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之思考
2022年高考作文 -
全国新高考|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人民网+客户端6 @人民网

根据所给材料,本人习作:
“本手、妙手、俗手”之思考
这则高考作文所给材料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定义、解释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阅读这则材料,我感想颇多,感触良深。不由得让我想起《老子》名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大事,必须得从基础做起。
我虽不懂得围棋的棋艺,也不是考生,但我想到,这则材料是要求考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基本功。这就是围棋中所说的“本手”。
在掌握了本手之后,通过继续学习、实践与提高,做事新奇,有创意,有创造性。做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成为行家里手,把工作做得炉火纯青,这就是所谓的“妙手”。
俗手,即底水平,普通底下的操作能力与方法。
“本手、妙手与俗手”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本手”是基石,是基础,是根本。“妙手”是创新,是创造,是高目标。如果没做好“本手”,基础不牢固,不但成不了“妙手”,反而会成为“俗手”。因此,追求“妙手”,必须打好基础,努力做好“本手”。
事例一,外孙上幼儿园大班就学围棋。他围棋考级、考段基本都是顺利通过。上小学一年的时候,他以三连胜,通过了围棋一段的考试比赛。
考三段以前的每次考试,他全部是一次考试比赛通过。这期间孩子基本是“本手”学习。顺利的通过考级与段,说明外孙“本手”是过硬的。
他屡屡击败对手,多次三连胜、五连胜过关,每次打赢比赛,都给我们带来欢乐。
但在考四段时,孩子与对手打得很艰难,他经过三次考四段的比赛,才通过四段的考试比赛,并获得了四段证书。
为什么外孙四段考试过关很不容易?因为围棋考四段比赛,就有了战略、战术技巧。四段基本是与强硬对手搏奕,其中不少对手是专业棋手、教练或围棋老师。九岁孩子,面对专业棋手、高手、老手对奕,确实有难度。
一些围棋老师、教练也是多次考段才能通过。考段比赛,就是高手“妙手”对奕,难度很大。
孩子面对高手的对奕,不是他的基础没有练好,而是他的妙手修炼不够,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孩子还不是真正妙手。
妙手竞技是要全局谋划,每次落子都要深思熟虑,既要考虑自己如何落子,占领更多地盘,还要注视对方的棋盘走势,思考对方想干什么,对方下步会怎样落子,想吃掉那些棋子。然后,先下手为强,动脑智取,吃掉对方关键棋子。这是复杂心智搏奕过程,这就是“妙手”高招的竞技。
如果只会考虑自己如何落子,不观察思考对方棋盘走势与思路,必将成为"俗手"。
一个人如果基础不坚实,不牢靠,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是空中楼阁,终久会崩塌。
事例二,很多大国工匠都是在追求"妙手"创新的时候,更重视“本手”基本功的训练与提高!
航天四院一位名叫徐立平的技术工人,毕业于陕西第一航天技校,他没有走进大学校门,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他是车工,他加工的工件误差仅几个毫米,就是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误差,可见他工件的精度之高。他苦练基本技能,对技术精益求精。在航天生产一线上,追求产品的高精度,保证航天产品的高质量。徐立平是由本手做起,终于成为妙手,高手,成为大国工匠。
以上两则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人不论在哪个行业,在什么岗位都要立足做好基础的本手工作,才会成为有创造性的妙手、高手、行家。所以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022年6月9日
