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沈志昂笺言精选
越來越多的人把薄情寡义叫做懂得取捨;把媚上欺下叫做高情商;把奴才当高尚;把画饼充饥叫做厉志。 但关鍵在于你是怎么看的。 有人喜欢花,会把好看的花自私地折下來帶回家,插在瓶子里;有人喜欢花,会給它浇水施肥,让花开得越来越鲜艳;有人喜欢花,会拍张照作永久留念。 在世俗的眼里,溫柔、善良、勇敢、坚毅、坚守你自己的路,这些品德可能慢慢变得沒那么重要了,变得沒办法提升你的生活品质了。 但它们永远不会廉价, 它们只是定成了星星一样的东西,就是那种灯火辉煌的夜里,明明燦烂无比, 就像星星永远是星星,可能再亮也沒用, 但沒用它也在亮,因为它不是为了別人而亮的。

读聖贤的书.孔子「忠恕之道」的这种精神,与「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的入世之教互相吻合的。而且与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效法天道自然的观念,以及「以德報怨」的精神完全相同。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远怨矣。」孔子说:「責备自身的过失要严,而責备人家的过失則要宽,这样,自然就可以免受人家的怨恨了。」蓋人每每自恕而厚責他人,以致积怨如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个责是责备,意思就是说对自己要从重责备,自我批评要厚、要重。「薄責于人」就是对人要轻责,批评得要轻,这样就能远离他人的怨恨。多做自我批评,自自然然大家就觉得你严以律己,寬以待人,便自然得到大家的敬佩与亲近!

人生命运受制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制约,而这种制约是既定的和客观存在的时空规度。命运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而是一种可以描述和分析的客观力量。它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而进行积极的,理智的、科学的选择和奋斗,德正为本,觉海慈航,命运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可以认识,描述和改变的,有时是可以根本改变。《易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曾经造就于一个伟大的民族。今天我们重新翻开它的扉页,发现它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河图洛书、易经八卦,特别是命学奇趣的“天干地支”和相匹配的“六十甲子”奇异地规范了年、月、日、时的运行规则,上无头下无尾,周而复始,连绵不绝,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航母。 阴阳五行及命理技法预测就是利用这个固定的“六十甲子”模式来推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每个人与事及隐物质的全部表现。

无论是“阴阳五行”或是“天人合一”,总有一个平和协调的原则。阴盛则阳不振,阳盛则阴不柔。八字命理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根据阴阳五行,运用“天干地支”22个量纲,64个卦象极其简易的操作方法对人生疾病进行基本预测。人生疾病就是与气候有关。“人稟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然能生万物,也能对万物有害。这就取决于人体的正气。人体的脏腑是一个整体,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正常的气候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恶劣的气候是对人造成致病的因子。中医药理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说明病机。 以脏腑为内,经络为外,内外是一个整体。内伤疾病多自内而发,病变多在脏腑,有时也会从时病转归,或者又是五行不调兼感外邪,总之是脏腑经络气血变化的反映。我们生活在天体之间的人类,不就是一个个装有五脏六腑的小宇宙体吗?关于人体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对应关系命书说,“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头颈寻裂缺,颜面合谷收,股背尾中求,肚腹三里留。”“又火主心,木主肝,土主脾,金主肺,水主肾。”天干地支配人体,说明了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如果人体的五行缺火则心易患病,缺木则肝易患病,缺土则脾易患病,缺金则肺易患病,缺水则肾易患病,所谓缺木则易朽,缺土则易崩,缺金则易空,缺火则易发,缺水则易贫,就是诸于此理。

人生总不是事事都称心的,生活不是样样都如意的。想留的,留不住;想要的,得不到;想躲的,躲不开;想放的,放不下。人生的许多许多无奈,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才能从困惑中掙脫出來。既然如此,岁月給了我们生活的过程,命运給了我们生存的机遇,就要懂的去珍惜,学会用加法的方式去享用;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生命太短,岁月太长,活着,並快乐着,才是幸福所向。

五月,柔柔的风,蓝蓝的天,云海翻湧如画,晚霞燦烂似錦。鳥雀声声,緑树成荫,爬滿了盛开的花。是五月盛开的希望,一朵朵,馨香典雅,一簇簇,明媚如火。花开時,那般倔強,那般妖娆,那般盛大。像是得了一紙密诏,一夜之间,花开滿地,傾国傾城。五月,就是这样溫柔而热烈。它的一端连着淡雅的春,一端连着明媚的夏。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最美的岁月,一半明媚,一半淡然」。风轻深意暖,花开流年香。踏著春潮,伴着夏韻,与五月深情相护!

时间真快!且跟隨清风一起在路上流浪。若是恰好遇上山頂花开,便是人间好時节。风吹过,花落无痕。最美莫过,幽幽花香,轻落衣袖,三千繁华,綰于紅塵……多想,让時间慢一些,再慢一些,让心靜一些,再靜一些,写一首恨晚的诗,拨一曲紅塵的弦,让一寸寸暖意,无处躲藏……五月阡陌,云各西東。我願,做一个看花的閒人,小坐山頂一隅,发呆,写些玲珑小字。许,诗染花香,拾起慵懶的词,剪帖于阳光明媚的街。有风的季节,空气中也滲透着清爽的味道。你听,夜深花未睡,草叢虫兒飞,綠树成荫,招涼风习习。我昨夜隨手写的句子,写滿旧時光童年字痕。可否,用飞鳥的羽毛和晴朗的云朵,細細編织一件梦的衣裳……岁月悄縫花,烟火染眉弯,原來喜欢的日子,如此平淡,却又十分美好……你看,暮春的背影早已走远,我正巧途经夏蝉声声鳴……!

“三观”不合,是交友大忌!同大家分享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说是此时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关心你.在意你的人、相处愉快的人。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古代造字很有趣,单独看这个財字,含有 「貝』和「 才」双重的意思。“貝”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原始的货币,它只是作为等价物,在商品交換時才能起到作用。“才” 含有德才、资质、才能的意思,涉及的意义很广泛。也就是说,光有 “貝” 还不能称为“財”,还必須有一定的才德、心智等作为 “貝” 的支撐,才能成为完整的一个 “財” 字。古時讲 “君子爱財取之有道”,这个“道” 就包含着道德的意义。很好地诠释了 “财” 的意义,也很契合 “财” 字创造時的初衷!人生戏中看自己.明心見性看修为!{论语}记载: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响往的,但如果不是用 ‘正道’ 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 ‘正道’ 的方式摆脫它,就只能甘于贫穷,知足常乐算了,钱财是身外之物!

「千里之行,使于足下」
千里之行说的无非是一种远大的奋斗目标,当然,有了目标还要有所行动,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也就是「始于足下。」古今往來,能夠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很多,他们的成就和荣譽也常令人敬佩,羨慕,甚至也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有所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做什么事,若是能不断的努力,每次做一点,那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所收获,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一点一滴的从努力中,去创造和累积自己成功所需的条件,成功需要积累,沒有紮实的基礎,就无法使自己的潜能有所发挥,一个人若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积,在这样稳紮稳打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抓住机运,生活中往往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掌握理解,並善加利用他人的宝贵经验,有时人们都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時的辉煌,却忽略了他们在成功的路上所面临的艰苦与卓绝努力,只有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己命运的爆发力。

博学要明辨,知可为与不可为,识可取及不可取。有求为学,逐名位谋货利,心物日增则内德日损而难致知明性。虚心为道,穷至理尽本德,心物日损则复本致知而执中大用。故虚心博学则能制约心物,智取善用以修身养心。 厚德积善而同人无咎,韬光养晦而不锐,不居亦不宰! 故大德者,其光和而不炫,柔昭天下而化万民,众性复明归一体! 厚德者,其源盈而不淤,顺下细流而不涌,广泽四方而养百姓,群心清净融大川!

珍惜自身--愛惜自己
《尚书》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易经》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古人把生命视为“天地之大德”,认为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欣生恶死与祈求长生乃自然本性,所以特别强调生命高于一切,每个人都要珍惜自我、善待自身。儒家尤其从孝道角度来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强调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就如同敬爱父母一样。愛借自己,不只是好好把身體照顧好,更重要是做一個有品格、有道德、能夠服務人類的人。

北宋灵源惟清禅师对程伊川先生说:祸能转而生福,福能转变为祸。
祸之所以能生福,缘由一个人处在灾难危险之时,急切地想要平安渡过,便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能够心存敬畏,凡事谨小慎微,福德便在其中慢慢产生。福之所以会转祸,缘由在于一个人处于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奢华放纵,为所欲为,恣肆任性,骄横怠慢,尤其做人做事轻浮傲慢,嚣张跋扈,所以祸根也在其中慢慢产生。圣人云,多难成其志,无难丧其身。得乃丧之端,丧乃得之理。所以,人在福中要知福惜福,不能贪得无厌,骄纵损福。要懂得居安思危,行善积德,培植福德,这样福报才能长久保持,福泽绵延。祸福相依。《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祸与福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依托,相因而生。在一定条件下,祸与福可以互相转化。

苏东坡良言佳句分享:原文: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解读: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惩罚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唆啰嗹又称采莲,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俗踩街舞蹈,在全国独一无二,是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端午节龙王爷采莲《唆啰嗹》表演仅保留在晋江市安海镇,其中又以安海霁云殿《唆啰嗹》采莲队最富盛名,它在明·永乐年间就出现于安海古镇。《唆啰嗹》是以古越文化妆扮唱念的表演形式,直接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传入民间,以祝愿“风息涛平”,驱邪消灾,祈望航行“履险为夷”、海运亨通、海贸繁盛。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和书法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