动了党中央和各族人民的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医疗队,驰援上海,各种抗疫物资和食品及生活用品,源源不断的运抵上海。
经过一段努力,上海供应保障改善了。政府免费发放、企业工会配送、小区团购、网上订购,多渠道供应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而且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网购也顺畅了。

(社区免费发放的生活用品)
各个社区的居民小区,陆续发放各地驰援上海的米面粮油蔬菜蛋奶和生活物资,虽然,满足不了,居民一家一户的全部需要,但是也解决燃眉之急。使居民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各兄弟省市人民的爱心援助的温暖。
吉林省在自己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为上海捐赠100吨大米,辽宁捐赠的蔬菜,云南的腊肉,广州的牛肉丸,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捐赠物资,为上海的封控,尽快战胜疫情,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区免费发放的蔬菜)
全国各地驰援上海的医疗队,也陆续抵达,为上海提供了医疗保证,疫情初期,上海周边的省市的医护队,驰援上海,只喝浦江水,不吃上海饭,不给上海人民添麻烦,当天早晨来,晚上回去。分区分片包居民小区,为居民做核酸。疫情初期我们的小区就是来自于江苏常熟的医护队。后来重庆医护队又来我们小区,天天为居民做核酸,连续在此工作一个月的时间,特别辛苦。
由于当下疫情,不能交谈,不能当面说一声谢谢,居民能做到的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按照核酸检测人员要求时间,及时下楼,按照规定的线路行走,保持两米间距,缩短检测时间,减少组织者的工作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大白坐在路边低着头,看着很不舒服的样子,这时刚好一名阿姨路过,于是忍不住问他怎么了?谁知大白突然很难为情,脸瞬间涨红还忍不住遮住脸。这名大白在小区里做消杀工作,这天大白在小区里背着40多斤的消毒液,他连续对着小区里的多个楼层进行消杀,花费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活给干完,这时他已经累地快虚脱了,再加上爬楼太累吃不消,大白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非常不方便,于是实在憋不住了导致小便,裤子湿透。大白感觉没脸见人,只好坐在路边低着头休息,看到居委会阿姨问起,自己也是非常地难为情地告诉阿姨自己尿裤子了,紧接着就把自己的脸藏起来了。

大灾大难不但锻炼人,而且更是考验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大浪淘沙。我们能够度过了难关,因为有人为我们爱心奉献。作为上海的每一个居民,应该感恩、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
不少市民在网上吐槽,疫情封控管理期间收到的保供物资中,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有的收到了变质发臭的母猪肉,有的收到了假冒知名品牌“龙口粉丝”的“龙仁粉丝”,还有的吃了发霉的酱板鸭之后拉肚子……等等,上海民众配发的各种物资照片。

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回应,发放的大米确实有发霉的、有结块的;有过期变质的牛奶香肠,还有很大数量的伪劣食品 。其他的都被归类于三无产品,杂牌商品。是上海人的精明挑剔 ,不懂感恩,还是确实有,一些不法商贩,钻空子,趁机发国难财……所以说,当上海居民对收到的物资品牌 通过网络信息来查查这些东西的生产厂家,生产规模,来路正不正。也是没毛病的吧。情有可原,毕竟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小心点是没错的。那也就无可非议了。
在疫情期间,上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核查保供物资采购发放领域问题线索108条,已党纪政务立案6人、谈话提醒4人、组织处理5人,上海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
在疫情期间,上海警方“零容忍”打击团购诈骗、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已查处各类涉疫案件近700起,行政处罚近600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近100人。

四月三十日,上海大部分居民小区 ,一个月的室内封控,足不出户的生活结束了,现在小区变为管控区了,人可以下楼了,在小区内自由活动了,一家一户,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出去一人购买物品。久违的外面,云淡风轻,阳光明媚,树绿草青花盛开。
上海疫情持续已久,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上海2500万人民的顽强坚守下,云开雾散,六月一日开始,上海有序恢复正常生活,逐步复工复产,抗疫全面胜利日不远了。

(本文作者参加的志愿者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