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众朋友,诵友们,1962年的冬天,焦裕禄来到河南兰考县就任县委书记。475天,他身先士卒,带领36万兰考人民,初步制服了内涝、风沙、盐碱伤害,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50多年来,焦裕禄精神就像一团不息的火熊熊燃烧,穿越时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之一。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焦裕禄学习。1990年7月16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发表在福州晚报上。
这首词情真意切,节奏铿锵,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切赞颂和亲民爱民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
听众朋友、诵友们、家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做到清正廉洁,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从胜利迈向新的胜利!
声动淮安阅读会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华中主席带领下,特举办《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同题诵。
接下来请听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作者: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注: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最先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上阕“追思”,以记叙为主,写焦裕禄的功绩,百姓对他的爱戴、缅怀,诗人对他的评价。下阕明志,以抒情为主,写焦裕禄精神对诗人的影响,表达执政为民、造福百姓、恩泽万众的理想和宏愿。全词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以及诗人亲民爱民,与大地山川、人民百姓相依为命的高尚情操,以及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赤子情怀。

朗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