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那忍饥挨饿,食不果腹,少米断炊的情形,让无数亲历者至今仍心有余悸,五味杂陈,不堪回首。好在我当时年龄尚小,对此仅有一点模糊的记忆。灾荒时期,我姑姑一家从兰州迁回哈市,时年七八岁的表哥在我家吃饭,看着桌上的玉米面窝头,问的令人心酸的一句话是:管不管饱呀?可见那时人们都饿怕了。大灾过后,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粮食供应基本恢复正常,但鸡鸭鱼肉蛋奶糖等副食品仍然十分短缺,包括豆腐都需凭票购买。生活在城镇的一些居民,开始养点鸡鸭鹅,少数有条件的人家还养起了猪羊,以改善生活,多少解决一下营养不足的问题。当年我家住在哈尔滨道外南十四道街的一个大杂院里,七十多户居民,有机关干部,人民警察,企业领导,小商小贩,但绝大多数是工人家庭。那个年代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经济条件都不差不多,贫富差距很小,邻居们家里养上几只鸡的不在少数。

每年春季卖鸡仔儿的小贩,前后挑着装满鸡雏的大箩筐,走街串巷高声叫卖,人们围着箩筐,挑挑选选,都想买到母鸡仔,好养大了下蛋,因为公鸡只能养大宰了吃肉,但是“两鸡刚出壳,安能辨我是雄雌”?等到小鸡长到半大可辨别公母了,就会发现公母数量大致相扺。幸运的是,我家养的几茬小鸡,成活下来的多数是母鸡。各家的鸡白天在院子散养,傍晚各回各家,有的人给自家鸡头染上颜色,以防与别人家的鸡弄混了。一般人家很少养鸭子,因为鸭子食量大费饲料。有一回卖鸭雏的扔出一只打蔫的小白鸭子,被隔壁邻居唐叔的三儿子捡回来,经过精心伺养,不仅没死掉,反而长的膘肥体壮,这只鸭经常到我家鸡槽子里偷食,鸡鸭争食过程中,把我家一只鸡的嗉子咬破了,这只鸡没过几天就因此而死了。这只鸭子长大后,被宰杀吃了,杀鸭子时院里孩子们围着看热闹,鸭头被剁掉了,鸭子居然又走了十几米远才倒下,别的小孩看了哈哈直笑,唯独唐叔的三儿子跟在无头鸭子后面边走边哭,一时成为邻里笑谈。每天清晨人们沉睡中,就会听到公鸡开始打鸣,只要有一只公鸡开叫,其他各家的公鸡就会立马响应,此起彼伏。半大公鸡初学打鸣声音沙哑短促,老公鸡打鸣悠长嘹亮,与农村田园不同的是,只听鸡鸣,不闻犬吠,因为养狗的人家极少。小孩子们一般都爱玩斗鸡游戏,把自家养的公鸡抱出来互相掐架,连一些大人也乐于围观,得胜的公鸡往往搭拉着翅膀,趾高气扬的来回踱步,骄傲兴奋的咯咯直叫,鸡的主人也跟着自豪不已。可叹我家只有一只公鸡,且战力不佳,遇到比较厉害的对手,往往末及交战便望风而逃,使我很伤自尊。因此,梦寐以求的希望自己能有一只英勇善战的大公鸡。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一天我妈带我去老同事顾阿姨家串门,顾阿姨已经退休了,子女不在身边,家住一个棚户区里,房子临街独门独院。一进她家院门,我就眼前一亮,看见院里散养着十几只本地鸡,其中还有几只大公鸡。大人们在屋里唠嗑,我就在院子里逗鸡玩。顾阿姨是山东人,看我抱着大公鸡爱不释手的样子,爽快的对我说,送给你一只回去养着玩吧,愿意拿哪个就拿哪个,随便挑。听到这话我喜出望外,看到我妈也默许同意了,就马上把个头最大,群里最厉害的那只公鸡抓住。这是一只本地土鸡,也就是东北人所说的溜达鸡,红黄色的羽毛油光发亮,墨绿色的长尾巴弯曲下垂,头上的冠子通红挺直,带有弯钩的嘴象鹰嘴一样坚硬,粗壮的鸡爪布满黑褐色鳞片,脚趾尖尖锋利如刀。这只鸡对人的警惕性很高,只要有人靠近,就伸直长脖子咯咯的叫,搭拉着翅膀,炸起脖颈上的羽毛,做出咬人的样子。于是乎,我抱着大公鸡,乐颠颠的回家了。此后的几天内,这只公鸡所向披靡,勇不可挡,先后打败了全院十几只大公鸡,成为名符其实的霸主,凸显了一只好斗鸡的特征。一是体形雄健,气场十足。有的公鸡迫于威慑,没等交手便吓得回头就跑,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好勇斗狠,意志顽强。既使被对方咬的头破血流,也坚持到底,死战不退。三是战术灵活,主动出击。打斗中下嘴精准,只要叼住鸡冠子等要害部位,就不轻易松口,死磕到底,直至将敌制服。

因为有了这样一只厉害的公鸡,我对斗鸡的兴趣近于痴迷,鉴于本院已无对手,便把斗鸡的战场向其它居民院扩大延伸,只要听说哪里有散养的公鸡,我就抱着公鸡前往斗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居然屡战屡胜,少有败绩。那时的孩子一般都愿意看公鸡咬架,我身边总有几个邻居小伙伴跟着助威,一旦侦察到敌情,便来通风报信。我一到别的居民院,就会有人把自家公鸡抱来应战。但也有怕自家公鸡被咬伤的,一看见我就喊,红楼院那小孩又来了,急三火四的把鸡赶回窝。我曾经在书箱里翻到一本名为密术海的残破线装书,上面有一则斗鸡妙方,大意是斗鸡之前,把雄黄用白酒化开,涂抹到鸡冠子上,可以使公鸡更加好斗,更加顽强,苦于不知哪里能弄到这个药材,没有试过效果怎样。但是正如水浒传中说的那样,瓦罐常在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就连温酒斩华雄,诛杀颜良文醜,过五关斩六将的千古战神关云长,也有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时候。有一回我抱着公鸡去西边邻院,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对我说,又来斗鸡了?你等着!转身回家抱来一只芦花公鸡,这只鸡不知是何品种,有半米多高,十来斤重,传说中的九斤黄十斤黑也没它个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威武的公鸡,个头比我的这只鸡大一倍还多,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可是面对这只巨无霸,明知不敌,也只能硬着头皮亮剑应战。果不其然,这场差距悬殊,严重不对称的战斗只持续了几个回合,我方公鸡就被芦花公鸡蹬出老远,败下阵来,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滑铁卢。大约过了一两年,养鸡的居民越来越少了,我也升到小学三年级,斗鸡游戏也基本结束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养的这只公鸡添了爱咬人的坏毛病。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邻居家一个小孩踢了他一脚,这只鸡飞起来一边追,一边用嘴去啄小孩的脑袋,险些闯下大祸,从此只能把它关在鸡笼子里。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一次家里招待客人时,这只公鸡中的战斗鸡终于被铁锅炖了。
于2022年6月1日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