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珍惜对你好的人,弄丟了,上网也找不回來。离开了,互联网也联络不上!世界这么大,有人对你好,是你的骄傲;人心如此小,有心裝着你,是你的自豪。对你好的人,一輩子都別忘,拿你当傻仔的人,一輩子都別交!记住: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端你的人比爱你的人会说!你拆我的台,我裝不知道,这是聪明人。你捧我的场,我捧你的场,这是好朋友。经常批评你,又肯來帮你,这是贵人。帮他百次不记恩,半次沒帮就记恨,这是小人! 时间让我们看透,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嫌我者,我弃之!感谢那些一直留在我身边的人,是这輩子最该銘记的人!

我们从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带着同一份目的:健康。不论顺利也好,坎坷也罢,生活中所有的遭遇我们都要淡然接受,永远做生活的强者,不做生活的逃兵。人生是没有退路的,虽然有的时候不免会走点弯路,但那终究是为了向前迈进。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您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您的脆弱而怜悯。所以,要微笑地接受每一个生活给您的惊喜,千好万好,平安健康最好。
别只是看到前方路途遥远,而忘记了身后的一路坚持。生命长不过百年,人生转眼过完,虽然短暂,但要努力健康的活着!生命中还有更多美好等着您去遇见。如果您觉得脚下的路,越走越难,请再坚持一会儿,因为您在爬上坡路,请不要把您的遗憾,从一个春夏秋冬带到另一春个夏秋冬!

半途而废的人,絕对贏不了; 而贏的人, 过程中绝不轻易罷手。---------名人金句
其实人生的成功与失敗主要的关鍵, 是看有沒有恒心。 持续不断、有始有終去做一件事的人, 沒有不成就辉煌的。 在成功者的王國中, 那些琳瑯滿目精益求精的产品, 一一都是把握时间、累积心血的成果。 在出类拔萃人物的眼里, 沒有比恒心更牢靠的工具。 恒心是要靠时间來证明的, 惟有有恒心的人, 才能夠深刻了解时间的奧妙。 用恒心去推展你的事业和前途你一定成功!

中国人的家规,就是教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老话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是现今,很多父母却丢弃了古训,教育孩子丝毫没有原则。殊不知,没有家规,培养出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最终害的是自己儿女。中国自古被人们称之为“礼仪之邦”,从古到现今,那些口口相传的家规,不仅是礼仪,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家规,不仅有规范作用,更是对人们的言行举止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家规,正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
餐桌家规:
1.家人一同用餐,家中长辈一定要坐正中间,夫妻一般挨着坐,其他人依次而坐。受宠的小孩可坐长辈旁边,但不可高于长辈。
2.全家人在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
3.吃饭时,不要吧嗒嘴巴,要闭上嘴巴细细咀嚼,喝汤时不能发出吸溜吸溜的音。
4.筷子不能立在饭中,象征着上香。
5.不能用筷子敲锅碗,有乞丐之嫌。
6.吃饭的时候,双手都要在饭桌上,手要扶着碗,万万不可一只手耷拉在桌下。
7.饭桌上坐在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乱跑那是要饭的。
8.负责帮客人添饭时,切记不能说:还要饭吗?
9.吃饭不能咬筷子。
10.吃菜不能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1.去别人家做客上,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12.倒茶不能倒满。
13.壶嘴不能对着人。
生活家规:
1.不能不称长辈为您。
2.不能抖腿。
3.不能挽裤腿。
4.不能塔拉着鞋出门。
5.站不倚门 话不高声。
6.客人在不能扫地。
7.不能斜眼看人。
8.给人递剪刀时,要把剪刀柄递给对方。
出门家规:
1.出门要跟长辈说一声,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2.衣服不要求华美,但是必须整洁。
3.见到长辈必须起来致敬。
4.不站在马路上长久的谈论事情。
5.走路时,步履要稳重,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6.路遇有人问路,应当详细描述;向别人问路,必须要表示自己的感谢。
7.遇到老弱妇孺,需让路让座。
8.在繁闹区,不打招呼敬礼。
访人家规:
1.敲门的时候,应节奏缓慢,一般先敲一下,等会再敲两下,切记不可急促敲门,急促拍门属于报丧。
2.站立在门外轻轻抠门,主人让进入方可进去。
3.发现室内有别的客人,主人介绍后,须一一致礼,走时亦是如此。
4.发现室内有别的客人,切记不可就坐;有事情要谈,请主人到别的地方进行详谈。
5.主人室内的信件还有书籍,切不可乱翻。
6.去别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坐人家的床。
7.做客不能去没有人在的房间。
8.谈话时记得要细心倾听,眼神要专注。
9.看见主人打哈欠,或是看时间,必须立刻提出告辞。
10.饭点和睡觉的时间切记不可访客。
处世家规:
1.切记不可说人家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2.家庭琐事,切记不可向外人告知。
3.说话要三思而后行,面对失意者,不能说得意的话;面对年老者,不可说丧气的话。
4.切记交浅言深,与人绝交不诋毁对方。
5.不侮辱别人,不开别人玩笑。
6.见到残疾人,不可取笑,必须格外恭敬。
7.看见受苦受难的小贩,切记不可占便宜。
8.对别人施恩,不可整日挂记心上,要求回报;受到别人的恩惠,必定要报答。
9.遇事要镇定,自己做不到的事,万万不可逞能。
10.遇事要用理智思考问题,不可感情用事。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切记避嫌。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切记不可推给别人。
13.但凡是需要请教他人的事,必须登门拜访。
以上这些都是咋们大中华的老家规,一个人的礼仪,素养都在家规中方可体现出来。
如今这些老规矩,被很多人视为是陈规陋习,殊不知都有它的意义和作用在里面。一个家庭若是没有家规,整个家族的人各行其是,不敬老,不爱幼,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作家马伯庸曾说:“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透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好的家规,似无形古董,无形之中影响孩子。好的家规,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能教育出一代代出色的子女。好的家规,更是文化的传承,影响着当代,更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好的家规,才能塑造出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更是一个家庭中的无价之宝!

何谓勤俭美德:
《增广贤文》中有言:“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自古以来,败家容易兴家难。.
勤俭节约,再贫寒的家庭也能日渐兴盛;铺张浪费,再多的家业也会被迅速败光。
奢侈是美味的毒药,使人在甜蜜中堕落;勤俭是苦口的良药,使人在苦涩中成长。
《治家格言》中言道:“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自己的日常生活必须勤俭节约,他人宴请也不必要流连忘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懂得珍惜,方得幸福。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勤以致富,俭以养德。
勤劳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兴盛,节俭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长久。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何其宽广的胸怀。四海之大,中国人认为可以兄弟关系视之、以兄弟之情待之。这是中国人朴素而美好的善意,这种善意生发于对血缘、亲情与家庭的高度重视与尊崇,并拓展到家庭之外,延伸到社会以及更广阔的天下。在儒家的另外一部经典《礼记》中,有一篇孔子和弟子言偃参加完蜡祭(腊月举行的合祭百神的活动)后出游时的长篇对话,即著名的“礼运篇”。这是一篇讨论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的深奥文章,几千年来,这篇文章最受关注的部分却是其文字最简易最好懂的部分,这一部分展现了中国人理想中的世界是这样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一家。孔子在这篇对话中,首先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世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只是孝顺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也能将这份爱及于他人;这是一个人人得其所的世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孔子随后揭示了大同与小康的区别,小康之世,“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庭幸福而努力,但孔子又提出“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一个家庭要想把日子过得红火,让生活过得兴旺,须得拥有这四样:包容之心.一家人什么最重要?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家庭和睦,家人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俗话讲,牙齿和舌头也难免会闹别扭。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磕磕碰碰,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自然亲密无间,一团和气。
星云大师说:“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一家人相处应该和颜悦色,有难一起面对,有事一块商量,没必要争出对错强弱。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一家人只有齐心协力,生活才能越过越美好。

社会不会因为你的眼泪,为你降低标准,生活不会因为你的脆弱,給你想要的一切。沒有人在乎你的落魄,沒有人心疼你的泪水。別人只关心你有沒有本事,你会不会成功。有時候,你必須要学会一个人,去承受所有的不快和辛酸,因为有些事兒,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世间皆苦,唯有自渡,有空就多爱自己,不要指望別人,別人很忙。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不信你回头看看,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很多的苦痛。有些事情,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懂。有些无奈,除了沉默谁也不能说。一个人靜靜崩潰,又慢慢自愈,时间到了一切都会过去。沒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自己才是,最后的庇护所。

在优秀的人群中散步.和优秀,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会更优秀,更高尚;和低劣,平庸的人在一起,你会更低劣,更平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优秀的人,具有它独特的東西,首先是他的品行,他的格局,再者是他的能力,他的学问,他的口才,他的做事风格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个优秀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像美丽的风景,映入人们的眼簾,就像春风化雨"润物細无声",渗入到人们的心田。经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东西,慢慢的自己也就变得越來越好。和真正优秀的人相处,不是只仰慕他的光环,他的出类拔萃,或者藉以滿足自己的虛荣,而是要让她的优秀慢慢传遞給你,和他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真正优秀的人,从來不去刻意的优秀,他们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他们時刻給你蓬勃向上的影响力,他们時刻保持着強烈的求知欲,他们時刻注意自律,宽以待人。真正优秀的人,身上自帶光芒,充滿了正能量。他们時時刻刻溫暖着身边的人,帮助著需要帮助的人,鼓励着欠缺自信的人,总是让人心由衷的敬仰!

过去的无法改变.今日你护有的更要珍惜.生活里,有很多人,我们喜欢,却不能护有;人生中,有很多事,我们想做,却无能为力;生命中,有很多诱惑,我们欲求,却不能接近。简简单单的活,快快乐乐的过,保持真实的自我,活出自己的本色。季羨林先生说:人生是一场旅行.行程也很长.不防乐观一些.人生是首歌,有悲也有喜.人生是道題,有錯也有对.人生是场緣,有爱也有恨.看得开,心才不会累放得下,才能走得更远!昨天是命,已成定数;明天是运,一切皆有可能;今天的一切是命的形成的根本。把今天过好,命就好;把今天用好,运就好;把今天过好用好,命运就好。一路走來.总觉得岁月无情.带走了我们生命中的许多东西.不僅如此.而且还把人生太多无常有不如意強加于人.喧囂之中.推搡向前!人生,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沉溺过去是痛苦;明天的暴雨,淋不湿当下的自己,彷徨未來是愚笨。总結昨天,过好今天,展望明天,珍惜今天,人生,其实最重要的只一天!岁月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己经老了的容貌.转身回望.那些笑过哭过的经历.都演释成云烟.那些铭记的人.心心念念.都己被岁月风干!生活的角落.吝嗇于一隅时光馈赠.如此这般才令我们觉得人生珍貴.时间宝贵!红塵纷繁.人生路上起起伏伏.跌宕不定.无论是遇见还是错过.在渐行渐远时光背影里.只有留下岁月斑斑痕跡.人生总有太多莫明其妙的困惑与不解!谁都不是一路风塵仆仆.在希望中.乐观前行!珍惜時光!

莊子曾说过:「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凡夫不可语道。」意思是,和层次不同、位置不同的人相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爭辯、不解释,做好自己即可。位置不同,少言为贵!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和見解時而相左,却不用非得辯个输贏.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环境不同,观点.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便会有所差異.不要奢望人人都能理解您,这一点也不现实.您善良,肯定会有人说您虚伪;您大方,肯定会有人说您裝模作样;您优秀,肯定会有人说您做作状!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处立场不同,多说无益,不必把自己的时间浪費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位置不同,少言为贵,以免多生禍端。人生苦短,不为难他人,不勉強自己…!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