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作品推荐:李华敏老师
主编:姚京平

云汉说书 第十四集
《成语大王刘秀》
成语,即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是从古流传的汉语词汇中定型,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通常和历史事件或典故有关。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新”朝。皇族刘玄和刘縯、刘仲、刘秀三兄弟为光复汉朝,相继加入了以绿林山(今湖北)为根据地的绿林起义军,由此产生了我们常说的成语绿林好汉、绿林豪杰等等。在起义军壮大到十几万人时,拥立刘玄为皇帝,史称更始帝。刘玄为巩固皇位,杀害了威望、功绩超过了自已的刘縯,也就是刘秀的大哥。刘秀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招抚河北时,一面招兵买马,网络人才,进攻强敌。当北方局势基本在刘秀的控制下,他见时机成熟在河北自立为皇帝,号“光武帝”。中国历史上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一个能力超卓,才华横溢的开国皇帝。他还拥有许多不为人熟知的皇帝之最。

刘秀少时酷爱耕种,还卖过自已种的粮食,是一个十分喜欢农耕的皇帝。二十九岁才结婚,是中国历史上结婚最晚的皇帝。刘秀太学生出身,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学历最高的皇帝。他对待开国功臣,后妃子女,故交旧友甚至降将战俘,及杀害自已大哥的更始帝后代的态度,是其它皇帝难以望其项背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忍耐最宽容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最神奇的、参与和指挥战争最多的皇帝。他是最会韬光养晦的皇帝。而且,他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创造成语最多的皇帝。刘秀的成语,很多来自大臣的勉励以及对当时局势的分析。这些成语是: 克己奉公、有志者事竟成、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旗鼓相当、得陇望蜀、乐此不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披荆斩棘、摧枯拉朽、置之度外、置之不理 、差强人意、狂奴故态、敝帚自珍、聚米成山、手不释卷、北道主人,等等。

从他所说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秀的才学和智慧。刘秀创造了如此多的或语,被后人称为“成语大王”。
朗诵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